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对地理学的影响则远不及地理大发现。
地理
中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也在 同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理论探索工作, 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已有不 少成因方面的论述。但中国古代地理 著述多描述性记载,缺少对地球表面 整体规律的研究,这也是近代中国地 理学落后的原因之一。
天文地理 相关知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在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的中古时地期理,
中国的地理知识和思想有长足的进步。这 时候中国在方志、沿革地理、域外地理、 自然地理和地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公元十五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的近古时期 有两件重大的地理事件,就是中国的郑和 “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虽然,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开始的地理大 发现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航海的 技术也远胜于哥伦布,然而其社会意义和
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 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河南:即河外,指黄河以南的地方。 河北:即河内,指黄河以北的地方。
古代地名区分
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 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
江北:指 长江 下游以北的地区。古代一般用指 唐 淮南道 、 宋 淮南路 地,境域较广;近代多专 指 江苏 、 安徽 两省中位于 长江 北岸的地区。
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 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 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牛郎星,织女星
3祖咏在《七夕》诗中的描绘是:“向月穿 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 相看。”
4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那隔河的 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来自习题2(1)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黄河流经山 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 称河东。
(2)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3)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4)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5)江表: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 (6)淮左:淮水东面。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
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 《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 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古代地名区分
山西: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 西地区为山西。
相关诗句
牛郎星,织女星
1杜牧的《秋夕》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2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 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 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 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
牛郎星,织女星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
·古代天文 ·古代地理 ·古代地名区分 ·课本习题
天文
萌芽——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 就开始萌芽了。当时的人们开始注意 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 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从考古发 掘着,半坡民族的房屋都向南开门, 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着同一个方向。 人们还在陶器上绘制了太阳,月亮乃 至星辰的纹样。
二十八宿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 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 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 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 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 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 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 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 区划星官的归属。
江右:即今江西。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具体把握
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 (陕西北)
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
楚 三国:魏 蜀 吴
二十八宿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 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 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 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 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 今尚不完全清楚。
河内:春秋至战国,皆以黄河以北的 地方为河内。
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 以东地区为山东,也叫关东。
河外:春秋至战国,皆以黄河以南的 地方为河外。
古代地名区分
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 ,相当于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河东: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 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天文
发展——公元16世纪前,天文学在欧 洲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从2世纪到16 世纪的1000多年中,更是几乎处于停 滞状态。在此期间,我国天文学得到 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 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 和编订历法。
地理
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战国时代的 《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尚 书·禹贡》按地理特征将古代中国版图 分为九州,并概要记载各地自然条件、 经济活动和物产交通,堪称世界上第 一部综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员》探 索了中国土地的分类和山地植物的垂 直带谱,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系 统分类的作品。
黄庭坚的《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斸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得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