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植提行业出口发展现状
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军,出口额占中药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超过40%。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3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植物提取物进出口整体增幅是中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预计2014-2017每年将以25%的保守速度再增长,尤其是2014增长幅度达到45%。

在市场规模方面,从2005年的50多亿,成长为2013的160多亿人民币,从事植提业的企业也从2005年的2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家,其中主要集中在陕西、湖南和四川,而陕西是全国最早开展植物提取的省份,有大概500多家植提公司,企业呈“二八”原则,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陕西锦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胜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七八家企业占到行业销售额的80%,其他企业都是小企业占到总份额的20%。

2014年进出口总额超过两亿美元,超过1万吨,其中陕西嘉禾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019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40%,排全国前三,货物主要通过北京和天津海关出口至美洲地区和法意德西等欧洲地区。

运输以海运为主,占到90%以上,主要考虑海运成本低廉(空运5美元/千克,海运0.5美元/千克),其中向美洲地区出口的发
货量大,发货频率低(适用海运);向欧洲地区出口的发货量小,发货频率高(适用空运)。

目前,陕西省能够达到商检标准、具备报检资格的企业仅有7家左右,由于众多植提小微企业缺乏相应的商检资质而不能报检,因此退税率较低。

二、植物提取行业的机遇
(一)国家战略的促进
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提出和行业政策的变化,植物提取物行业不但在国内市场具有广阔前景,而且在丝路沿线中亚、东南亚、中东以及欧美等国家将会有大商机,该行业估计在今年将会出现更大的增长。

(二)“审批”改“备案”将带来井喷式增长
据悉,日前国家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已明确列入“非行政许可审批”,正在修订的新《食品安全法》有可能将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改为备案制,此举如果将保健食品改为备案制,或将释放百亿植物提取物市场红利。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居民保健食品的消费额已达2000多亿元,而且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2%。

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000亿元。

如果改为备案制,降低了保健食品市场准入门槛,必将会出现保健品的增长,到2015年保健品市场规模将不是4000亿元,而是会超过6000亿元。

如果改为备案制,而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保健品的核心产品,随着保健品市场的增长,必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三、企业未从西安报关出口的原因
(一)海关清关流程复杂,缺乏统一标准
西安海关对植提类企业通关要求较为严格,且缺乏植提类产品的归类和划分方式,从西安陆港报关后抵达港口需要二次报关,清关流程复杂;北京、天津海关商检业务处理经验丰富,各类进出口品种的信息较为全面,众多植提企业同一种产品的查验结果可以共享,能够节省查验成本,加快通关速度;买家退货西安海关不予准入,天津等海关准予放行。

综上,导致植物提取行业从西安出关的比较少。

(二)缺乏货运航线,没有形成完善航线网络
西安较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国际航线较少,航线网络不够完善成熟,直达美洲和欧洲直航数量有限。

同时,企业出口的植物提取物货物采取特殊处理,一般由货运航班承运,不采用腹舱带货的方式运输。

四、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少植提行业的管理机构和规范机制
植提行业属于细分行业,没有专业机构对行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目前国家暂以食品标准对行业进行监管。

由于缺乏有效机制对植提企业进行约束,导致行业门槛低,存在一些不正当的或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西安缺少专业的DGM(危险品运输条件鉴定中心)
按照国家运输部门要求,植物提取物产品须每年进行危
险品鉴定工作。

由于西北地区暂无权威的DGM(危险品运输条件鉴定中心),在西安进行的危险品检测不被产品运输通关地如天津、上海等地的DGM认可,仍需再一次进行危险品检测,需要寄送产品小样到北京、上海等地区的DGM机构进行查验,耗时长,费用高,也导致了植提产品均转由其他地区报关报检。

因此,在西安设立专业的DGM将有助于我省外向型植提企业在西安报关报检业务的开展。

(三)开具非濒危植物证明程序复杂
按照国际公约相关要求,涉及到濒危植物的进出口需要办理相应濒危物种证明。

由于国内的濒危物种清单已多年未更新,诸如银杏等现已常见物种仍需至国家林业部濒危办公室办理相应的非濒危植物证明(现为许可证明),办理流程较为复杂。

企业希望能够重新梳理濒危物种名录,减少办理冗余证明花费的资金时间。

2015年9月1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