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植物栽培与实践》实验方案

《园艺植物栽培与实践》实验方案

《园艺植物栽培学与实践》实验实验一常见花卉的分类与识别一、实验目的了解并识别常见花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认识不同花卉的栽培方法和管理要点。

二、实验原理根据园艺植物在形态学方面的特征,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对花卉进行分类;同时不同品种花卉在花期和花特征存在差异,可依此进行区别。

三、实验器材手持式放大镜、剪刀、镊子、直尺四、实验内容:1)露地花卉植物的识别与分类2)温室花卉植物的识别与分类采集部分植物的标本,通过对主要特征的观察,查阅相关植物检索表、图鉴和资料完成下表。

花卉记录表五、思考题比较两个近缘种的异同。

实验二园艺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一、实验目的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它是决定种子品质和实用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与播种时的用种量直接有关。

测定种子生活力常采用发芽实验,即在适宜条件下,让种子吸水萌发,在规定天数内统计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

但是常规方法(直接发芽)测定种子生活力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有时为了应急需要,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测定发芽率,遇到休眠种子也无法知道。

而采用以下化学方法,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本实验通过TTC法和红墨水染色法对园艺植物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为该类种子的播种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 法)一、原理凡有生命活力的种子胚部,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由脱氢酶催化所脱下来的氢可以将无色的TTC 还原为红色、不溶性三苯基甲腙(TTF ),而且种子的生活力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

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呼吸作用,因而不会将TTC 还原为红色。

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生活力,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

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以及染色的深浅程度来判定种子的生活力。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市场采购4~5种适宜秋季播种的当年生园艺植物种子。

(二)试剂0.5% TTC 溶液:称取0.5gTTC 放在烧杯中,加入少许95% 乙醇使其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

溶液避光保存,若变红色,即不能再用。

(三)仪器设备人工气候箱,培养皿,刀片,烧杯,镊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1. 浸种将待测种子在30 ~35 ℃温水中浸种5小时左右,以增强种胚的呼吸作用。

2. 显色取吸胀的种子20 粒,用刀片沿种子胚的中心线纵切为两半,将其中的一半置于2 只培养皿中,每皿20 个半粒,加入适量的0.5% TTC 溶液,以覆盖种子为度。

然后置于30 ℃恒温箱中0.5~1 h 。

观察结果,凡胚被染为红色的是活种子。

将另一半在沸水中煮5 min 杀死胚,作同样染色处理,作为对照观察。

3. 计算活种子的百分率,如果可能的话与实际发芽率作一比较看是否相符?Ⅱ红墨水染色法一、原理有生活力的种子其胚细胞的原生质具有半透性,有选择吸收外界物质能力,某些染料如红墨水中的大红G 不能进入细胞内,胚部不着色。

而丧失生活力的种子其胚部细胞原生质膜丧失了选择吸收的能力,染料进入细胞内是胚部染色,所以可根据种子胚部是否染色来判断种子的生活力。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市场采购4~5种适宜秋季播种的当年生园艺植物种子。

(二)试剂5% 红墨水。

(三)仪器设备恒温箱,培养皿,刀片,烧杯,镊子。

三、实验步骤1 .浸种同上述TTC 法。

2 .染色取已吸胀的种子20 粒,沿胚的中线切为两半,将一半置于培养皿中,加入5% 红墨水(以淹没种子为度),染色10 ~15 min (温度高时间可短些)。

3 .观察染色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多次,至冲洗液无色为止。

检查种子死活,凡种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为活种子;凡种胚与胚乳着色程度相同的为死种子。

可用沸水杀死的种子作对照观察。

4 .计算有生活力种子的百分率。

[ 思考题]试比较TTC 法与红墨水法测定的结果是否相同? 为什么?实验三园艺植物的设施育苗技术一.实验目的常规育苗技术因操作人员技术基础薄弱,操作粗放,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往往导致种子萌芽率低,出苗不整齐,幼苗品质差等缺点,影响植株后期生长,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而采用设施育苗技术,其好处有:①可以打破霜期的限制提早播种,使其生育期提前,从而提前成熟上市;②节省用种量,苗床内条件优越,种子成苗率高,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种子,尤其对价格昂贵或成苗率低的种子,就更需要育苗移栽技术,方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③幼苗生长相对集中,便于人为控制温度、湿度和防病治虫,有利于培育壮苗;④移栽时苗子整齐一致,成活率高,便于田间管理,成熟期相对集中;⑤可缩短占地时间,经济利用土地。

因此,发展设施育苗技术是当前乃至以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大规模种植者而言,发展优质种苗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学习这种育苗技术以后,在自主选择创业时,学以致用,也可以将该技术传授给周边需要的人,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转化。

二.实验材料准备1.种子:实验2中经过测定生活力较好的种子2~3个。

2. 育苗盘:采用黑色穴盘(32穴)育苗。

3. 基质:珍珠岩,泥炭土。

将珍珠岩和泥炭土按照1:3的体积比混合,每立方米加入300-400g复合肥和50g尿素,边混合边喷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基质以握手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不能太湿和太干,以免影响萌芽率。

基质准备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2d,备用。

4. 其他:HgCl2,75%百菌清,纱布,镊子,托盘(3个),水浴锅,培养箱,喷壶(5个),干湿温度计2个,小拱棚,薄膜,铁铲,30cm铁尺2把。

三.实验步骤1. 种子消毒处理: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40粒,先用55℃自来水温汤浸种10min,再加冷水使温度降低至30℃时,浸泡6-12h,最后用0.1% HgCl2消毒10min,蒸馏水冲洗3~5次。

