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咱们今天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全县经济工作、政府全体会议和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的人社工作,签订2019年度计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目标管理责任书,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去年工作简要回顾
20**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围绕“争先进位求突破、优质高效创特色”这条工作主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监察等重点工作,服务大局,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县上各项目标责任年度考核中,精神文明建设、综治维稳、信访、计划生育等工作评为二、三等奖,县直部门综合考核获得二等奖;在市上考核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目标责任考核获二等奖,单项考核人社基础工作、公务员队伍建设评为先进单位,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任务全面完成。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785人,多渠道考录安置高校毕业生818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924元,同比增长10.7%;输转城乡劳动力11.9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4.3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分别提高5元、4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达到1532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平均提高134元。
二是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工作平稳推进。
安全规范完xx县直单位50多名工作人员公开选调、“四支一进”就业选拔等各类人事考试,参考总人数达到4000多人次。
邀请甘肃政法学院田春苗副教授就《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来县举办讲座。
全年开展劳动执法监察专项行动3次,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37万元,受理办结劳动争议案件16起,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839万元。
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全县“3341”项目工程和主导产业需要开发人才资源,引进紧缺专业人才92名,完成了9600多名机关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审核、备案工作,聘用备案初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955人,初级以上工勤技能人员211人,管理人员301名。
严格审核、审批各类工资改革,执行国家和省市现行工资福利政策。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技能鉴定1万人。
四是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实现有效突破。
开展了高校毕业生“支企”服务,出台了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劳动监察部门联动机制。
人社基础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关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亮点。
社保就业服务大厅被人社部表彰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人社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整体工作的层次、服务水平还不高。
不论班子自身还是干部队伍方面,还存在工作上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一些职工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工作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二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县内缺少吸纳就业的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工资待遇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沉淀越来越多,城乡就业不充分,形势日趋严峻。
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层次、水平还不高,效果、效益不明显。
少数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持续增高,费源不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启动工作滞后。
五是全县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对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一团和气,影响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是农民工权益维护难度加大,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
七是对影响制约人社工作科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不深不透,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树立不够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不到位,等等。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综合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转变作风,提振精神,奋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2019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争先进位求突破,优质高效创特色”为目标,贯穿“一条主线”,培育“两个典型”,构建“三大体系”,抓办“五件实事”,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一条主线”就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开展好人社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
“两个典型”就是培育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县和巩固提升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两个典型;
“三大体系”就是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三大体系”;
“五件实事”:一是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发证1万人以上;二是输转劳务人员1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6亿元;三是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00万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300万元,带动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0人;五是考录招聘高校毕业生600人以上。
“六项重点工作”就是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劳务输转培训工作;以扩面征缴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工作,以推进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以“五险合一”为重点的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续保率达到90%,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大家都在看
(2019年11月13日 k763992698)
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多措并举促就业,在基础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一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认真组织实施好公开招录聘用、民生实事就业项目、基层服务项目、县选服务生招募等就业项目,确保在机关事业单位考录高校毕业生
就业600人以上。
二要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这一有效手段,真正把有限的创业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要在全县城镇就业人员摸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历年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要跟踪问效,摸清利用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进行创业的典型事例。
就业中心、监察大队要精心策划,尽快拿出调查方案,会同工商、工信、住建、食药监、质监等单位对分布在乡镇和城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台帐,为开展城镇新增就业统计夯实工作基础。
四要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至少建成1个规模和质量较高的创业示范基地。
五要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服务。
今年起对公益性岗位实行实名制管理,对全县公益性岗位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加强规范管理,优先安置大龄无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抓培训,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继续做好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
要加强与县职教中心、农广校、县大众驾驶学校等培训机构签订培训质量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从培训人数、鉴定人数、鉴定合格率、组织协调、培训效果、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质量。
要召开住建、农牧、林业、农办、食药监、工青妇等部门参加的培训工作座谈会,对部门培训工作进行调度安排。
及早着手,筹备召开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场会。
二要注重劳务输出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发展壮大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新登记劳务经纪人(带头人)20人,提高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保障水平,努力形成多轮驱动的劳务输转机制。
主动做好招用工服务,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在巩固原有劳务基地的同时,考察确定一批好的企业,新建劳务基地20个。
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全程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全县劳务产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引导广大有志之士引进企业,带回资金,登记回乡创业710人,带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
(三)健全制度抓扩面,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扎实推进扩面征缴工作。
要充分利用社会保险信息化全面推行的有利时机,严格执行“五险合一”核定征缴制度,集中开展扩面征缴统一行动,进一步巩固扩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