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癌

食管癌

食管癌食管癌的总概述: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食管癌病理分期: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与标准: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不能判定T0 未证实原发肿瘤Tis 原位癌T1 肿瘤侵犯粘膜或粘膜下层T2 肿瘤侵犯肌层T3 肿瘤侵犯外膜T4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区域性淋巴结(N)NX 区域性淋巴结不能判定N0 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1 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不能判定MO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一)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食管下端呈光滑的漏斗型狭窄,应用解痉剂时可使之扩张。

(二)食管良性狭窄可由误吞腐蚀剂、食管灼伤、异物损伤、慢性溃疡等引起的瘢痕所致。

病程较长,咽下困难发展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加重。

经详细询问病史和X线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三)食管良性肿瘤主要为少见的平滑肌瘤,病程较长,咽下困难多为间歇性。

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充盈缺损,边缘整齐,周围粘膜纹正常。

(四)癔球症多见于青年女性,时有咽部球样异物感,进食时消失,常由精神因素诱发。

本病实际上并无器质性食管病变,亦不难与食管癌鉴别。

(五)缺铁性假膜性食管炎多为女性,除咽下困难外,尚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舌炎、胃酸缺乏和反甲等表现。

(六)食管周围器官病变如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甲状腺肿大、心脏增大等。

除纵隔肿瘤侵入食管外,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光滑的压迹,粘膜纹正常。

食管癌的病理改变:食管癌的病变部位,我国各地报告不一,但均以中段最多(52.69%~63.33%),下段次之(24.95%~38.92%),上段最少(2.80%~14.0%)。

(一)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1.临床病理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有重要意义。

表18-7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分期病变长度病变范围转移情况0 不规定限于粘膜层无转移1 <3cm 侵入粘膜下层无转移2 3~5cm 侵入部分肌层无转移3 >5cm 侵透肌层或外层局部淋巴结转移4 >5cm 有明显外侵远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2.病理形态分型(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

其中髓质型开发程度最高。

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为归入上述各型者,称为未定型。

3.组织学分型(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2)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

(3)未分化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肿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肿则多为腺癌。

(二)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1.食管壁内扩散食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

癌细胞还常没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2.直接浸润邻近器官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远。

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

3.淋巴转移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

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贲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

淋巴转移部闰依次为给隔、腹部、气管及气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

4.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

最常见转移至肝(约占1/4)与肺(约占1/5),其它脏器依次为骨、肾、肾上腺、胸膜、网膜、胰腺、心、肺、甲状腺和脑等。

食道癌的临床表现:1.食管上皮发育不良是癌前状态。

2.早期症状:食管癌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1、轻微的或偶尔的食物下咽梗噎感;2、进食时胸骨后。

心窝部有针刺。

烧灼或摩擦样疼痛;3、与进食无关的食管内异物感;4、咽部干燥及颈部紧缩感;5、进食时在食管行经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滞感;6、胸骨后闷胀不适感。

上述不适的感觉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数种并存;可持续存在,也可问断发生。

3.中晚期症状:吞咽困难、梗阻、疼痛、出血、声音嘶哑、体重减轻和厌食。

4.终末期症状和并发症:恶液质、脱水、衰竭、纵隔炎、脓肿、肺炎、致死性大出血、黄疸、呼吸困难,昏迷。

播散途径:1.食管壁内播散。

2.直接浸润:肿瘤直接浸润至肺门、支气管、主动脉等重要脏器时常降低肿瘤的切除率。

3.淋巴结转移。

4.血道转移:食管癌远处转移较少见。

晚期血道转移以肝、肺、骨、肾、大网膜、腹膜、肾上腺等多见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癌肉瘤。

多见于55~74岁的老人,与亚硝胺、霉菌、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遗传、热饮热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属,中医学“噎膈”范畴。

[临床表现]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可有间歇性的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摩擦感、微痛或异物感,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

中晚期则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甚至滴水难进,并可逐渐出现侵犯邻近器官或癌转移的表现,如声嘶、气急、呕血或黑便、肝肿大、黄疽、腹水等。

终末期贫血、脱水、恶液质十分常见。

[诊断]1.通过食管造影、拉网细胞学或食管镜检查可诊断。

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食管癌的进一步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2.本病应与功能性吞咽困难、食管炎相鉴别。

