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支书辞职报告

村支书辞职报告

村支书辞职报告篇一:村党支部书记辞职报告范文村党支部书记辞职报告范文xx乡党委:本人于XX年12月份考录为村官被乡政府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

XX年1月,经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本人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XX年1月13日,本人参加xx 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后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程序,已经到xx镇人民政府报到上班。

根据组织部、所在单位要求及本人综合考虑,现要求辞去中共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望上级党委予以批准。

申请人:xx*XX年辞职报告模板经典辞职报告优秀教师辞职报告新员工辞职报告篇二:村党支部书记辞职报告范文xx乡党委:本人于XX年12月份考录为村官被乡政府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

XX年1月,经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本人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XX年1月13日,本人参加xx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后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程序,已经到xx镇人民政府报到上班。

根据组织部、所在单位要求及本人综合考虑,现要求辞去中共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望上级党委予以批准。

篇三:村党支部书记辞职报告范文村党支部书记辞职报告范文xx乡党委:本人于XX年12月份考录为村官被乡政府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

XX年1月,经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本人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XX年1月13日,本人参加xx 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后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程序,已经到xx镇人民政府报到上班。

根据组织部、所在单位要求及本人综合考虑,现要求辞去中共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望上级党委予以批准。

申请人:xx*XX年辞职报告模板经典辞职报告优秀教师辞职报告新员工辞职报告篇四:村党书记辞职报告模板村党书记辞职报告模板xx乡党委:本人于**年12月份考录为村官被乡政府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

**年1月,经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本人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年1月13日,本人参加xx市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后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程序,已经到xx镇人民政府报到上班。

根据组织部、所在单位要求及本人综合考虑,现要求辞去******xx乡xx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望上级党委予以批准。

此致敬礼辞职人:xx xx年xx月xx日篇五:大学生“村官”辞职报告“村官”辞职申请尊敬的各位领导:我通过了“村官”录用考试并参加了培训,按照….组织部的分配通知,我担任……..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

在任职期间,努力配合…….村村村支书在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深入群众,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期间配合村干部换届、建设蔬菜基地,村级公路硬化,幸福院建设等多项工作。

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我对农村工作已有了比较多的接触,农村工作是苦是累的,要上门入户,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但我清楚的认识到不论是计划生育,还是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的落实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说农村工作无小事。

同时,我从农村工作积累了灵活多样、深入调查、群众路线等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工作方法帮我很快的成长,他将会让我终身受益。

在这里我要感谢党组织给了我们“大学生村官”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我会把这些经验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因为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个人发展的考虑,我报考了…..教师考试,已通过各种考察,现我向….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辞职报告,提前终止聘用合同,免去我…….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职务,希望组织能够同意。

我将会把在……村任村任职期间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经验带到新的工作中,投身于教师行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贡献,为和谐社会建设增砖添瓦。

辞职报告人:………二〇一二年十月八日篇六:对农村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对农村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最近,我们县委组织部抽调专门力量,组成专门调查组,对全县18个乡镇(区)的农村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题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基层干部老无所养、老有所忧的问题非常严重,且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相当部分曾经在农村长期任职的村支部书记离职以后,待遇得不到落实、生活得不到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心灵得不到安抚、“余热”得不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现任农村基层干部的创业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亟需引起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的现状据对全县867名离职村支部书记的调查,目前,农村离职村支部书记主要存在着“五难”:1、待遇落实难。

一方面,政治待遇上“落差”大。

90%以上的离职村支部书记反映:离职以前,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党组织对自己工作上比较倚重,并经常组织参加县、乡开展的相关活动,政治上待遇落实较好。

但离职后,乡镇党委及上级党组织很少派人找自己谈过心,很少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很少过问自己的生活情况,特别是由于乡镇领导频繁调动后,几乎“人走茶凉”,无人问津,自己仿佛成了被组织“遗忘”的人。

一方面,经济待遇上“逆差”大。

据调查了解,前些年,我县离职村支部书记一般享受了五种不同的待遇:一是按任职年限确定基数,实行了一次性“买断”。

全县18个乡镇(区)有16个试行过这种办法,累计实行一次性“买断”的离职村支部书记达256人,占总数的%。

其中,基数每年在100元以下的乡镇有6个,占%;在100—200元的有8个,占50%;在200—400元的仅2个,占%,并且在所有实行这种“买断”的乡镇中,有14个乡镇党委只出政策,定标准,资金来源靠村级自行解决,只有2个乡镇是乡镇本级财政解决的,因此,有近40%的离职村书记只能用村里的“白条”来“买断”自己。

