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讲义胶黏剂
此外, 还有小分子扩链剂、溶剂、催化剂、交联剂、成 盐剂等助剂。
❖ 2.2制备方法:
(1) 乳化法 通常采用两种乳化方式:
一是将制备完毕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在有乳化剂的高剪 切力乳化设备中, 用外部机械力制成聚氨酯水乳液(外乳 化法) 。此法制得的聚氨酯乳液粒径较大, 一般大于1 微 米。
二是在预聚体基团上引入表面活性剂基团, 使合成出的聚 氨酯具有亲水性(内乳化法)。常少的表而活性剂基团有: 磺酸盐型、羧酸盐型、,叔胺型、两性型及非离子聚乙二 醇型。此法制得的聚氨酯乳液粒径小, 可用羧甲基纤维 素、聚乙烯醇等作为乳化保护剂, 提高乳液稳定性。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精品jin
❖ 聚氨酯胶黏剂包括多异氰酸酯溶液胶,热塑性聚 氨酯溶液胶,反应型单、双组分聚氨酯溶液胶, 无溶剂型聚氨酯液体胶,水分散型、热熔型和反 应热熔型聚氨酯胶等。目前,聚氨酯胶黏剂主要 应用的是热塑性聚氨酯溶液胶和反应型单、双组 分聚氨酯溶液胶。
❖ 聚氨酯胶黏剂的非有机溶剂化有3 个途径:水性 化,热熔化和100% 液体化。在这3 个途径中, 以水作溶剂代替有机溶剂的水性化由于应用工艺 和条件与原溶剂型胶黏剂差别不大,有独特的优 点,现在已得到迅速发展
3.5 纳米材料改性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光学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 原位聚合法、共混法、插层法、辐射合成法、自 组装技术制备法等。
3.6 复合改性 复合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综合了
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改性、有机硅改性等的优点, 使得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提高,是近年来改性 研究的热点。
(2)丙酮法 疏水型预聚体在丙酮存在下与亲水单
体扩链反应制得高聚物, 同时加入丙酮稀释反应混 合物, 再向系统内加水, 搅拌, 形成连续的水相及被 丙酮溶胀的不连续聚氨酯微粒相, 最后蒸去丙酮。 该方法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重复性好, 乳液粒径均匀, 分散性好, 但该法需使用大量丙酮, 溶剂回收工艺复 杂, 危险系数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分类
❖ 按照较成熟的应用形态区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目前可分为3 类:
(1)可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其主要成分 为含亲水基团、可自动分散于水的多异氰酸酯; 其主要用于人造板制造和其他类型水性聚氨酯胶 黏剂的固化剂;
(2)乙烯基聚氨酯水性胶黏剂,其是乙烯基水性 高分子乳液- 多异氰酸酯双组分胶黏剂,主要用于 木材粘接;
❖ 2.1原料:
2.制备
(1)多异氰酸酯 常用的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脂肪族或 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2)聚合物多元醇 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一般以聚醚多元 醇和聚酯多元醇为主 。
(3)亲水扩链剂 其可使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 和自乳化性, 按引入亲水基团的种类分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 应用较多、相对效果较好的是 阴离子试剂。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以下5种: ①PA 与PU 直接进行物理共混; ②外加交联剂,形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共混复合乳 液;
③以聚氨酯乳液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酯乳液聚 合,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PUA 复合乳液;
④两种乳液以分子线度互相渗透,然后进行反应, 形成高分子互穿网络的PUA 复合乳液;
(3)水分散性聚氨酯(PUD)胶黏剂。
❖ 水性聚氨酯根据外观可分为乳液型聚氨酯、 聚氨酯水分散液和水溶性聚氨酯。
❖ 按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原料分,可以分为芳 香族异氰酸酯型、脂肪族异氰酸酯型、脂 环族异氰酸酯型。
❖ 水性聚氨酯根据其主链或侧链是否含有离 子基团而被分为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阳 离子型聚氨酯乳液和非离子型聚氨酯乳液。
3.4 有机硅改性 有机硅聚合物最显著的特点是耐 氧化性和低表面能,即耐候性好并能产生优良的 疏水性。用有机硅改性可以弥补水性聚氨酯耐水 解性稍差的缺陷,使改性水性聚氨酯表现出良好 的憎水性、表面富集性、低温柔顺性、生物稳定 性。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主要有共混改性和共 聚改性两种方法。共混改性是通过水性聚氨酯和 有机硅乳液物理混合来 \实现的;而共聚改性是通 过两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低聚物,如 氨基硅油、羟基硅油、氨基或烷氧基端封的硅烷 偶联剂等,与多异氰酸酯经逐步加成、聚合而制 得嵌段共聚物。
(4)熔融分散法 将制得的含离子基团的端脲基
低聚物在熔融状态下季胺化、羟甲基化后加水形 成稳定的乳液,降低pH 值使其发生缩聚反应, 形成 高分子质量的聚氨酯。该方法工艺简单, 容易控制, 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溶剂, 对环境无污染, 适 应性强, 但此法反应温度较高。
3.1 丙烯酸酯改性3.改性方法
⑤接枝共聚。
3.2 环氧树脂改性
传统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含有离子基团,并且 分子链为线性结构,很少交联支化,导致胶膜的 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不良。因此,可用环氧树脂 对其进行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共混和共聚法。共混法中 环氧树脂与聚氨酯之间没有化学键的结合。
3.3 有机氟改性
(3) 保护反应活性的水系聚氨酯 端基为异氰酸酷的
聚氨酯遇水将发生扩链反应, 在放出二氧化碳的同 时形成脲基。为此, 采用某些化合物先将一N CO 基封闭, 制成一种部分封闭式双封端N C O 的聚氨 酯预聚体, 使其能在水中乳化, 扩链、引入基团, 然 后通过加热解闭, 使异氰酸酯再生进行交联反应, 常用封闭剂有: 酸类、叔醇类, 亚硫酸盐及低分子 量的胺类和醋酸酯类
由于氟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强、碳氟键键能高, 在聚合物分子主链上引入含氟烷基侧链制备的含 氟聚合物乳液,其乳胶膜在保持原有的本体特性 基础上,具备了突出的表面性能。由于含氟侧链 取向朝外并且定向排列,对主链和内部分子可形 成屏蔽保护,有效提高了聚合物涂层的的低表面 能性、润滑性、耐化学品性以及疏水疏油、抗沾 污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7超支化预聚体改性 超支化预聚物是一类新
型聚合物,这类聚合物具有很大的端官能度,并 且由于端基的活性很大使得这类聚合物的反应活 性极高,因此与基材黏结性能较好。由于具有球 形或者树枝状结构,分子链间不缠结,所以超支 化聚合物具有低熔点、低黏度、易溶解等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