通过以上检查可鉴别。

[治疗]1.西医药治疗手术切除及放疗为主,晚期病人可化疗或与放疗综合治疗。

(1)手术:凡病变属O、I、Ⅱ及若干Ⅲ期者,在病人全身情况许可时,应争取手术治疗。

(2)放疗:分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也可用于配合手术的综合治疗。

适应证由医生掌握。

放射源常用钴—60r线或4MV以上X线。

剂量为40~60Gy/4—6周。

放疗后常出现放射性皮炎、肺炎和食管炎。

放疗期配合内服中药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中药可由医生辨证处方。

(3)化疗:适于不宜手术和放疗的各期病人;晚期及广泛转移病人,能耐受化疗者;手术或放疗后的巩固治疗及手术或放疗后复发、转移的病人。

常用方案如下:①鳞癌:DPV方案:DDP(顺铂)15--20mg/m2静滴,连用5日,3—4周重复;VCR(长春新碱)0.3mg/m2,静脉注射,连用3日;PYM(平阳霉素)6mg/m2,肌注,每周3次。

后两药须连用7周,本方案用药7周为I疗程。

②腺癌:UFTM方案;MMc(丝裂霉素)10mg/m2/日,静脉冲入,连用2日,3周重复;UFT(优福定)2-4片/次,每日3—4次,口眼,总量40g。

食管痛化疗一般3周以上为1周期,6-7周为1疗程,疗程间隔时间5周左右。

2.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护理评估:一、主观资料包括:①早期:吞咽食物有梗噎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和食管内异物感;②中期:进行性吞咽困难;③晚期:主要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二、客观资料1.体检消瘦、恶病质,晚期还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胸水、腹水等。

2.其他检查(1)钡餐X线检查:早期:①局限性粘膜皱壁增粗和断裂;②局限性管壁僵硬;③局限、小的充盈缺损;④小龛影。

晚期:一般表现为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和梗阻。

(2)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我国创用的带网气囊食管脱落细胞检查(拉网),早期病例阳性率可达90%,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

为了确定癌肿位置,可做分段拉网。

(3)纤维食管镜检查:早期:局部粘膜粗糙、增厚、糜烂或有浅在溃疡。

应做脱落细胞涂片或取组织作病理检查。

晚期:可见新生物、管腔狭窄等变化。

(4)CT检查:了解食管癌向腔外扩展情况和有无腹腔内器官或淋巴结转移,对决定手术有参考价值。

食管癌的护理目标以及措施:[护理目标]1.减轻焦虑;2.加强营养;3.减少或不发生术后并发症;4.学会有效的进食方法。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日益消瘦,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同时对手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

因此,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建立充分信赖的护患关系,使病人认识到手术是彻底的治疗方法,使其乐于接受手术。

2.加强营养尚能进食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及热量。

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应输血或血浆蛋白给予纠正。

3.胃肠道准备①注意口腔卫生;②术前安置胃管和十二指肠滴液管;③术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术前晚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④拟行结肠代食管者,术前须按结肠手术准备护理,见大肠癌术前准备。

4.术前练习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活动。

二、术后护理除观察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外,还应: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胃肠减压管应保留3~5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

注意胃管连接准确,固定牢靠,防止脱出,引流通畅。

2.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质胸腔引流液如发现有异常出血、混浊液、食物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应采取相应措施,明确诊断,予以处理。

如无异常,术后1~3天拨除引流管。

3.严格控制饮食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

禁食期间,每日由静脉补液。

安放十二指肠滴液管者,一般3~4天后,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第五天可进无渣流质饮食。

以水为主,每次50毫升,每2小时一次。

第六天进流质饮食,以米汁为主,每3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升。

第七天以鸡蛋汤,稀饭为主,每次200毫升。

每4小时一次。

一般于术后第十二天进半流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食管癌病人手术后饮食应循序渐进、少量多餐,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但应注意防止进食过快及过量。

4.观察吻合口瘘的症状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为高热、脉快、呼吸困难、胸部剧痛、不能忍受;患侧呼吸音低,叩诊浊音,白细胞升高甚至发生休克。

处理原则:①胸膜腔引流,促使肺膨胀;②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③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目前多选用完全胃肠内营养(TEN)经胃造口灌食治疗,效果确切、满意。

食管癌之护理诊断:一、焦虑、恐惧:与了解已患癌症,并对手术恐惧有关。

二、吞咽困难:食管肿瘤阻塞管腔所致,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三、营养失调:因长期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