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办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培训29
新办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培训29
出口退(免)税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免、抵、退”税,即对 出口环节增值部分免税,用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 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 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 。
特别说明:新成立的内外销销售额之和超过5 00万元(含)人民币,且外销销售额占其全部 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0%(含)的生产企业,如 在自成立之日起12个月内不办理退税确有困难 的,在从严掌握的基础上,经省、自治区、直辖 市国家税务局批准,可实行统一的按月计算办理 免、抵、退税的办法。
2 3、出口货物装货单(场站收据); 4、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
铁路运单、货物承运收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 货物收据)。
出口货物视同内销补征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 题的通知》(国税发[2019]102号)文件规定,应视 同内销货物征税情形: 1、出口退税率为零的货物 2、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 3、进口货物未经过实质性加工直接出口转售的 4、用于出样、展览等出口的货物,但是企业最终在 境外将样品、展品销售、收汇并能够提供规定退税凭 证的除外 5、其他贸易方式(代码39)出口的货物,但对企业 因出口货物保修而免费修理后复出口的货物,以及能 够提供规定退税凭证的除外
出口退税申报时间规定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在货物出口后90日内 (以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必须进行退税 申报。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的,视同内销货物予以征 税。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在报关出口90日内进行“免抵 退”税退税申报,但如果到期之日在当月的“免、抵、 退”税退税申报截止期限之后的,可在次月“免、抵、 退”税退税申报期内申报。
进料加工贸易
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应于取得海关 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的下一个增值 税退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生产企 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
于发生进口料件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 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
于取得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后的下一个增值税退 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核销手续。
2019年新规定: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在报关出口90 日内进行退税申报,但如果到期之日在当月征税申报 截止期限之后的,可在次月征税申报期内申报。
出口退税申报时间规定
退税申报分流制度:每月15、17、19、21日 不接受退税申报、单证办理、疑点处理等退税 事宜。
企业货物出口后,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在上述规 定到期日前进行退税申报的,应在90日内向 主管出口退税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请,详细说 明需延期的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主 管退税机关批准后方可延期退税申报,但最长 延期3个月。
外销发票:记帐和退税统一用税务局监制的《苏州市出口商品专 用发票》。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方法
免税申报:每月15日前在绿色通道向主管征 税分局进行出口货物免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 申报一并完成。 涉及报表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方法
进项转出:用于来料加工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金不予抵 扣。
出口货物退(免)税单证备案制度
自2019年1月1日起,出口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属于退 (免)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货物,最迟应在申报出口货物 退(免)税后15天内,将下列出口货物单证在企业财 务部门备案,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1、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 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定的补充合同等;
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出口退(免)税计算方法
C类正常退税企业:12个月审核期内内外销 销售额之和超过400万元(含)人民币, 执行“当月审批次月退税”方法。
E类小型企业:12个月审核期内内外销销售 额之和不满400万元人民币。
F类新办企业:按“免、抵、退”税的办法 分别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
出口退(免)税计算方法
新办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培训29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新办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培训
出口退税基本概念
出口货物退(免)税(以下简称出口退 税)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我国报关出口 的 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和流通 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 的一种税收制度。它是国际贸易中通用 的并为各国所接受、目的在于鼓励各国 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
出口货物销售收入实现时间
不论以何种方式报关出口,均以取得提单并向银行办妥交单手续 的日期,作为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预收货款不通过银 行交单的,以取得提单日期作为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 实际业务操作时,出口企业应按以下要求把握好开具外销发票时 间:外贸部门单证员或业务人员开具形式发票后,必须按月把当 月开具的形式发票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形式发票内容开 具外销发票,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及免税申报。
生产企业会计核算
4、根据当月收到主管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 退税审批通知单》,按通知单中的“当期免抵税额” 和“当期应退税额”记账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批准的退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增 值税:批准的免抵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外贸企业会计核算
免税销售收入及进项发票申报:每月15日前 在绿色通道中进行申报。进项发票在“增值税 抵扣明细表”中选择“外贸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方法
退税申报:三单齐全后随时向退税机关申报退税。 涉及报表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汇总申报表》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进货申报明细表》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申报明细表》 《未提供外汇收汇核销单明细表》 《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前次申报)
咨询电话
南京擎天科技张家港分公司(南苑新村6栋204室): 55951156 55876857(办事处电话) 13776202966(负责人田望望)
出口退税大厅:56958021、56958069(综合组) 56958023、56968025(生产组) 56958022、56958021(外贸组)
来料加工贸易
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应于取得海关核发的 《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后的下一个增值税退税申报期 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生产企业来料加工免税证 明》;
根据退税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向征税机关免征其加工费的增值税、消费税。
于取得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后的下一个增值税退税申报 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核销手续。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 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计算
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 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 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 -出口货物退税率)。
(注意:上式“当期出口货物离岸 价”一般是指企业当期帐面的出 口销售收入。)
1、购进用于出口的货物 借:商品采购
经营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单独设帐页反映) 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 2、货物出口时 借:应收外汇帐款 货:自营出口销售收入 3、实现销售收入同时核算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进货金额*退税率) 自营出口销售成本(进货金额*征退税率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进货金额*征税率)
出口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日期210天内向主管退 税税务机关报送已核销的外汇收汇核销单。
海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
出口企业拿到纸质报关单后,应及时登录 “口 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 确认 并提交报关单“证明联”电子数据。
提交前应仔细核查报关单“证明联”电子信息 与纸质报关单是否一致, 核对完全一致后方可 提交。
运保佣会计核算
运保佣: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当期用于支付国外的运 费、保险费、佣金可冲减当期外销销售收入,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自营出口销售收入(或贷方用红字记帐) 贷:银行存款
生产企业还需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按冲减销售收入*征退税率之差红字记帐)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记帐)
退税申报:每月16日前向退税机关进行出口货物 退税申报(外销发票、报关单两单齐全时报)。 涉及报表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 表》 《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汇总表》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明细申报表》 《未提供外汇收汇核销单明细表》 《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前次申报)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方法
出口退税申报时间规定
核销单申报时间:新办企业在出口日期90天内收齐其 他退税凭证,但未取得已核销的外汇收汇核销单,也 可以进行退税申报。申报方法:在出口明细备注栏中 输入“Z,缺核销单”,且申报时填报《未提供外汇 收汇核销单明细表》列明本次退税申报中未报送外汇 收汇核销单的明细情况。2009年1月1日出口货物所有 企业无需提供核销单.
10、因审核未通过等原因,由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其补 征税的出口业务
出口货物视同内销补征税
11、规定时间内不能正常税收核销的免税业务 12、出口企业提供虚假备案单证、不如实反映情况,
或者不能提供备案单证的出口业务 13、出口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业务具有国税发
[2019]24号文件第二条所述七种情形之一的,出口企 业从事“四自三不见”等不规范出口业务的 14、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 物证明》的货物 15、其他不符合退(免)税条件的出口业务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计算
3、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注意:上式“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 一般是指企业当期申报退税并审核通 过的出口销售收入。)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计算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⑴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⑵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