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③现象分析: 发射金属球电火花产生电磁波在空间传播, 电磁波在导体环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也产生 火花,说明接收到了电磁波。
(2)赫兹的一系列实验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①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
②测得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光速c
电磁波与光统一
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 电磁波传播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能量是电磁场的物质性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 电磁场理论被赫兹的实验证实后,电磁场就像光一样真实.
物质不仅能以实物的形式存在,还能以场的形式存在.
5.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能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②是传播能量的一种形式,能传递信息。 ③满足v=λf,T=1/f,且传播中f 不变。 (2)电磁波与机械波的不同点 ①产生的机理不同. ②电磁波的传播不需介质,机械波须有介质才能传播. ③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有横波也有纵波. ④电磁波波速比机械波波速大得多.
二 无线电波的接收 1.接收原理: 电磁波能使接收天线产生感应电流
2.电谐振: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 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 象叫作电谐振。
3.调谐: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4.解调: 把还原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 叫作解调. 调谐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B 0 0→Bm Bm Bm→0 0 0→Bm Bm Bm→0 0
能量 E电最大,E磁最小
E电→E磁 E电最小,E磁最大
E磁→E电 E电最大,E磁最小
E电→E磁 E电最小,E磁最大
E磁→E电 E电最大,E磁最小
4.电磁振荡
电容器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出现了大小、 方向都在变化的电流,即出现了振荡电流。在整个过 程中,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 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 周期性地变化着。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振荡。
三、电视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四 电磁波谱 1.概念: 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各种电磁波
排列起来.
2.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
无线 长波、中波、短波
电波
微波
应用 广播及其他信号的传输
卫星通信、电视等的信号传输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加热理疗、遥感、遥控 通信
消毒、鉴别钞票真伪(荧光效应)
X射线
诊断病情(人体透视)
γ射线
摧毁病变细胞(治疗癌症)
再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频率: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振荡电路的周期(频率)公式
T 2 LC
f 1
2 LC
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2
第 四 章
电
磁
振
2 电磁场与电磁波
荡 与
电
磁
波
一 电磁场
1.麦克斯韦的两个观点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 的电磁场.
二、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
1.电容器放电,E电 E磁. 2.电容器充电,E磁 E电.
3.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E磁、E电周期性转化。
4.由于电路的电阻及电磁波辐射,能量会损失,振荡电 流的振幅减小。电源为LC电路补充能量,保持幅振荡。
三、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 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
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2
第 四 章
电
磁
振
1 电磁振荡
荡 与
电
磁
波
一 电磁振荡的产生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LC振荡电路.
3.电磁振荡过程
+ -
+
+
-
-
时刻 t=0 0~T/4 T/4 T/4~T/2 T/2 T/2~3T/4 3T/4 3T/4~T
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2
第 四 章
电
磁
振
3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荡 与
电
磁
波
一 无线电波的发射
1.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 1)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开放电路.
2.电磁波信号的发射技术 1)载波: 携带信号的高频电磁波. 2)调制: 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 调制的方法 ①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②调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3.电磁波的形成
二、电磁波
1.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的预见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3)电磁波是横波。
E⊥B,E与B传播方向垂直
3.电磁波的实验验证 (1)188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①赫兹的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 当感应圈两个金属球间有火花跳过时,导线环 两个小球间也跳过了火花。
T
工作过程 放电开始 放电过程 放电结束 充电过程 充电结束 放电过程 放电结束 充电过程 充电结束
q qm qm→0 0 0→qm qm qm→0 0 0→qm qm
E Em Em→0 0 0→Em Em Em→0 0 0→Em Em
i 0 0→im im im→0 0 0→im im im→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