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次根式定义一、基础知识1(a >0)的式子叫二次根式.2.举几个不同类型的二次根式 . 3a ≥0?45.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类型的非负数,请写出已学过的三个类型的非负数.二、能力提升1.二次根式2+x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 .2x >- B . 2-≥x C .2x ≠-D . 2-≤x2.使代数式43--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B .x ≥3C .x>4D .x ≥3且x ≠43.二次根式的最小值是 .4.写出一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才有意义.(1)2x >-; (2)2≤x ;(3)2≥x 且x ≠3; (4)x >0;(5)x <0; (6)x =0;(7)x 为一切实数.5.当x = 时,510--x 有最大值为 .6.当x = 时,1211++x 有最小值为 . 7.已知a 为实数,求代数式294a a a -+--+的值.8.已知5y =,求x 、y 的值.9.已知2a a -+=,求a 的值.100=,求a 、b 、c 的值.11.已知)0(753>=+a b a,3s b = (1)用sb ; (2)求s 的范围.122008c d --,求a b c d +++的值.13.已知3523199x y m x y m x y +-++-=-+⨯199x y --,求m 的值.二 次 根 式 的 混 合 运 算1.公式=2)(a a .2.填空①=2)2( ;②=2)21(;③=2)35( ;④=-2)33( . 3.公式=2a a .4.填空(1)9= ; (2)2(4)-= ; (3)25= , (4)2(3)-= ;(5)2)1(-m (m >1)= ;(6)221a a ++(a <-1) = .5.已知x ≥2,则=-2)2(x . 6.(1)如图,化简()2b a += ;(2)如图,化简=-2)(a b .7.(1)已知1)3()2(22=-+-x x ,求x 的范围;(2)已知22(2)(4)x x -+-的值是常数2,求x 的范围.8.(1)已知x x -=-5)5(2,求x 的范围; (2)如果2693x x x +-+=,求x 的范围.9.计算:(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 (1)22; (2)515;(3)yx y x --.10.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32-x ; (2)44-x ;(3)2222+-x x ;(4)243x x --.11.化简:(1)8; (2)12;(3)24; (4)28;(5)32; (6)40;(7)45; (8)54;(9)108; (10)243;(11)864; (12)845.12.化简二次根式: (1)21; (2)853;(3)536; (4)b a 4-( a >0) .13.化简二次根式:要求:把根号外面的式子移到根号内. (1)212; (2)854-;(3)5310-; (4)aa 1-.14.化简二次根式:要求:把根号内的式子移到根号外. (1(2)xx --51)5(;(3); (4)aa b a ba 1-+-.15.计算:(1; (2(3; (4)22×432;(5)b a a 331275⋅ ; (6)54×223.16.化简:(1; (2; (3(4(5(6)810.17.计算: (1)324; (2)18132÷; (3; (4)8128.18.化简:(1)1003; (2)2925yx; (3(419求x 的值.20.(1)已知:整数x 、y=,求x 、y 值.(2) 已知整数x 、y 满足425=+y x ,求x 、y值.21.已知m -18是整数,则自然数m = . 22.已知m 24是整数,(1)求自然数m 的最小值为 ; (2)求自然数m 的最小的四个值为 ; (3)写出第n 自然数m 的值为 .23.已知n 是整数,且n -123是正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24.若关于x的方程240200x -+=存在整数解,则正整数m 的所有取值的和为 .25.若关于x的方程2100x m -+=有整数解,又已知m 是正整数,则x 可能取值的的和等于 .26.n为自然数,求n 的值.27.计算: (1);(2)caa bc ab a b 41)41(3÷-⨯;(3))150(302153-÷⨯;(4))631(205315-÷⨯;(5)2⋅(6)b ba b a x bx b a -÷+⨯--543322322;(7))3192(3222xy y x xy xy ÷⨯;(8)6)32(÷+;(9)(1++;(10)20082009(2(2+⨯-;(11)20012002(7(7-⋅--;(12))3121(6+÷;(13)22-.28.(1)已知2x =求2(7(2x x ++的值.(2)已知120132012-=m ,求201520122345+--m m m 的值.(3)已知56+=a ,56-=b .求20522-++ab b a 的值.29.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的值.30.比较23-与32-的大小关系.31.已知a >b >0,a +b== .32.a 表示5的整数部分,b 表示5的小数部分.计算2)(b a ba-+.33.已知2310x x -+=值.34.请你巧算2225064114--.35.36.有一架不等臂的天平,当一物体放在右边时称得质量为180克,当这一物体放在左边时称得质量为175克.求这一物体的重量?杠杆平衡原理:右盘内的重量乘以右臂长度等于左盘内的重量乘以左臂长度即am=bn.37.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n n⎡⎤-⎥⎦表示(其中,n≥1 ).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38.设ma≤2)求m10+ m9+ m8+…+ m2+ m-29的值.39.已知0<x<140=,的值.41.已知x=y>0,求x︰y的值.42.观察下列等式:=….写出第n个等式并证明它的正确性.43.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问题:=(1)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试写出第④个等式,并进行检验.(2)请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第n个等式,并证明.44.观察下列等式11112=+-,11123+-,11134+-,….回答下列问题(1)请猜想第10个等式为;(2)第n个等式并证明它的正确性.勾股定理一、基本概念1.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讲例:在Rt△ABC,∠C=90°⑴已知a=b=5,求c;⑵已知a=1,c=2,求b;⑶已知c=17,b=8,求a;⑷已知a ︰b =1︰2,c =5,求a ;⑸已知b =15,∠A =30°,求a ,c ;⑹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边长为3、4,求第三边长度.2.