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20年春季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2020年春季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1.学会尊重(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尊重的意义,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从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学会尊重,懂得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2.能力目标
学会尊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以礼待人,让文明之花播撒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学会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以礼待人,学会尊重,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故事导入: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更是是尊重他人的美德。

师:是啊,尊重在生活的点滴中。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1课《学会尊重》。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理解尊重的意义,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学会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板块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最尊重的是谁?
2.学生畅所欲言,选派代表发言。

3.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非常普通,比如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你认为她值得尊重吗?为什么?
4.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周阿姨这样的人,你觉得他们值得尊重吗?为什么?
5.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6.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值得尊重的普通人,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7.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二)板块二:畅想美好,知法明权。

1.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哪些变化?
2.展开讨论,畅想美好未来。

3.知法明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这些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人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4.拓展明理:古代的理想社会、近代大同世界的梦想、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对比,明确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5.看漫画、析道理:目前,“三同”——“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一起闯入公众视野: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处理重大交通事故、矿山事故时不考虑年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事相同内容工作,获同级别工资待遇。

这充分体现了什么原则?
(三)板块三:尊重自己
1.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需要尊重,那我们自己需不需要?
2.明确尊重自己意义和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3.案例明理导行:朗读活动园,思考:刘蓉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你觉得刘蓉是一个尊重自己的人吗?为什么?
4.学生畅所欲言。

5.几个同学不愿意看到刘蓉这样消极下去,准备开导她,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准备对刘蓉说些什么?
6.小组合作演一演,劝一劝。

7.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刘蓉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一节“发现自己的价值”的班会课上,同学们把许多具体做法写成小纸条贴在黑板上,下课后刘蓉认真阅读……你的纸条上写着什么?请把你关于尊重自己的建议送给刘蓉吧!
8.你觉得尊重自己还表现为什么?(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9.说一说你知道的自损形象的事有哪些?这些行为仅仅使我们颜面扫地、形象受损吗?尊重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10.自读《活动园》“好脾气的故事”,思考:“讲道理”先生说“好脾气”先生的做法是不尊重自己,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好脾气”先生总是这样做,你觉得以后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呢?
11.讨论: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该怎么办?
12.交流后小结: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出示课件: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

尊重自己与接收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2.活动园: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尊重自己”?哪些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①苏刚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点意见,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②王凯给赵明起了一个难听的外号,赵明一听就火了,要求王凯向他道歉。

③黄晓璐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跳舞比她还要好。

黄晓璐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

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④老师找杨丽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总想开小差,学习退步,听了老师的话,听了老师的话,杨丽既难过又惭愧。

⑤吴达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棋就兴高采烈,输了棋就生气发火,班上谁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3.过度维护自己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不顾客观现实、过度维护自己的行为出现?
4.小结:维护自己应适度: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也包括尊重自己,要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下面,让我们谨记朱熹和徐特立的名言:
自敬,别人敬之;自慢,别人慢之。

——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