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毕业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小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与实施
一.课题研究(设计)目的,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目的和意义:设计书是环岛安置工程沉降观测的技术依据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同类项目的参考资料。
通过本设计书撰写,基本掌握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的方法与要求,同时进一步熟悉沉降观测的组织与实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沉降观测是确保大中型建筑物安全运营的手段之一,通过本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更好的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发展趋势:
城市的小高层、中高层楼房日俱增多,楼房塌陷也伴随着增多,存在严重危害性,人民群众心里也出现了恐慌现象,这给楼房的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沉降观测是建筑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表达楼房质量最直观的数据之一。
目前沉降观测,施工队一般仅能用DS3观测,而专业测量队常按二等精度组织实施,且存在数字水准仪逐渐取代光学水准仪的趋势。
二.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论文基本框架):小高层建筑物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与实施
1 项目概况
2 作业依据
设计方案
3
基准点的建立
3.1
工作基准点的建立
3.2
沉降点的布设及基本要求
3.3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3.4
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的布设
3.5
水准路线的外业观测
3.6
数据处理
3.7
观测期限与观测周期
3.8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3.9
提供成果资料
4
5成果分析
附表和附图
致谢
三.课题研究(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 收集并参考相似工程的设计书和技术总结资料
(2) 收集并参考相似工程的论文资料;
(3) 测区资料的收集;
(4) 编写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5) 参加测区的踏勘、选点及控制网布设和观测
(6) 直接参加各期沉降观测工作,加强实践环节
(7) 参与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分析及资料;
(8) 参加检查验收
四.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的条件和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等:设计条件:乐清市北白象镇东才村坐落在白象大道与象南路交叉口,其环岛安置工程主体建筑14层高约为42m属小高层民用建筑,地基的土质类型为砂土,钢筋混凝土桩。
该工程于xx 年9 月开工建设,工期为 6 个月,xx 年 1 月已完成基础施工。
为了解该建筑的沉降情况,确保后期施工安全,xx 年 1 月北白象镇委托测绘队对该建筑进行沉降观测。
安排:XX年1月协同有关人员到实地踏勘,查找附近原有的高程控制点。
XX 年2 月编制技术方案
XX 年3月-4 月沉降观测
XX 年5 月成果分析和技术总结。
预期结果:根据技术要求以及实地情况,编制技术设计书并完成相应测量工作。
五.主要参考文献:
【 1 】顾孝烈等.第2版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陈龙飞等.工程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孔祥元等.第2版控制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XX
【4】徐绍铨等.修订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XX
【5】SL197—97,工程测量规范[S]
6】GB12898—97,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S]
【7】JGJ/7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