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爆墙专项施工方案

防爆墙专项施工方案

防爆墙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一涂装车间,平面尺寸17X 12.3m。

位于一期加工工厂北侧,储藏室东侧。

建筑面积222.25m2,室内外高差150mm涂装车间墙体采用200mm厚钢筋砼防爆墙,防爆墙高度8.4m,要求钢筋砼耐火极限为4小时。

防爆墙中间在4.00m标高处有一道钢筋砼梁,其断面尺寸为300 X500mm梁面标高为4.0m,故可以采用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第一层砼浇筑高度为4.0m (浇至梁面),第二层浇筑高度为4.40m (4m- 8.40m),层与层间设施工缝。

在墙板钢筋绑扎时,墙体两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同时室内搭设多排排架脚手,一方面固定墙板4.0m钢筋(墙板钢筋一次性到位),另一方面墙板支模及施工工作平台。

二、模板工程1 、模板系统材料选择1.1面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滑、防水耐磨、耐酸碱、易于脱模,不得有脱胶空鼓。

采用水性脱模剂。

1.2次肋采用80X 60mn方木。

1.3穿墙螺杆拉结,采用Q23邱14穿墙螺杆。

1.4套管采用硬塑料管,内径巾16。

1.5模板骨架、支撑架、操作平台采用巾48X 3.5钢管。

2、施工平台支架系统设计2.1 由于采用分层浇筑,第二层和第三层要搭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采用落地式双排外脚手架。

2.2脚手架钢管选用巾48X3.5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00米,立杆的横距为1.05 米,立杆的步距为1.50 米;脚手架与建筑物的连墙拉结采用刚性连接,用© 48 X 3.5的钢管与扣件作连墙件,垂直间距为3.60m,水平间距为4.5m。

3、模板设计及验算3.1 荷载计算F1 = 0.22 丫ct0 B 1 B 2v1/2F2 =丫cH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采用内部振捣器,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F1、F2 其中的较小值:其中:混凝土重力密度丫 c = 26 kN/ m3外加剂影响系数B 1 = 1.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 B 2= 1.15混凝土浇筑速度取v= 5 m/h混凝土温度根据上海地区11月份平均温度取T= 15C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 = 200/(T+1 5)= 6.67 h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H=4.0 m贝U F1 = 0.22 X 26X 6.67 X 51/2X 1.2 X 1.15 = 117.73kN/卅F2= 26X 4.0 = 104 kN/tf< F1取混凝土侧压力F= 75.4 kN /tf木模荷载取0.90 折减系数。

设计值F=1.2 X 104X 0.9 = 112.32 kN /tf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取2kN/tf设计值 1.4 X 2X 0.9 = 2.5 kN /tf荷载组合艺F= 112.32+2.5 = 114.82 kN /tf3.2 对拉螺杆计算P= F X A =114.82X0.4X0.5 =22.96 kN所需螺杆截面A= P /(r = 22.96 X 1000/210 = 109.33 m tf①16螺杆有效面积A= 105 m tf可满足需要3.3 模板及支撑的设计依据3.3.1 模板及支撑设计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规定。

3.3.2本工程采用© 48X 3.5钢管支撑,80X 60 mm木方,为多层板模板时应计算下列各项荷载:3.3.2.1 模板及其支架支撑自重。

3.3.2.2 钢筋自重。

3.3.2.3 新浇砼重量。

3.3.2.4 施工荷载。

3.3.2.5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3.3.2.6 浇筑砼时模板的侧压力。

注:本工程采用泵送砼,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不列入支撑系统计算。

3.3.3 支撑设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要求3.3.3.1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浇筑混凝土产生的挠度不应超过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

3.3.3.2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

3.3.3.3 模板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结构自由跨度的1/1000 。

3.3.3.4 模板及其支架的稳定性、支架的直柱或笔直绗架应保持稳定,并应用撑拉杆件固定。

为防止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当验算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宜小于 1.15 。

3.3.3.5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正确。

4、模板支设和拆除方法4.1 模板支设4.1.1模板系统采用多层板和60X 80方木组合,再在外边采用①48X 3.5纵横钢管,用①16螺杆(螺杆两头的丝扣长度不少于7cm),3型扣件固定坚固(3型卡采用厚壁、螺杆加双螺帽)整齐,墙厚采用焊钢筋限位的方法,水平每隔40 cm 设置一道螺杆,竖向间距为500 mm。

4.1.2墙体有预留洞时,预留洞水平方向长度》800 mm的支模时需考虑设置一块活动模板作为振动口,以确保预留洞底部墙体砼的密度。

4.2模板拆除4.2.1 必须由施工员开具拆模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拆模。

4.2.2 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报告技术负责人经研究处理后再进行拆除。

5、安全措施5.1 模板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脚平整,坚实,并用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5.2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攀登上下。

5.3 进行第二层和第三层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平台应该在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前完成,不准攀爬已有模板支架或者在已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作业。