勾股定理的推导方法一:如图,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的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 正方形=c 2S正方形=4×12ab +(b -a )2∴4×12ab +(b -a )2= c 2∴a 2+b 2=c 2.方法二;已知: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求证:a 2+b 2=c 2.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 =4×12ab +c 2右边S =(a +b )2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 4×12ab +c 2=(a +b )2 化简可得.方法三: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 ΔEAD ≌ Rt ΔCBE , ∴ ∠ADE = ∠BEC . ∵ ∠AED + ∠ADE = 90º, ∴ ∠AED + ∠BEC = 90º. ∴ ∠DEC = 180º-90º= 90º. ∴ △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12c 2. 又∵ ∠DAE = 90º, ∠EBC = 90º, ∴ AD ∥BC .∴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12(b +a )2. ∴12(b +a )2=2×12ab +12c 2. ∴a 2+b 2=c 2.二、勾 股 数例1.(1)常见勾股数的识记:3,4 ; 6, 8 ;5,12 ; 7, 24 ; (2)15是一组勾股数中的一个数,请写出其它的两个勾股数,至少写出3组.(要求写出推理过程)(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已知它的一条直角边长为14,求另两边的长.例2.如下表,表中所给的每行的三个数a 、b 、c ,有a <b <c .(1)试根据表中已有数的规律,写出当a =19时,b ,c 的值;(2)并把b 、c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3)写出第n 组数据.例3.已知①4,3,5;②12,5,13;③24,7,25…找出它们的规律用含m 、n (m >n ,m 、n 是互质且一奇一偶的任意正整数)的式子表示这组勾股数.(2mn , 22n m -, 22n m +)三、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题例4.如图,是一扇高为2m ,宽为1.5m 的门框,李师傅有3块薄木板,尺寸如下:①号木板长3m ,宽2.7m ;②号木板长2.8m ,宽2.8m ;③号木板长4m ,宽2.4m .可以从这扇门通过的木板是( )A .①号B .②号C .③号D .均不能通过例5.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例6.如图,小明在广场上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求小明到达的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四、勾股定理与方程例7.在△ABC 中,已知AB =39,AC =25,BC =56,求△ABC 的面积.3、4、5 32+42=52 5、12、13 52+122=132 7、24、25 72+242=252 9、40、41 92+402=412 …… …… 19,b 、c 192+b 2=c 2 a ,b 、c a 2+b 2=c 210 40 2040 出发点 70 终止点 A例8.如图,铁路上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DA ⊥AB 于A ,CB ⊥AB 于B ,已知DA =15km ,CB =10km ,现在要在铁路AB 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 ,使得C ,D 两村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E 站应建在离A 站多少km 处?五、勾股定理在数形结合中的应用例9.(1)如图,分别以Rt △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则S 1、S 2、S 3之间有的关系式: .(2)如图,分别以Rt △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已知AC =4,利用上题结论求S 1+S 2+S 3的值.练习:1.求下列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图示是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和2′,…,依次类推,若正方形7的边长为1cm ,则正方形1的边长为__________cm .3.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经常有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而走捷径,于是在草坪上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们这样走少走了几步?(每两步约为1米)4.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六、立体图形中的勾股定理应用A D EB CS1S 2 S 3 A B C D EF路例9.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5cm,10cm和6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例10.在一个棱长为10cm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有一只苍蝇B和蜘蛛A,蜘蛛可从哪条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并出蚂蚁爬行的最短线路长度.例11.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高4cm,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点爬到B点,则最少要爬行cm .七、勾股定理与古诗词例12.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一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八、面积法求高例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25,E为AB上一点且∠CED=90°,DE=8,CE=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练习:1.填空:在Rt△ABC,∠C=90°,⑴如果a=7,c=25,则b= .⑵如果∠A=30°,a=4,则b= .⑶如果∠A=45°,a=3,则c= .⑷如果c=10,a b=2,则b= .A BA BCDE⑸如果a 、b 、c 是连续整数,则a +b +c = .⑹如果b =8,a ︰c =3︰5,则c = .2.△ABC 中,AB =AC =25cm ,高AD =20cm ,则BC = ,S △ABC = .3.