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的阅读理解

议论文的阅读理解

议论文的阅读理解(2015•黔西南州中考)阅读议论文《储蓄人生》,完成21—24题。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

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

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

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

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

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

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

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2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亲情、友情、学识。

22.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23.怎样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

利息:指友情给双方带来的益处。

本钱:最初建立的感情。

24.第⑤节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储蓄?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并说明理由。

①储蓄亲情、友情和知识等。

如储蓄爱情,能力等。

②.待人接物的态度良好的态度是事业成功,被别人接纳、认可的重要保证。

(2015•黄冈中考)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22-23题。

“看脸社会”的悲哀①201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别让“看脸”蚕食社会风气》,指出在演员柯震东吸毒被抓后,一票“粉丝”纷纷表示依然膜拜“男神”。

这有别于其他艺人吸毒被抓后网友恨之恶之奚落之的“待遇”,如此待遇之别无非因为柯是帅哥。

所以,“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长得好看,连犯了错误都值得原谅,由此可能催生人与人之间新的不平等。

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是“真、善、美”,应该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遗憾的是,这种价值判断在自媒体领域似乎已经失守,柯震东吸毒被抓,引来的却是一众粉丝“我们依然爱你”的声援。

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国人似乎总是热衷于膜拜,只要看到权、钱、脸的一面就尊为至上,而不管权力是否违规和违法,不管金钱是否正当与正义,不管“高富帅”和“白富美”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总之,见了权、钱、脸就追捧,并且在追捧中迷失了自己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即便是权力明显出轨,金钱明显使恶,也少不了追随者和点赞的声音。

④盛行于网络的“拜脸主义”,对应着“丑人没有青春”的论调,让喧嚣、浅薄和浮躁流行开来,而理性的求真和基于事实的价值判断几乎完全退场。

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吗?更不能忽视的是,这些青春偶像吸食毒品的行为,对于青少年们将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导向,一些人甚至可能会纷纷效仿,在追求快感中轻易染上吸毒的恶习,并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滑坡。

⑤任何社会都会有“追星族”,但追的不能只是一张脸蛋,而应该是其身上的正能量。

盲从到迷失自我和不辨大是大非的时候,“追星”也只能是追星者追来追去追丢了自己。

22.“拜脸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一些国人总是热衷于膜拜,并且在膜拜中容易迷失自己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其主要危害是可能催生人与人之间的新的不平等。

23.结合文章④⑤段内容,想想:青少年应该怎样追星?(1)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要从明星身上吸取正能量。

(2)不能盲从,不能学习、仿效明星的恶习、怪癖。

(2015•郴州中考)议论文阅读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①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

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

②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

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看上去应该没有什么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

③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书写的式微。

④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

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

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须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这个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

⑤而现在各种智能输入法唯一的追求就是速度和效率,其代价则是剥夺了我们在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过程中品味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化与文明的传承。

这才是汉字书写之所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⑥有人也许会说,汉字书写式微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没用了”。

问题果真如此吗?即便你可以打印公文、报告,但是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必定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更加真诚与友善。

更别说一封手写家书给远方亲人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是任何打印字体都无法替代的。

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当别人的求职信都千篇一律用打印稿,而只有你用或遒劲或娟秀漂亮书法来书写,它必然能够更加打动人心。

⑦这么说,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电脑和打印机,而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拿起笔来,写下一段文字,其实是件很美好,很“走心”的事情。

(选自2014年9月《羊城晚报》)18、针对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或:要重视汉字的书写,借以传承中华文化、文明与历史。

)19、文中的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的观点。

20、结合自身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至少写出两种方法)①书写正确,如通过汉字听写,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

②书写美观,如临摹字帖,练好正楷字等。

(2015•衡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

人生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一敬。

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生要敬业。

18.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义?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19.请指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论证方法: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作用: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名之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作用:证明“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就是忠实”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20.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

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2015•邵阳中考)阅读《谨防数字化痴呆症》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

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

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