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

高考综合题地理小专题答题模式----地理原因类(自然地理部分)【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目录影响气候因素----------------------------------------------------2 影响气温因素----------------------------------------------------4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7 影响降水因素---------------------------------------------------10 影响干旱的因素------------------------------------------------13 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16 影响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因素---------------------------------18 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21 地上河形成的原因---------------------------------------------24 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25 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26 河流洪涝的成因-----------------------------------------------28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31 时令河的成因--------------------------------------------------33 地形成因小专题-----------------------------------------------35影响气候因素【答题模式】(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3)海陆位置(4)地形(5)洋流(6)人类活动【高考真题】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甲地: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沿岸暖流经过,水汽较多,位于山脉迎风坡一侧。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乙地: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位于山脉背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强化训练一】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分)热带沙漠气候(2分)。

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气温高;(3分)夏季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与海岸平行),气流干燥;(3分)沿岸有离岸洋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3分)【强化训练二】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示意图。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新西兰气候的形成原因。

地处中纬度地区,四周环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影响气温因素【答题模式】(1)太阳辐射(纬度、太阳直射点)(2)大气辐射①大气作用②大气环流③锋面活动(3)地面辐射(下垫面)①海陆分布(时间:月份或季节)②地形状况(坡向、海拔高低、地形封闭状况、山脉走向、地形区分布状况③洋流④人类活动。

【高考真题一】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比较图示时间银川与成都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银川气温低于成都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高考真题二】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8分)【强化训练一】解释温哥华冬季较本国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

纬度较低;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

【强化训练二】图l2、图l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图l4为吐鲁番与重庆市气候统计图吐鲁番与重庆市均为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

试判断7月份气温更高的地点,并分析其原因。

吐鲁番气温更高。

(2分)原因:吐鲁番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2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3分)(与四川盆地比较)吐鲁番盆地地势更低、更封闭,夏季不易散热;(2分)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广布,白天气温升得快。

(2分)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答题模式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大于高纬)(2)季节(夏季大于冬季)(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高原大于平原(4)海陆(陆地大于海洋)(5)天气(晴天大于阴(雨)天)(6)植被(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地)【答题模式二】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高纬大于低纬)(2)海陆(陆地大于海洋)(3)地形(凹地、谷地大于高地;平原大于高原)(4)天气(云雨少的地区大于云雨多的地区)(5)植被(裸地大于植被)(6)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高考真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l2分)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强化训练一】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12分)相同: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

(2分)原因:①夏秋季节,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②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

(4分)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

(2分)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

(4分)【强化训练二】材料一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

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材料二拉萨位置(如图8所示)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10分)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2分)。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2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2分),气温日较差较大。

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2分),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2分),增大了气温日较差。

影响降水因素【答题模式】(1)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天气系统:①锋面系统②气压系统(3)下垫面:①海陆位置②地形③洋流④植被和水域⑤城市湿岛效应【高考真题一】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O分)主要差异:甲地降水量明显大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西南气流和沿海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坡,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高考真题二】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图8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5分)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5分)【高考真题三】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

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

【强化训练】图 1 为世界某区域 1 月、7 月等压线与主导风向示意图,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量(mm)如图 2 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那不勒斯年降水量大于巴里,降水季节差异大。

那不勒斯地处西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

(或:巴里年降水量小于那不勒斯,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巴里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冬夏季节之间降水差异小。

)影响干旱的因素【答题模式】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大气环流(副高和信风控制)④地形(背风坡一侧)⑤寒流的影响【高考真题一】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0分)图7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高考真题二】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6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强化训练一】甲图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该国生产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A 表示区域为1000 米等高线环绕地区。

说出甲图中A 地形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草原带和荒漠带。

四周高大山脉阻挡了湿润水汽的进入,因此甲地形区干旱少雨。

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答题模式】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

②蒸发量的大小。

③集水面积:地形(平原、盆地),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集水面积大小。

④土质疏松程度,下渗量大小。

⑤植被覆盖程度。

(季节)⑥湖泊、水库、沼泽等。

(季节)⑦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小。

【高考真题一】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高考真题二】指出尼尔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图中纬度(线)可知,该河段所处区域为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原的控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河流水量不断减少.【答案】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强化训练一】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