△ABC 中,若∠A =12∠B =13∠C ,AC =23cm ,则∠A = 度,∠B = 度,∠C = 度,BC = ,S △ABC = .4.如图,△ABC 中,AB =AC =20,BC =32,∠DAC =90°,求BD 的长?5.在Rt △ABC 中,∠C =90°,CD ⊥AB 于D ,∠A =60°,CD =3,AB = .6.如图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现请你只有无刻度的直尺画出下列线段:AB =2, CD =5, EF =22, GH =10, MN =13, PQ =25.7.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5,2+5的点.8.请在方格内画△ABC ,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三边长分别为2,25,412.求:(1)△ABC 的面积;(2)求出最长边上高.9.如图,山坡上两株树木之间的坡面距离是43米,则这两株树之间的垂直距离是米,水平距离是米.10.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11.如图,原计划从A地经C地到B地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后因技术攻关,可以打隧道由A地到B 地直接修建,已知高速公路一公里造价为300万元,隧道总长为2公里,隧道造价为500万元,AC=80公里,BC=60公里,则改建后可省工程费用.12.如图,欲测量松花江的宽度,沿江岸取B、C 两点,在江对岸取一点A,使AC垂直江岸,测得BC=50米,∠B=60°,则江面的宽度为.13.有一个边长为1米正方形的洞口,用一个圆形盖去盖住这个洞口则圆形盖半径至少为米.14.一根32厘米的绳子被折成PRQ如图所示的形状钉在P、Q两点,PQ=16厘米,且RP⊥PQ,则RQ= 厘米.15.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4 3 B. 3 C.2 3 D.316.如图,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①S1︰S2;②若S1+S2=17,求大正方形的边长.1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 C.6cm2D.12cm2ABEFDC18.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19.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最大正方形M的边长是3,则正方形A、B、C、D、E、F的面积之和是.20.一只蚂蚁从长AC=4cm、宽DE=3 cm,高AD=5 cm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21.将一根长为15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2.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BCD=90°,AB=AD,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4cm2,则AC长是_____________cm.2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CD⊥AD,2222ABCDAD=+.(1)求证:AB=BC;(2)当BE⊥AD于E时,试证明:BE=AE+CD.AB CDE24.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483,求该三角形的边长?25.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a,a+b,且a、b都为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为()A.61 B.71 C.81 D.9126.在△ABC中,AB=22,BC=1,∠ABC=45°,以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ABD=90°,连结CD,则线段CD的长为.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运动,当△ODP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28.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AE).想一想,此时EC有多长?•29.在每格边长为1的5×5网格中,与点A的距离是13的所有格点数为()A.1 B.2 C.3 D.430.一个无盖的纸盒,底面是面积为100cm2的正方形,高是15cm.小丽将一小木棒如图放置,量得露出纸盒外面部分长是2cm.请求出小丽的小木棒总长度.(精确到0.1cm)31.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第31题100cm15cm2第30题第29题A第28题备用图32.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33.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3米,两树相距4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___米.3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 0,1 ),点B的坐标为( 3,2),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三角形ABP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5.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36.如图,要将楼梯铺上地毯,则需要米的地毯.37.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AB=3,BC=4,B B’=12,问在长方体中能放下一根最长为多少的小的木棍?38.如图,有一根高为2.1m的木柱,它的底面周长为40cm,在准备元旦联欢晚会时,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老师要求小明将一根彩色细绳从底柱向柱顶均匀地缠绕7圈,一直缠到起点的正上方为止,小明需要准备的这根彩色细绳的长至少为.39.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n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BA6cm3cm1cm实物图放大的侧面展开图AB40.图1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cm ,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2的几何体,求一只蚂蚁沿着图2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 爬行到顶点B 的最短距离.41.