5.4 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按顺序分段进行。

5.5 拆下的模板要分类堆放,叠整齐,高度要适中,防止倾倒。

5.6 拆模内外墙板靠放时要平衡,吊装时严禁从中间起吊,防止倾倒。

5.7 起吊时应用卡环和安全吊钩,不得斜牵起吊,严禁操作人员随模板起落。

5.8 拆除模板应先拆穿墙螺杆和铁件等,起吊模板时,模板与墙面应脱离。

施工平台的搭设5.9 施工平台的搭设与综合楼脚手架的搭设要求相同,具体参见脚手架专项施工6、施工缝处理6.1 由于施工条件限制,施工过程要产生施工缝,为保证结构的使用性能,施工缝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6.1.1 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6.1.2 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6.1.3 将混凝土表面凿毛以使施工缝表面粗糙,以利于前后层混凝土结合;6.1.4 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湿润;6.1.5在接缝面上先铺一层厚度为1-1.5cm水泥砂浆(水泥:水=1:0.4,对于水平施工缝,该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3cm);6.1.6 浇筑上层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并细致捣实。

三、钢筋工程本工程防爆墙板钢筋一次性绑扎到8.40m位置,墙板钢筋支撑在墙板两侧排架上。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和片状老锈。

用于墙板的钢筋,其钢筋的屈服强度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25。

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侧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6 。

钢筋进场按规定抽取试件进行力学试验。

1、钢筋配料成型:1.1 项目部设钢筋工长负责编制钢筋配料单。

1.2 编制配料单之前应详细熟悉图纸和有关规范,抗震构造图集,彻底了解柱梁板等与各种构件的配筋构造相互关系,确定接头形式,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配料密切相关的各项条件。

1.3 编制配料单的基本原则是便于加工、便于运输、便于绑扎成型,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应节省材料。

1.4 配料单首次编制完成后,应反复检验、修改直至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1.5 加工配制前的钢筋应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明、复试报告,加工后应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垫方木堆放,使用前经材料、技术、质量、监理等有关部门验收。

1.6 现场加工钢筋时必须严格按钢筋下料单进行,下料时应量材选用,避免长料短用,浪费材料。

箍筋加工完后其弯钩平直长度不应小于10d,弯钩角度为135度。

且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的4d。

2、墙体钢筋绑扎:2.1 墙体钢筋绑扎顺序:暗柱主筋――箍筋――墙体竖向钢筋――墙体水平钢筋――S 勾筋2.2剪力墙两排钢筋之间用巾8@400钢筋拉结成梅花型。

2.3 墙体竖向钢筋接头隔根竖向错开,同一平面搭接数量不得多于一半,接头竖向间距不小于500mm水平筋在端部锚固于边框柱中40d。

2.4 底板筋绑扎完后,将墙体边线引测于上铁钢筋上,确保插铁的上口位置,底板砼施工完放线扣,再校核插筋位置,墙筋大于①14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进行连接,小于①16钢筋进行搭接。

2.5 绑扎墙筋时,先立2至4根竖向筋,画好分档线,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定位并画分档线,然后先绑竖向筋,后绑水平筋,最后绑柱筋,外帮砂浆垫块。

2.6 在预留洞口处竖筋上画标线,按设计要求后绑洞口钢筋。

2.7 各节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8 箍筋加密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密,不得遗漏,加密区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3、质量保证措施:3.1 墙筋定位:3.2生根定位:基础梁绑扎完后,在梁顶箍筋上标出墙边线,并沿边线绑2根①12 通长筋,使其内侧为墙筋外皮,沿两根通筋插入墙筋,并按间距绑扎牢固,在这两根钢筋上墙位即确定。

3.3 在浇筑墙体砼之前,将模板上口调直,在上口用定距框固定墙筋位置。

3.4 采用套筒冷挤压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接头钢筋,不得用切断机截料,需用砂轮锯截料,以保证接头连接质量。

3.5 保护层控制:3.5.1 墙体及柱钢筋保护用特制塑料卡垫块,每1m21 个,卡在钢筋上,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在墙钢筋绑扎实每隔3m设一道梯子筋规格为①12,柱钢筋施工时设定距框每一米一道。

规格为① 12。

3.5.2 板垫块采用现场预制砂浆垫块,用42.5 水泥、中砂、22#火烧丝制做,其强度不低于10N/mm。

按各部位所需制做,由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5.3底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由于底板钢筋为32mn t重大,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采用成品塑料垫块。

每60mm设置一块。

3.5.4 结构施工完后按试验计划对其进行钢筋保护层实体检测。

4、钢筋接头质量4.1 钢筋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根钢筋不得设两个接头,且接头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10d。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钢筋接应相互错开。

4.2 机械连接和焊接钢筋接头端部应用无齿剧切割不得用切断机。

4.3 电渣压力焊钢筋接头四周焊包均匀,突出钢筋表面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