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领导观念
公平正义 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公平不仅 指的是经济公平,而且是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 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2:8;8:2问题) 公平指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人们的获得应与其 做出的贡献相一致;(平等的国民不平等的待遇问 题) 公平则意味着人成为自由的,符合人格独立而完整 的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和机会。(有权者治人,无权者治于人的问题)
第五章 领导观念
领导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观念包括人们 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看法,以及相对稳 定性、系统化的意识形态。领导观念是领导 者对各种领导行为进行思维活动的产物
第一节 领导观念与科学领导的关系
一、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 1、观念 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 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性认识。是相对稳定性、系统 化的意识形态。 它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儿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 观化的理解色彩。 由于人们自身认识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就决定了人 们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出现与时代不符合的观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观念更新与否是区分旧观念与新 观念的分水岭。
2、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 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鉴定先人后事的立场 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倡导人文关怀的氛围
三、权力观念
1、内涵 权力是能最大限度控制他人行为的影响力或 支配力……(见政治学课程有关内容) 领导权力观念——领导者对权力来源、性质、 内容及行使等方面的系统认识或根本态度。 不同的权力观产生的不同的行权方式及后果
(1)“两个务必”
毛泽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 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四敬畏” 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 人民。
(3)“五个力戒”
第一,居安思危,力戒骄满; 第二,真抓实干,力戒空谈; 第三,修身立德,力戒浮躁; 第四,艰苦奋斗,力戒奢靡; 第五,和衷共济,力戒涣散。
2、树立正确权力关的基本要求 权力来自人民授予 权利的行权必须依法依规 权力与责任相统一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法治观念
1、内涵 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 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 领导法治观念——领导者围绕领导权力和领 导职能所形成的依法用权、依法领导的思维 方式和思想意识。
二、人本观念
1、内涵 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治国安邦,历代先贤早有训诫:“皇祖有训,民可 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 书· 五子之歌》) 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魏征:“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司马迁:“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思维活动,制约 领导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领导观念决 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 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在领导工作中采取 不同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
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
一、政治观念 1、内涵 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势 力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安排、相互关 系的看法和意识,是领导者对政治现象和政 治本质的意识和看法。
汪洋:《做造福人民的开拓者》 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为“官”理念,“立身 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易公仆之心”,做一 个正直、善良、诚信的人,当一名为民、务 实、清廉的官。
一、常怀“三心”,慎微笃行 1、常怀进取之心,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 态。 进取之心是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 基础,是干事、成事的精神动力。 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 热情投入到为人民谋幸福的工作中。
2、树立法治观念基本要求 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 的观念。 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观念。 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观念。 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观念。
第三节 领导者个人为官理念
“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 看法和信念。观念反映人们对某事物的观点 和看法,理念偏重一种价值追求。在多数情 况下,理念和观念是互用的。 作为领导者的个人,为官一定要与正确的理 念。这些理念应成为为官者行为的信条
2、当代领导人的政治观
(1)为民政治,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理念 (2)政治方向立场:经济为中心,四项基 本原则;党和人民的立场 (3)政治敏锐性
3、为什么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 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 坚持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需要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主独立的需要
2、领导观念: 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本质认识或反映。 是领导者开展领导行为的方向性指导影响全部领导 活动的进程及效果 3、领导观念基本特征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当代中国: 从实际出发 体现时代精神,摒弃陈腐观念, 有本国特色。
二、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
我国先哲自古也表达过类似的认识:“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礼记· 礼运》) 《管子.形势》: 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 大小莫不载。 “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 子路》) 公平正义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 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
2、常怀敬畏之心,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来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 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 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 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 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 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只有常怀畏权之心,才能慎待权力不迷失, 才能尽心为官不懈怠;只有常怀畏民之心, 才能执政为民不轻民,才能为民谋利不营私; 只有常怀畏法之心,才能发扬民主不独断, 严于自律不乱为。
3、常怀公正之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 头作用。 心底无私天地宽——公道正派 做人就有底气,做事就会硬气,做官就有正 气。 树公正之心、行公正之举、求公正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