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家大院论文

王家大院论文

中国民居雕刻艺术之王家大院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时间:摘要:中国雕刻艺术源远流长。

王家大院的“三雕”,有巨制、有小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将中华民俗文化教育与儒佛道思想融为一体,有意无意地成为传承我国古老文明的一种载体。

关键词:王家大院,“三雕”,美术和建筑装饰,民族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品以精致、细腻著称,而其中最精者当属雕刻。

尽管加工对象多为平常习见的天然材质,但经过工匠的精心雕琢、打磨,总能以小见大,造就出精致典雅、变化多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来。

历代流传的工艺品品类繁多,既有风格简练、古朴大方之作,又不乏文饰繁密、穷极工巧、极尽华美的作品。

雕刻者技艺之高超,往往令人叹为见止,忍不住拍案叫绝。

工艺品自诞生至今,可谓雅俗共赏,备受青睐,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其相关工艺技法诸如圆雕、深浅浮雕、镂雕、拼贴和镶嵌等也是民族传统工艺宝库中的无价瑰宝。

而谈到木雕、砖雕、石雕艺术。

砖、木、石三雕,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建筑装饰,已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是民间实用美术和建筑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

我们又不能不提到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集大成之地——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历史文化名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组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

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

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的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品,随处可见,且件件精妙,引人入胜。

它是王家大院总体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其布局、其技法,集中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典型艺术风格。

王家大院“三雕”艺术品,题材丰富,雕刻技艺多种多样。

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等的共同参与下,所创造出的一尊尊、一幅幅艺术佳作,将儒、道、佛思想与中华民俗文化凝为一体,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文化传承。

其被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和“华夏民居第一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蕴藏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艺术精品。

木雕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

木雕艺术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远古的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各个历史阶段也都有发展。

商家的木雕装饰主要是突出商家的富裕和的吉祥寓意,也表达了晋商的兴盛和“儒商“的经营理念,整体木雕显的富丽堂皇,琳琅满目,也代表了我过北方明清时期民居木雕的最高水平。

木雕的运用表达了建筑主人的表达生活的图特含义。

王家大院建筑中的装饰木雕大多是表达吉祥如意,还有商家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也有琴棋书画的文人味道,其中王家的牌坊和大门上的木雕纹样更是精美绝伦,纵观所有木雕的风格,从构成学上讲,运用的平面构成中的繁简对比很到位,没有前面的乔家那样富丽堂皇,琳琅满目,但是从美的角度来看也是毫不逊色,再加上油漆的彩化,更加有效的烘托了整体建筑的气氛。

木雕挂落──满床笏满床笏题材取自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均位列高官,堆笏满床,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它雕刻细腻,是一组内容丰富,文采绚丽的艺术精品。

三层高浮雕挂落敦厚宅正厅檐廊前挂落,为三层高浮雕手法所雕,底层为平面阳刻团花底纹,第二层为佛手、荷叶、贝叶、芭蕉、葡萄等主体物,第三层为主体物上所雕之吉祥花草、钟鼎彝尊,内容丰富充实,雕刻技艺精湛,是一组精美的仿古、仿旧、仿实的艺术佳作。

木雕窗棂 -- 四福齐来王家大院建筑讲究高低错落、层层递升,装修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构图丰满,显示出愉悦的审美感。

木雕窗棂四福齐来,四个蝙蝠捧着一个大福洞,意为四面八方的福气都从福洞进来。

从窗内向外看垂花门,为圆内套方,从垂花门看窗棂,则方内有圆,方圆互补,已成为一种人生处世哲学。

额枋高浮雕五婴戏莲王家大院木雕额枋五婴戏莲中有四个婴儿坐在荷叶上,一个婴儿生在莲蓬上,它属于性崇拜到生殖崇拜的系列构图。

在民俗文化中,莲谐音连,荷叶生子,也即莲生贵子。

另外《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指莲)华实齐生”。

故连生贵子,又寓意是早生贵子。

莲里生子,在王家大院共有六处之多,大都在莲根上生出,有的刚浮出水面,有的已爬上了叶柄,看上去很有运动感。

当地老百姓说,贵子就是要从根根上生,无根基不稳固。

这些莲花童子,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神化,有如西方的爱神丘比特,是爱的结晶,生命的象征。

木雕窗棂鱼穿莲王家大院的木雕、砖雕、石雕中,均有表现性结合、生殖崇拜的艺术小品,而且已成一系列组合,如鱼穿莲、鱼穿荷叶、莲蓬生子、荷叶生子、鸳鸯贵子等。

窗棂鱼穿莲,造型独特,雕刻精细,已经伴随主人存在了二百多年。

其位置处在儿子们居住的东西厢房,这实际上是一种性教育。

它通过对自然界鱼莲形象的借用,隐喻两性结合、夫妻和好,是生命繁殖的艺术化。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莲花又是生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因此,莲花也就成为女性生殖的命门,而鱼作偶合多子的象征,也就成为男性生殖器官的指代。

闻一多先生说:“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以戏,等于说男与女戏。

”又说,“野蛮民族往往以鱼为性的象征。

”当地民俗,结婚时洞房内窗花剪纸有鱼戏莲内容,闹洞房时,常有“鱼戏莲十七、十八儿女全”、“鱼儿戏莲花,两口子遇上好缘法”,祝夫妇和好早生贵子之祝祠。

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出现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品。

