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法熄焦培训课件

干法熄焦培训课件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8、干熄焦工艺流程:焦炭运送系统、气体循环系统、锅炉发电系统、除尘系统组成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8、干熄焦工艺流程:焦炭运送系统、气体循环系统、锅炉发电系统、除尘系统组成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8、干熄焦工艺流程:焦炭运送系统、气体循环系统、锅炉发电系统、除尘系统组成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6、干熄焦工艺流程图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7、干熄焦原理
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 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 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 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 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10、干熄焦焦炭冷却机理
① 在同一层面焦炭与循环气体温差不大。 ② 在干熄炉冷却段内循环气体与焦炭的热交换,主要是对流传热。 ③ 焦炭冷却时间主要取决于气流与焦炭的对流传热和焦块内部的热传导。【焦炭块度并不均匀,
块度大的焦炭,冷却时间延长,造成焦炭冷却时间不一致】 ④ 焦炭冷却速度则主要取决于循环气体的温度和流速,以及焦块的温度和外形表面积等。【传
2×50 6.0
5#:1990.07 6#:1994.03
7#、8#
伍德7米63
2×70
7.63
7#: 2007.01
8#: 2007.04 新区分厂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 干熄焦基本状态
干熄焦 配套焦炉
1号
2×65孔
5m
2号
2×65孔
4.3m
3号
2×50孔
6m
4号
2×70孔
7.63m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2、炼焦总厂焦炉、干熄焦简介
➢ 焦炉基本状态
炉号 炉型
1#、2# JN50-02
孔数
2×65
炭化室高米
5.0
投产时间
1#:2003.11 2#:2004.12
所在分厂
3#、4# JN43-804
2×65 4.3
3#:2007.12 4#:2008.01
炼焦分厂
5#、6# JN60-82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4、湿熄焦工艺流程图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5、干熄焦特点
① 焦炭质量明显提高【高炉炼铁入炉焦比下降2%~5%,同时高炉生产能力 提高约1%】
② 焦炭块度的均匀性提高【干熄焦过程中增加了焦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 次数,大块焦炭的裂纹提前开裂,强度较低的焦块提前脱落,焦块的棱角 提前磨蚀,这就使冶金焦的机械稳定性改善了,并且块度在70mm以上的 大块焦减少,而25~75mm的中块焦相应增多】
生产操作较方便。 ③ 湿熄焦缺点: ➢ 浪费红焦大量显热【每炼1t焦炭消耗热量约为3.15~3.36GJ,
其中湿熄焦浪费的热量为1.49GJ,约占总消耗热量的45%】 ➢ 焦炭品质降低【急剧冷却会使焦炭裂纹增多,焦炭水份波动较
大】 ➢ 空气污染【蒸汽夹带酚、氰、硫化物等腐蚀性介质,侵蚀周围
物体】 ➢ 浪费能源【蒸汽夹带着大量的粉尘,通常达200~400g/t焦】
5号
2×70孔
7.63m
6号
2×70孔
7.63m
处理能力 (t/h)
125
125
125
130
130
140
投产 时间 2007.0
4 2007.0
8 2004.0
3 2007.0
6 2007.0
5 2015.1
0
牛腿 (组)
36
36
36
30
30
20
锅炉参数
70t/h、450℃ 、4.89MPa 70t/h、450℃ 、4.89MPa 78t/h、450℃ 、4.6MPa 75t/h、450℃ 、4.14MPa 75t/h、450℃ 、4.14MPa 70t/h、470℃ 、4.5MPa
③ 焦炭反应性较低【焦炭在干熄炉的预存段有保温作用,相当于在焦炉里焖 炉,进行温度的均匀化和残存挥发份的析出过程,生焦基本消除】
④ 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干熄焦可回收利用红焦约83%的显热,每 干熄1t焦炭回收的热量约为1.35GJ】
⑤ 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干熄焦产生的粉尘以及放散的少量气体 经除尘地面站净化后,以含尘量小于30mg/m3的气体排入大气】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9、干熄焦技术特点
① 采用圆形旋转焦罐,有利于均匀接焦; ② 装入装置带有先进的“十”字型料钟,有利于均匀装焦并保护干熄炉风帽; ③ 干熄炉设计为圆形,便于干熄炉内焦炭均匀下降; ④ 带有旋转密封阀的连续排焦装置,有利于均匀排焦; ⑤ 循环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有利于更精确地调节循环气体流量; ⑥ 二次除尘器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有利于提高循环气体除尘效率; ⑦ 设计有给水预热器对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进一步冷却; ⑧ 完全燃烧循环气体中的H2和CO。
干熄焦培训材料
Coke Dry quenching technology (一)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1、干熄焦的发展过程
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70年代日 本,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宝钢一期从日本引进干熄焦 ➢ 浦东煤气厂干熄焦1984年从前苏联(乌克兰)全套引进2×70t/h规模, ➢ 济钢干熄焦1994年从前苏联引进了2×70t/h规模的干熄焦装置, ➢ 首钢干熄焦是利用日本政府的绿色援助计划, 2001年1月投产。 ➢ 武钢干熄焦2003年12月建成投产, ➢ 马钢干熄焦装置中国产化设备最多,于2004年4月建成投产
首次中 修时间 2015.09
2017.03
2015.05
2019.09
2017.10
上次检修 时间
2018.10
2019.11
2020.05
2019.09
2017.10
2019.03
第一章 干 熄 焦 工 艺 概 述
3、湿熄焦特点
① 湿熄焦是采用喷水将红焦温度降低到300℃以下熄焦方法。 ② 湿熄焦优点:是工艺较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较少,
热效果随气体流速增大而加强,但当循环气体的流速随循环风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时,气流 通过焦炭层的阻力增加比气流与焦炭的传热增加快得多。】 ⑤ 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的温度主要由干熄焦锅炉的省煤器决定。 ⑥ 循环气体在干熄炉冷却段与焦炭逆流换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