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毛信》教案

《鸡毛信》教案

鸡毛信
作者:华山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斗争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欣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收集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斗争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欣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识小英雄
1、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

释题: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二、复读课文,了解小英雄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情节?
2、引导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机队并配合游机队消灭敌人的故事。


(2)默读课文,思考:海娃送信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3)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孩子)
(4)为什么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八路、小英雄?
A.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的机智勇敢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B.全班交流。

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C.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三、寻找抗日小英雄
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

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

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

交流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四、再读课文,赞美小英雄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
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2.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里没有战火和硝烟。

我们在感谢这些革命先辈的同时,不要忘记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

六、板书设计
20.鸡毛信
抗日小英雄
海娃
傍晚送信被敌所困逃跑被抓引敌入围
(机智勇敢)
七、教学反思
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目标
1、区别破折号的三种不同用法。

2、积累名言。

3、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4、能有条理地向别人述说尊老、爱老的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

5、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破折号的运用。

2、内心情感的表达。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搜集尊老、爱老的故事。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破折号的作用。

2、积累名言。

3、体会人物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文中三个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破折号的不同作用。

2、总结归纳破折号的三种不同用法。

3、补充练习:
A.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 ——我能抽支烟吗?”
D.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E.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二、语海拾贝
1、导入: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习了很多有气节,有傲骨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有豪迈之情的名言。

2、自读理解。

3、交流补充。

4、读背接力赛。

三、互动平台
1、分析本单元课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2、自己再从文中找出句子试着分析。

四、自主阅读园地
1、选择自己最棒的阅读方式读短文。

2、复习抓住任务的神态、动作、语言,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

3、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

4、交流感受。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好句子,还了解了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语海拾贝中的句子。

2、把《地震中的撑起》一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

七、课堂作业布置
读自主阅读园地的短文,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要感恩父母。

教学过程
(一)积累名言,导入
1、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清)《增广贤文》】
2、教师:这些话语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要孝敬父母)
3、教师导: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要怎样孝敬父母。

(二)结合实际,交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是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
2、指名反馈,评一评谁做的最好。

3、集体讨论:到底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4、集体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不知道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的辛劳和汗水,你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和报答父母以及长辈。

(四)布置作业
1、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父母回家时,立刻给他们送上一杯水。

注意观察父母的神态变化。

第三、四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叙事详细、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感动,学生读。

2、教师:课文中,令我们感动的内容太多了,你们能说一说吗?
3、教师小结,导: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身边令人感动的事。

(二)明确要求
1、指名读题目,其他学生思考习作的要求。

2、指名反馈。

内容: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要求:(1)表达真实的情感;(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三)拓宽选材
1、指名说说自己听到、看到的让自己感动的事。

2、指名说说亲身经历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

3、教师指导选材。

(1)印象深刻,对事件来龙去脉清楚的。

(2)自己的确是深受感动的。

4、和同学交流:你准备写什么事?
5、集体交流。

(四)指导创作
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令你感动的地方重点写。

3、适当地表达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