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意识的本质》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意识的本质》教案

二年级政治学科共案时间:_____________ 星期:_____________主备人: ___ _____________教学主题:_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

◇运用: 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能力目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难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复习提问】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教学过程】一、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活动探究】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只知道饥饿的时候觅食,饱的时候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

人们花了很大力气使她们恢复人性,小女孩在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两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直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

设问:(1)狼孩有没有意识?说说你们的看法。

(2)为什么狼孩没有意识?2、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总结:一是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中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则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二是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我们说过,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因此,从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不等于大脑,不等于电脑)。

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没有人脑一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3、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语言注释】第一信号系统是指具体刺激引发的反射,如受惊吓时的表情。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意识产生于二者的基础上。

反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其中无条件反射,像狗看见吃的会流口水,人的膝跳反应,这些都是动物遗传的本能,跟后天的环境学习没有关系的。

条件反射是由后天培养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比方说,人走路的时候看见石头就会条件反射地避开,这个我们叫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第二种条件反射是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像动物就不会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

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观【注意】对“主观映象”的“主观”怎么理解呢?主要是指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由于社会地位、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以及生理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来看,意识也有对错之分。

它不仅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真实的描摹,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但是,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像刚才提到的外星人形象,神鬼形象,都能够在客观世界找到原型。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换句话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作用于人脑而形成的。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结论】要形成意识必须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人脑、客观存在、生活和实践。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补充:【意识现象】感觉、思维、精神、心、神、思想、认识、情绪情感、意志、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理想、目标、目的、理论(真理、谬论)、学说、方针路线、宗教观念、鬼神迷信、神话传说、歪理谬论、梦境奇遇、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课堂小结】首先,我们从意识的来源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个物质世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则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和社会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二点,我们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也是意识加工的厂房和机器。

第三点,从意识的内容来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是意识生成的原材料,意识是来源于客观存在的,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而形式是主观的总之:世界的本原到底是物质还是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意识是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所以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课堂演练】1、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劳动的产物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意识是人脑的产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意识在本质上是()A.物质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社会的产物D.客观存在的反映3、人与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产生一系列反射活动,人特有的反射活动是()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4、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是因为 ( )A.人脑只是意识的加工厂 B.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C.意识不一定是人脑的产物 D.人脑不一定是健全的人脑5、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 “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不凭借空气,它永远不会飞翔高空.是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会飞起来.”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C.意识依赖于物质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6、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受或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A. 都是人的意识B.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C. 都是根源于物质的D. 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7.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8.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维,严重损伤的人脑则不能,这说明()A.意识依赖于人脑B.意识不依赖于人脑C.意识只能来源于健康的人脑D.意识不一定总是离不开它反映的对象,但一定离不开人脑9.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地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脖子两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不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2、俗话说:“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