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 、底面周长为18cm ,在杯内离杯底4cm 的点C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 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 .4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OAB 的顶点A 在x 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3,3),点C 的坐标为(12,0),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则P A +PC 的最小值为( ) A .132 B .312C .3192D .243.如图,在△ABC 中,∠BAC =120°,AB =AC =4,点M ,N 分别在边AB ,AC 上,将△AMN 沿MN 翻折,点A 的对应点为A ′,连接BA ′,则BA ′长度的最小值为 . 44.在Rt △ACB 中,∠ACB =90°,AC =6,BC =8,P 、Q 两点分别是边AC 、BC 上的动点,将△PCQ 沿PQ 翻折,C 点的对应点为C ′,连接AC ′,则AC′的最小值是 .45.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5,BC=3,P 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重合),将△BCP 沿CP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 ′CP ,连接B ′A ,则B ′A 长度的最小值是 .46.在四边形ABCD 中,DA ⊥AB .DA =2cm ,∠B +蚂蚁AC 蜂蜜图1图2A C ′∠C =150°.CD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E ,A 刚好是EB 中点,P 、Q 分别是线段CE 、BE 上的动点,求BP +PQ 最小值.47.如图,已知直线a ∥b ,且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4,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为2,点B 到直线b 的距离为3,AB =230.试在直线a 上找一点M ,在直线b 上找一点N ,满足MN ⊥a 且AM +MN +NB 的长度和最短,则此时AM +NB =( )A .6B .8C .10D .1248.已知△ABC 中,AB =25,AC =17,BC 边上的高AD =15,求S △ABC .49.已知如图直角三角形OAB 中,OA =3,OB =4,在x 轴上有一点C (m ,0),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m 的值.50.小明家的餐桌长120cm ,宽为80cm ,桌布的长为180cm ,宽为120cm ,将桌布按长与宽相同的方向铺在桌面上,使桌面相对两边桌布下垂的宽度各自相等.求此时桌布四个角下垂的尺寸.51.小明把一块桌布平铺在长方形的桌子上,桌子的宽为3尺,长比宽多4尺,桌子高3.6尺,当他铺好后,发现桌布四边刚好比桌子多出2尺同样的宽度,你能求出桌布垂下时离地面多高?52.图1是一面矩形彩旗完全展平时的尺寸图(单位:cm ). 其中矩形ABCD 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 为矩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 .在无风的天气里,彩旗自然下垂,如图2. 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 .5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AN =5,BM =6,求AB 的长.AB 图1图2 AB a b A Ba b备用图54.如图直角三角形中,∠C=90°,AC=8,BC=6,现△ABC扩大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扩充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勾股定理综合练习:1.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2.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垂足为E,BD=4cm.求AC的长.3.如图,某学校(A点)与公路(直线l )的距离为300米,又与公路车站(D点)的距离为500米,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点),使之与该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求商店与车站之间的距离.数形结合1.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B、D作AB⊥BD、ED⊥BD,连结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②求AC+CE的最小值?2.已知0<x<24,求22226(24)1x x+-++的最小值.l3.求222248x x x x +++-+的最小值.4.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10、13,求三角形最长边上高的值. 5.(1)a 、b 、c 、d 都是正数,求证:()()222222b a d c b d c a ++>++++.(2)a 、b 都是正数,求以22b a +、224a b +、224a b +为三边的三角形的面积.6.⑴如图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图形比较5+10+13与62的大小;⑵用图形验证56-与23-的大小关系.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求∠ABC +∠ACB 的大小.8.在等边△ABC 中,D 为三角形内一点,且BD =3,DA =4,DC =5,将△BDA 绕点B 沿顺时针旋转60°,使点D 到D ′,求∠B D ′C 的度数.A BC9.问题背景:在△ABC 中,AB 、BC 、AC 三边的长分别为5、10、13,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即△ABC 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 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将△ABC 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2)我们把上述求△ABC 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若△ABC 三边的长分别为5a 、22a 、17a (a >0),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画出相应的△ABC ,并求出它的面积. 探索创新:(3)若△ABC 三边的长分别为2216m n +、2294m n +、222m n +(m >0,n >0,且m ≠n ),试运用构图法...