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殖民扩张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 文明比较,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 从未中断的文明国家。其在经济、政治、 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 形成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文化整体。中 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2.鸦片战争及其结果
• (1) 虎门销烟 • 林则徐以民族利 益为重,进行了震撼 世界的虎门销烟,虎 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 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 正义行动。 • 英国以此为由发 动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的结果
• (2)鸦片战争以 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 1842年8月29日签 订中英《南京条 约》,1843年又签订中英 《虎门条约》.美国和法 国又强迫清政府分别签 订中美《望厦条约》和 中法《黄埔条约》
封建社会的跪拜与礼仪都是为维 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服务的
(二)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1.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率”

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 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 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 亡的‚周期率‛。 • 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 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 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 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 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 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力。‛用在封建王朝的兴替上是 恰当不过的。
鉴真像
(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 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这 样的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得其 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 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下面我们从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解读。
美丽的罂粟花,其果 实是制做鸦片的原料
东 印 度 公 司 的 鸦 片 仓 库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 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 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
40200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
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 的兴起的前提。 • 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 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 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 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16世纪至18世纪资本主义 的原始积累为此创造了条 件。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二,欧洲资本主义的 兴起。 • 14 世纪至 15 世纪,在 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 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其资 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思想条 件;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外贸、 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学 习 要 点
二、西方列强的入 侵和近代中国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一)两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三、近代中国的主 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的一 中、 国鸦 与片 世战 界争 前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 第一,源远流长。 • 早在七八千年前 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 域、长江流域进行耕 作。三千多年前的商 代甲骨文,最早记录 了我国的农事活动。
甲骨文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第二,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文化丰 富多彩,在政治、经济、 军事、哲学、历史、教 育、文学等诸多方面, 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 或被世人至今奉为圭臬 的思想和理论。
世界奇观—秦始皇兵马俑
四大发明雕塑图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第三,影响深远。 • 如 ‚自强不息‛的 • 中华文明对中 奋斗精神;‚富贵不能 华民族的形成、繁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立身精神; 衍、统一、稳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发展产生了巨大影 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 响,使中华民族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精神;‚天下兴亡,匹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 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历代皇帝都不断 加强皇权,维护‚家天下‛的 君主专专制统治;隋唐以后用 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比 欧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要早好 几百年),使官僚阶层有一定 的开放性、流动性。 • 这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 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 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 活力。 云南贡院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毛泽东指出:‚自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991年版,第626页。
提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毛泽东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1)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 建国家逐渐演变为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受到外国侵略者干涉和控制的国家,开始成为丧失政治上的 独立地位的半殖民地国家; • (2)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 家逐渐演变为自然经济解体、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市 场和原料供给地的半封建国家。 •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演变为资 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盾,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 的社会矛盾。 • (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对外反对侵略的 民族革命和对内反对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黄炎培
(二)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 纪的‚康乾盛世‛是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 统治者此时没有采取过把 中国社会导入近代化轨道 的任何措施,相反,乾隆 末年起,社会生产力发展 停滞不前,土地兼并严重, 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清 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潜伏着许多危机。所以中 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35445
罪恶的鸦片贸易
12576 7889 4000多
20331
1820
1824 1829
1830
1835
1838
据不完全统 计,鸦片战争前 40年,英国运入 中国的鸦片有40 万箱,从中国掠 走3亿至4亿两白 银,并且直接毒 害了中国人的身 体和精神。
吸食鸦片图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 的起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的背景 •
(1)世界资本主义的大 发展,向海外寻找原料产地 和商品倾销市场。 • (2)英国对华贸易长期 处于入超状态,于是把罪恶 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作为改变 贸易逆差的手段。 • (3)为摆脱经济危机和 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蓄谋发 动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 市场。

1建社会的文化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 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突出父 权、夫权、君权,以三纲五常 为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 封建社会中显示出超乎寻常的 稳定性,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 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实行专制统治。镇压异端,实 行文化专制主义。 •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 封建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 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字狱的书籍 是巨大的。
重点与难点:
(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 要矛盾、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 系?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与世界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 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 民扩张。使一直为西 方殖民者垂涎,物产 丰饶、人口众多的古 老中国,面临空前严 重的挑战,面临极其 深刻的生存危机。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 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 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 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 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 结合在一起,常常从事地租剥削、 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的 生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 •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 发展和社会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 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滞。
马克思为此指出: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 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顾时势,安于现状,人 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 力以尽善尽美的幻想自 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 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 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16页。
封近 二 建代 、 性中 西 质国 方 的列 半强 殖的 民入 地侵 半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