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勘探实验指导书

地球物理勘探实验指导书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07年10 月前言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培养面向国家急需的矿产勘查、工程勘探和解决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专业性科技人才为主要目标,为此设计了三类实验教学内容:一是了解型实验,主要通过操作各种地球物理方法所使用的现代仪器,使学生对各种仪器的功能有个感性认识;二是专题型实验,通过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和解释,使学生对地球物理方法的整个工作过程有个实习经历,从而可加深学生对地球物理各种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的全面了解;三是综合型实验,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同时使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使学生熟悉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全过程,增强了系统观念,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加深了对课程中理论、概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本指导书主要介绍了测定岩石的块体密度、拉科斯特 (LCR) 重力仪的认识与操作、质子磁力仪的认识及操作和高密度电法仪仪器认识实验等4种常见的试验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并掌握这些试验原理和操作过程,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试验参数在工程中如何应用,努力培养自己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地球物理勘探理论知识。

目录实验1 测定岩石的块体密度 (4)实验2 拉科斯特 (LCR) 重力仪的认识与操作 (6)实验3 质子磁力仪的认识及操作 (9)实验4 高密度电法仪仪器认识实验 (10)实验1:测定岩石的块体密度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学会测定规则岩石试件的块体密度基本方法。

二、试验方法量积法三、试验步骤1、试件制备试件加工形状:圆柱体、立方体或方柱体,并满足下列要求:(1)试件尺寸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的10倍,(2)沿试件高度,直径或边长的误差不超过0.03cm;(3)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超过0.005cm;(4)试件两端面应垂直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5)立方体或方柱体试件,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每组试件制备不少于3块,不允许缺棱掉角。

2、试件描述(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3)试件的形态。

3、量测试件尺寸(1)量测试件两端和中间三个断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或边长,按平均值计算截面积。

(2)量测端面周边对称四点和中心点的五个高度,计算高度平均值。

尺寸量测应精确至0.001cm,尺寸量完后,按相应公式计算试件的体积(V)。

4、烘干试件、称试件质量将试件置于烘箱内,在105~110℃恒温下烘24h,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试件质量,精确至0.01g。

5、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块体密度式中:ρ――岩石的块体密度(g/cm3);ms――岩石试件的干质量(g);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计算精确至0.01g/cm3。

6、本试验每组平行测定3块试件,取其平均值作为岩石的块体密度。

实验2:拉科斯特(LCR) 重力仪的认识与操作实验学时:1实验类型:认识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LCR 重力仪的主要结构,并了解该仪器的操作方法。

二、仪器描述LCR 重力仪是美国(LaCoste &. Romberg Gravity Meters Inc) 生产的一种金属弹簧重力仪。

其外形呈方柱形,见图2-1 ,尺寸为20cm×18 cm×25 cm 。

仪器净重 3.2kg 。

仪器配有蓄电池、电池充电器、底盘和手提金属箱。

重力仪、蓄电池和手提箱总重量约9kg 。

该仪器有G(Geodetic) 型和D(Microgal) 型二种:前者测程大,适用于全球测量而勿需调节测程;后者精度高,但直接测量范围较小。

图2-1 LCR 重力仪外貌(1) 金属箱) (2) 重力仪(3) 三角架底盘仪器结构为外壳和内盒两大部分:外壳部分包括仪器面板、绝热填料、电子部分、恒温装置、水平调节螺旋及温度计;内盒包括磁屏、弹性系统、光学系统和测微系统。

仪器面板上有纵、横水准器窗、读数旋钮、计数器、夹固螺旋、水准器调节孔、测程调节孔、检流计、检流计的灵敏度及零位调节孔等。

图2-2 LCR 重力仪面板1,4 -水平调节螺旋( 横向) ;2 -纵向水准器;3 -读数钮鼓及计数器;5 -外壳;6 -检流计;7 -目镜筒;8 -水平调节螺旋( 纵向) ;9 -横向水准器;10 -夹固螺旋;11 -温度计窗三、重力仪的操作使用在正式使用重力仪前,需提前把它加热到恒温温度,并使其稳定4h 以上。

一般操作步骤如下:1. 将底盘平稳地放在观测点上,并小心地将仪器从箱内取出,轻缓平衡地放在底盘上。

调平仪器。

2. 逆时针旋转锁摆旋钮,松开摆杆,转动读数旋钮使指示丝位于读数线附近( 也可观测检流计指针是否在中央位置或数字电压表显示是否接近零) 。

如有粘摆现象可先使纵气泡向目镜筒方向偏移一、二分划,然后用指尖轻击仪器面板,当摆自由晃动后再精密调平仪器。

3. 松摆后最好等(3—5)min 后再观测。

打开照明灯,转动测微轮,使亮线精确对准读数线。

待摆杆静止30s 后再读数,按同样方法读够规定的次数( 一般 2 、 3 次) ,同时记录读数时间( 精确到分) 。

注意每次读数时,都应使亮线由左向右,从一个方向精确对准读数线,以便消除齿轮的间隙误差。

各次读数间的差值超限时( 一般规定为 5 μGal ,相当于G 型仪器0.5 格,D 型仪器5 格) 应补测,直到取得一组合格数据为止。

读数时先读计数窗内的数,例如4268.2 ,最后一位 2 是近似数,精确值要从测微轮读取,若为240 ,那么最终读数应为4268.240 ,此值的最后一位相当测微轮上的1/10 小格,它是估读出来的。