求出这三角形的面积.10.已知△ABC 中,AB =AC =2,点D 在BC 边的延长线上,AD =4,则BD•CD =( )A .16B .15C .13D .1211.如图,在△ABC 中,AB =AC =m ,点P 为BC 上任意一点,则P A 2+PB ⨯PC 的值为( ) A .m 2 B .m 2+1 C .2m 2 D .(m +1)212.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高.求证:AB 2-AC 2=BC (BD -DC ).13.如图,∠C =90°,AM =CM ,MP ⊥AB 于点P ,求证:BP 2=AP 2+BC 2.图1 图21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90°,CD ⊥AD ,AD 2+CD 2=2AB 2. 求证:AB =BC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基本概念1.定义: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满足a 2+b 2= 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且∠C =90°. 例1.以6,8,10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三边为5,6,7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例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断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a =7,b =24,c =25; (2) a =32,b =1,c =32.例3.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50=6a +8b +10c ,求△ABC 的面积.例4.如下图中分别以△ABC 三边a ,b ,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正三角形,为直径作半圆,若S 1+S 2=S 3成立,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例5.已知的三边分别a 、b 、c ,a = m 2 n 2,b =2mn ,c = m 2+n 2 (m >n ,m ,n 是正整数),△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说明理由.例6.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 =4米,BC =3米,CD =12米,DA =13米,又已知∠B =90°,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出四边形土地的面积.例7.如图,∠B =∠D =90°,∠A =60°,AB =4,CD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感悟: 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 )例8.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3)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练习:1.判断由下列各组线段a 、b 、c 的长,能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 =6.5,b =7.5,c =4;(2)a =11,b =60,c =61;(3)a =38,b =2,c =310.2.如图,在△ABC 中,AB =5,AC =13,BC 边上的中线AD =6,则BC 的长是 .3.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4.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 ,用铁丝AC 、AD 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 =15米,AD =13米,又测得地面上B 、C 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 、D 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5.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b )(a 2+b 2-c 2)=0,则△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6.如图所示,△ABC 中,∠C =90°,两直角边AC =6,BC =8,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 ,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A .1B .2C .3D .无法确定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1,BC=2,CD=2,AD=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8.已知△ABC的三边为a、b、c,且a+b=4,ab=1,c=14,求△ABC 的面积.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直角三角形.(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二边长都是有理数一边长为无理数;(3)在图3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二边长都是无理数一边长为有理数;(4)在图4中,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10.如图,有一个透明的直圆柱状的玻璃杯,现测得其内径CD=6cm,高BC=8cm,今有一支长12cm 的吸管任意斜放于杯中,若不考虑吸管的粗细,则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最少为cm.11.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1)求DC的长;(2)求AB的长;(3)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1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b2+c2+338=10a+24b+26c,试判定△ABC的形状.13.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15、20、25,则25边上的高为.图1 图214.边长为7、24、25的△ABC 内有一点P ,点P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1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准备用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请你画出图形摆出的图形,证明你画出图形的正确性.16.