2. 催芽:用蒸馏水浸湿灭菌过的纱布,将纱布折叠成双层后,将灭菌过的种子均匀铺在纱布上,纱布置于托盘内,盖上盖子,放入恒温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恒温培养,温度30 ℃,湿度90%以上,培养24-48h,以种子露白为好(胚根露出种皮),培养过程中每隔12h用灭菌过的镊子翻动种子1次,注意保持一定湿度。

3. 基质准备:将消毒过的基质装入育苗盘内,每盘8成满即可。

4. 播种:将露白的种子进行播种。

每穴播种一粒,每穴盘播种32粒。

播种后再均匀撒上一层该基质(种子直径的2~3倍),将所有种子覆盖完全。

最后搭盖一层塑料薄膜遮盖的小拱棚,保温保湿。

5. 管理:播种后基质及周围空间均匀喷洒75%百菌清1000倍液适量。

前3d注意观察薄膜上水珠的多少,可适当喷雾育苗盘周围上空1-2次,结合放风1-2次。

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5℃,超过后必须打开薄膜两端进行透气降温,或在薄膜上方及周围喷雾降温(温度密切相关)。

当第一批子叶展开时即可开始结合少量喷雾0.2%的尿素溶液,补充叶面肥。

6. 结果统计:播种后第15d统计所有播种的萌芽率。

四.思考题1. 你对本实验的萌芽率是否满意?分析原因。

2、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四园艺植物扦插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观赏植物无性繁殖之扦插繁殖技术。

二、实验原理扦插繁殖用的插条、叶片、地下茎和根段能发芽,长叶、生根是由于植物的生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而且构成植物器官的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株的潜能。

当植物的部分器官脱离母体时,只要条件适合,其再生能力和细胞的全能性就会发生作用,分化出新的根、茎、叶,且总是在植物形态学下端生根,逐渐长成完整的植株。

三、实验器材枝剪、刀片、橡皮筋、手套、塑料桶、0.1g/L生根粉、沙子、珍珠岩、玫瑰、菊花、虎皮兰、景天四、实验内容1)茎插选择合适的玫瑰和菊花植株,剪取10-15cm长的插穗(菊花插穗6~10cm),下端斜口,上端平口。

注意切口平滑且靠近节下方,去掉部分叶片,10~20支插穗一捆,按正反顺序用橡皮筋绑好,浸入0.1g/L的生根剂中10min,迅速插入基质中6-8cm,控温保湿。

2)全叶插选取景天中下部的叶片,将叶柄插入花盆中,叶片立于沙面上,控温保湿,4周左右可产生不定根。

3)片叶插选取虎皮兰一年生叶片,用刀片将下端切斜口(斜面0.5~0.8cm),上端切平口,插穗长3~5cm,垂直插入基质中,深度1~2cm。

插后管理:扦插完后,搭盖拱棚,给插穗保温保湿。

4周后统计结果(成活率,生根情况)。

五、思考题扦插繁殖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实验五大花蕙兰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技术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花蕙兰为主的组培苗炼苗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领。

2. 掌握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材料和用具1.材料:大花蕙兰组培苗。

2.用具:镊子、水苔、穴盘、百菌清、喷壶、遮荫网。

三、方法和步骤1.过渡:取出大花蕙兰组培苗培养瓶,置室温散射光下3-5天,打开瓶盖,3-5天。

2. 清洗:用镊子轻轻取出组培苗,清水洗净根部的琼脂培养基,然后将组培苗置于1200倍75%百菌清溶液里浸泡5min。

3. 阴干:捞出置于阴凉处晾干(1d左右)叶片和根部水分.4. 移栽:用消毒的水苔包裹好根部,移栽于穴盘中,用水管小水浇透水苔(注意不能将水浇到芯叶,否则易引起烂芯),做好标记,盖上遮荫网。

5. 栽后管理:水、肥、药、病等的管理。

移栽完后,前3d不需要浇水。

只是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超过后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以降低棚内温度,如果温度还是过高,可在遮阳网上喷雾清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7d后可视基质情况适当喷雾叶面水。

第21d统计成活率(%)。

6. 病虫害控制:主要病害;主要虫害;控制办法。

四、实验结果统计结果:成活率(%)=移栽成活苗数/移栽总苗数×100%五、思考题简述提高大花蕙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

实验六园艺植物有机生态栽培基质配制与应用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常规培养土的配置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支持物和提供营养的基质,目前园艺植物的栽培中,对栽培标准的要求愈来愈高。

根据对植物根系生长、营养需求的研究,可以人为的配制改良的基质,优化其中的营养元素配比,提供更好的水、气环境,从而保障植物生长发育。

该技术在设施农业中运用广泛。

三、实验器材大花蕙兰、园土、水苔、树皮、锯末、过磷酸钙、有机肥、铁锹、花盆。

四、实验内容1)植物营养需求分析,不同植物和阶段的需要而不同。

2)识别各种材料和基质。

3)根据下表进行配制(体积):4)移栽时选取株高和叶片数大体一致的大花蕙兰驯化苗,每人移栽10盆,移栽后进行正常管理,一个月后统计植株生长变化情况(株高,叶片数)。

五、思考题各种配制材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实验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生长调节剂对园林植物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的作用,掌握配制和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