1950 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朝的虎纹石磬,刻石磬上虎造型优美,刀法纯熟洗练,线条流畅自然。

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石雕精品。

雄壮威武的秦陵兵马桶、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明珠。

王家大院的石雕艺术,更是精美有加。

曾有人在文章里赞美:“王家的石头会唱歌”,说的就是石雕艺术品。

虽用了人格化的比拟,但也点出了石雕在王家大院三雕艺术中的特殊比重和不同凡响。

在大大小小的庭院里,不论驻脚于何处,那些触目皆是的石刻制品,都会锁定你的眼球。

或柱础石、或墙基石、或石门框、或石窗框,还有石刻照壁心,过门石,拦板石,石狮子……它们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阴或阳,或浮或镂,集众家雕技和工艺于一体,不论何种题材表达何种意向,其造型独特而不怪异,雕工精细而不绮靡,画图充盈而不俗滥,意蕴庄重而不萧杀。

其中,竹林书院雕有竹子的石门框,可称得上是国内石刻艺术的极品。

它用四块大青石构成,底部寿石盘根,两侧竹子节节拔高,顶部枝叶交错相绕喜鹊报喜,寄予后代深刻的学习道理和美好愿望。

形象突出,富有哲理。

石雕匾额──贝叶贝叶匾额雕刻细腻,脉络清晰,正反分明,一波三折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唐朝时贝叶曾是爱情的信物,曾缔结了一段美满姻缘,故有御沟题红、千古佳韵之说。

石雕宫灯造型柱础石王家大院柱础石,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每个院之间不重复不雷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内涵。

石雕宫灯造型柱础石,上下分六个层次。

第一层为鼓,鼓似天,钟似地,天园地方;第二层为袱锦,前途似锦;第三层为蝙蝠祥云,寓意福运来临;第四层为夔龙,镇宅避邪;第五层为尊鼎底座,寓意基业盛大;第六层为回纹,寓意富贵不断头。

石雕垂带踏跺石雕垂带踏跺,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

抱鼓石上一为鸳鸯贵子,一为五福捧寿,拐子龙如意头谐音贵子如意,大狮小狮寓意太师少师,圆雕浮雕结合,直线曲线相衬,是一组表现丰富的石雕艺术。

石雕硬心抱框墙──二龙送福高浮雕二龙送福抱框墙,由云龙、蝙蝠、庆云组成,云龙身躯扭动一波三折,有显有露的隐藏于祥云瑞气之中,表现了变化莫测的神气,具有强烈的审美情趣。

石雕墙基石──唐夫人乳姑奉亲墙基石砌在砖窑腿子上,可以加固墙基不下沉。

其上雕刻“唐夫人乳姑奉亲”纹图,内容是唐朝节度使崔南山的祖母唐夫人,用自己的乳汁奉养婆母长孙夫人的感人事迹,被列入二十四孝。

其构图富有情趣,感人至深。

连背景也寓意深厚,玉兰、牡丹、荷花、老猫,则寓意“玉堂富贵,清廉高寿”。

石雕门枕石──招财进宝招财进宝门枕石造型奇特寓意深厚,海内罕见。

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二千多年前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织品、铁器传入西域,同时西域的音乐、狮舞、佛教艺术也传入中国。

门枕石上二狮,一驮锦缎,一驮法螺,御狮者为汉人,须弥坐下,四人则为西域劳动人民形象,可以说这即象征物质文化的交流,又象征精神文化的交流。

“三雕”中的砖雕,以砖块雕镂或模型烧制制作,见于屋脊、望兽和房顶边沿上的瓦当。

它们像舞台服装上的镶边似的,图案不同,寓意不同,却在比较衬托中使整体建筑增加了一定的美感。

砖雕的望兽,均为张口兽,有别于一些纯商贾人屋顶上的闭口兽。

据说是因为王家居官者较多,惯于望风畅言,自然和时时处处在内心里算计金钱得失的商人不同。

抬头凝望屋顶建筑,它是建筑的冠戴,那一个个以亭阁式为主的烟囱,像一个个音符似地点缀在高高的天际线上,也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造在高家崖敦厚宅门前的大型砖雕照壁,中心是狮子滚绣球,大小三头狮子,嬉戏相乐,栩栩如生,取俗语“狮子滚绣球,好事不断头”之寓意。

顶部雕道家人物,背面为四季花卉,再配以公鸡、喜鹊、鸳鸯、鹌鹑,则谐音加企盼,便出意“功名富贵”“鸳鸯贵子”“安居乐业”“喜上眉梢”。

人们祥和幸福的美好追求,尽在其中。

一副名为《鹿鹤同春》的大型砖雕,分别镶嵌在凝瑞居的大门两侧,构思精巧,高浮雕手法,画面上鹿跃松林,鹤唳寿石,鹿回头,鹤昂首,一呼一应,和谐对称。

鹿鹤与“六合”谐音,意为天地上下,春光共浴。

在这里,古人今人,人同此心,希望的都是国泰民安。

凝聚居后院东西绣楼槛墙上的两幅通栏砖雕,1米高,四行画,雕有吉祥花卉,八仙人物和玉兔、麒麟等,构图有开有合,简繁有其韵致,一展长卷壁画之气势。

至于那门楼上、屋檐上或其他一些地方的砖雕,如敦厚宅东外壁上的悬鱼等,虽也精妙之至,各具特色,并含典故在内,可在王家大院内,已是小块文章了。

王家大院的砖雕不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可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的确是我国难得的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