如图,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BC CE 41=.你能说明∠AFE是直角吗?17.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123cm ,一边长为33cm ,其他两边之差为3cm ,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18.如果△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3018)602(2=-+-+-+c b b a ,则a = ,b = ,c = , △ABC 是 三角形.19.已知如图,△ABC 中,∠C =90°,D 为AB 的中点,E 、F 分别在AC 、BC 上,且DE ⊥DF .延长FD 到G ,使DG =DF ,连结GE ,GA . 求证:(1)GE =FE ;(2)∠EAG =90°; (3)EF 2= AE 2+BF 2.P 图1图220.在一平直河岸l 同侧有A 、B 两个村庄,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3km 和2km ,AB=akm (a >1).现计划在河岸l 上建一抽水站P ,用输水管向两个村庄供水. 方案设计某班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铺设管道方案:图1是方案一的示意图,设该方案中管道长度为d 1,且d 1=PB +BA (km )(其中BP ⊥l 于点P );图2是方案二的示意图,设该方案中管道长度为d 2,且d 2=P A +PB (km ) (其中点A '与点A 关于l 对称,A B '与l 交于点P ). 观察计算(1)在方案一中,d 1 = km (用含a 的式子表示);(2)在方案二中,组长小宇为了计算d 2的长,作了如图3所示的辅助线,请你按小宇同学的思路计算,d 2= km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探索归纳(1)①当4a =时,比较大小:d 1 d 2;②当6a =时,比较大小:d 1 d 2;(2)请你就a (当a >1时)的所有取值情况进行分析,要使铺设的管道长度较短,应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21.如图,直线l 是一条河,P 、Q 两地相距8千米,P 、Q 两地到l 的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 上的某点M 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 、Q 两地供水,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千米.22.如图,△ABC 中,∠ACB =90°,CD ⊥AB ,设AC =b ,BC =a ,AB =c ,CD =h . 求证:(1)c +h >a +b ;(2)21a +21b =21h; (3)以a +b 、c +h 、h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图323.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 内一点,且P A=3,PB=1,PC=2,求∠BPC的度数?24.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6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25.(贵阳中考题改编)在△ABC中,BC=a,AC=b,AB=c,设c为最长边,当a2+b2 =c2时,△ABC 是直角三角形;当a2+b2 ≠c2时,利用代数式a2+b2和c2的大小关系,探究△ABC的形状(按角分类).①当△ABC三边分别为6、8、9时,△ABC为三角形;当△ABC三边分别为6、8、11时,△ABC为三角形.②猜想,当a2+b2c2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2+b2c2时,△ABC为钝角三角形.并说明猜想成立的理由.③判断当a=2,b=4时,△ABC的形状,并求出对应的c的取值范围.26.刘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1、2.图1中,∠B=90°,备用图图1∠A=30°,BC=6cm;图2中,∠D=90°,∠E=45°,DE=4cm.图3是刘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的直角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刘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问题1: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F、C的连线与AB平行?问题2:在△DEF的移动过程中,S△ADB+S△CEB 的值是否为一定值?如果是,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问题3: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请你分别完成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平行四边形(一)一、定义: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边的性质有: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3.角的性质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4.对角线的性质有:互相平分.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乘以高.二、一组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面积试题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2.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3.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填空:①S△ABC= == =14S□ABCD.②S△ABC= = = =12S□ABCD;③S△AOE= ;④S△DOE= .4.如图,画一条直线,把图中的□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部分.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挖去一个矩形,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准确作出一条直线将剩下图形的面积平分.6.□ABCD中,EF∥AC,S△ADE=4,则S△DCF= .7.如图若连结FC,则四边形ABCF和CDEF都是平行四边形,请用一条直线平分该图形面积.ABCFE第5题图第4题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