观测时,随时要检查气泡是否有变化,如果水准器泡偏离0.2 格以上,则重新精密置平仪器,补测一组数。

4. 读数完毕,顺时针旋转夹固旋钮锁摆( 此项操作容不得一次疏忽,否则会损坏仪器) 。

5. 提起仪器平稳地放入装箱内,并上好箱扣。

操作应注意的问题:1. 在测站上安置仪器时,尽可能利用罗盘,使仪器与正北方向平行,即每次使有两个调平螺旋的一端方向朝北,以削弱地磁场对仪器的影响。

2. 在晴天或雨天观测时要打伞。

避免阳光直射引起仪器面板或局部受热和避免雨水淋湿仪器。

四、实验报告编写内容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1) 绘出弹性系统结构示意图,并阐明其测量重力变化的原理。

(2) 绘出测量杠杆系统示意图,并说明当重力增大时,测微轮旋转的方向及视野中亮线移动的规律。

(3) 绘出仪器面板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 问题讨论LCR 重力仪的操作要点。

夹固制动装置的作用。

实验3:质子磁力仪的认识及操作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认识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认识ENVI 质子磁力仪的基本组成,并了解该仪器的操作方法。

二、磁力仪认识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由于质子磁力仪具有精度高、便携等众多的优点,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勘察各领域。

1. 该系统中总场测量仪器的各部分基本配置如图3-1 所示。

图3-1 质子磁力仪的基本组成图其中包括仪器主机、探头、探杆、充电器、测量电缆、RS-232 电缆和背架。

2. 键盘本键盘共有19 个键,为了易于操作,其中两个最常用的键分别安置在仪器面板的右侧和左侧,即开始/ 停止“START/STOP ”键和记录键“RECORD ”。

有些键还具有三重功能,各种功能体现在不同工作进程之中。

实验4:高密度电法仪仪器认识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 熟悉仪器的原理、面板结构,并学会仪器的操作方法。

2. 学会测定电场,加深正常场的概念。

3. 学会用四极法测定水电阻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仪器布置高密度电法工作布置同普通电法,根据研究的目标体和任务不同,而布设测线。

GMD-2 仪器布置非常简单,只有一根电缆,沿测线将电极按极距要求( 根据探测目标体深度不同而确定极距,与普通直流电法相同) :仪器面板接线如下图:图4-1 新型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工作示意图2. 数据采集软件操作3. 数据采集,参数设置(1) 执行数据采集软件2E.exe, 出现参数设置页面如下图:图4-2 高密度电法仪参数设置界面(2) 根据具体情况输入总电极数,电极极距,最小极距系数,最大极距系数和电极编号。

每一项都是按“ENTER ”后出现小的对话框,内有数字,这时按“←、→”键减少或增加数字,一般按一次增减量为“ 1 ”,按“Ctrl + ←、Ctrl + →”,增减量为“10 ”( 电极极距分别是“0.1 ”和“ 1 ”) ;按“↑、↓”箭头上下移动菜单。

输入完后按ENTER 键确认,或按“↑、↓”箭头输入其它项参数。

①总电极数:根据使用的电极数来决定;②电极极距:根据电极排列情况而定,取决于研究目标的大小等因素。

该项增减量为“0.1 ”或“ 1 ”,单位:米;③最小极距系数:该系数可从1 开始,取决于研究目标最小深度;④最大极距系数:该系数也可从1 开始,最大为20 ,取决于研究目标最大深度;⑤输入电极编号:步骤非常重要!要根据实际电极排列中每个电极连接盒子的号码输入( 要有野外记录本) ,同样,按“←、→”和“Ctrl + ←、Ctrl + →”增加或减少数字;按“↑、↓”箭头上下移动菜单;按“Tab ”键,列与列之间移动。

按“ESC ”退回主菜单。

如果输入电极总数少于四个,程序会自动警告。

修改电极距:在(2) 中可同时修改整个剖面的电极之间的距离,而本项可修改每一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操作同(5) ,移动“←”、“→”箭头的移动单位是:0.1 米,“Ctrl+←、→”为: 1 米。

3. 选择排列方式,程序有四种排列可供选择:α(Wenner 温纳装置) 、β(Dipole-dipole 偶极—偶极装置) 、施伦贝谢尔( Schlumberger) 和单极—偶极(Pole- dipole 或Dipole-pole) 装置。

在某一个横条上按“Enter ”键时,会有一声响铃提示,同时出现“ A 、B 、M 、N ”的排列示意图。

下图为温纳装置的示意图。

如果在数据采集前没有输入排列方式,则程序会提示要求输入电极排列方式。

其中,在做单极—偶极排列时,要求布置一个无穷远极—C 极,这与普通电阻率法的联剖法和三极法一样要求, C 极接于仪器后面板的 B 接柱。

4. 自检程序图4-3 高密度电法仪自检程序自检程序有3 项:接地电阻检查、电极盒检查和自动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