二是按照任职年限,制定不同标准,实行月津贴补助。

具体标准因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部分乡镇是按照九十年代初制定的每月7—8元的老标准执行的,极个别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执行了每月15—80元的标准。

全县共有8个乡镇实行过这种办法,累计享受按月领取津贴的离职村支部书记有77人,占%。

三是离职后由乡镇安排其他就业岗位。

全县累计安臵村支部书记177人,占%,这些离职人员大都是八、九十年代被安排到乡镇站所和企业的,随着乡镇站所的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解体,90%以上的被安臵对象已被精简分流和下岗。

四是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

按在职年限投保,离职到龄后享受待遇。

在九十年代中期,全县普遍试行过这种方式,但后来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滑坡,加之农民负担较重,群众对此意见大,没有坚持下来,并且投保金也实行了退还,因此没有人真正享受过此待遇。

五是未落实任何经济待遇。

由于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无力承受等原因,目前,全县有388名离职村支部书记离职后未享受到任何经济待遇,占%,有6个乡镇对离职村支部书记在待遇落实上处于无津贴、无补助、无安臵的“三无”状态。

特别是近两年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资金矛盾日益加剧,很多涉及到基层干部的“土政策”、“土办法”也已过时甚至失效,没有过时和失效的,也被乡镇政府以“没钱”为由而搪塞,因此,对离职村支部书记的待遇根本难以保证。

据初步统计,自XX年以来,全县已有7个乡镇取消了“买断”和津贴“政策”,有4个乡镇降低了一次性“买断”基数,有3个乡镇降低了逐月发放的津贴标准。

2、生活保障难。

调查表明,目前全县867名离职村支部书记中,家庭条件和生活状况好的仅54人,占%;较好的244人,占%;一般的423人,占%;因身体、家庭等原因非常困难,不能确保温饱的有146人,占%。

新安镇某村一名连续担任二十多年村支部书记的离职村干部,其子原在供销系统上班,后已下岗,其媳患神经病多年,几年前本人也双目失明,现在家庭生活极为窘迫,生存都已成问题。

该镇另有一名离职村党支部书记,六十多岁了只能靠收废品、当小工维持生计。

杉板乡某村一名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担任村干部的老支部书记,一身清正廉洁,一条腿在带头冬修中致残,退职后,家里全部家当不足XX元,外人冷嘲热讽,儿媳们埋怨指责,生活处境相当艰难。

该乡另一名离职村支部书记,曾连续四届担任县人大代表,由于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得罪过不少人,退职以后,他经常受到“仇家”的威胁和报复,先后多次自家种的油菜、大蒜等被人无端毁掉。

不少离职村支部书记说到他们现在的处境时,无不深有感触地说:村干部真不是人搞的,身体搞垮了,家里搞穷了,关系搞僵了,狗搞熟了,人搞生了。

不少现任村干部望而兴叹:不需上山看老虎,眼前猫儿就是样,当村干部搞到头就是这个下场,真没意思。

3、债务清偿难。

前些年,村级工作特别是税费征收的力度大,为完成上级的硬性任务,支部书记只得带头举债,但到离职时,村里根本无力偿还,而债权人又只认支部书记这个当事人,于是支部书记只能先自己承担这部分债务。

据统计,全县离职村支部书记中,有近50%的人与所在村保持着债权债务关系,人平应收款近万元。

佘市镇某村一名连续任职2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近些年个人及向亲朋好友累计为村里借款近20万元,XX年,为上交村农业税又将个人房产抵押给信用社贷款3万元,因村里无力偿还,今年已被信用社起诉。

望城乡某村支部书记任职近十年,工资年年打“白条”,村里仅欠其工资一项就达万元之多。

不少离职村支部书记感叹:当村支部书记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4、思想平衡难。

据调查,60%以上的村支部书记离职以后,思想情绪波动较大,部分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为党工作几十年,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离职前是昂首阔步干工作,离职后要夹着尾巴来做人”、“青春献给党,老来无人养”。

合口镇某村一名村支部书记离职后,自己形容为“三我”:组织没了我、乡村不管我、家庭嫌弃我。

柏枝乡一名离职村支部书记反问道:“现在国家对各种统战对象、伤残退伍军人和特殊群体等都有待遇落实,而对我们这些在最基层为党工作了数十年的基层干部却不予关照,难道现在真的是共产党员还不如统战人员、书记村长不如保丁保长吗?”5、作用发挥难。

据调查统计,70%以上的离职村支部书记离职以后,难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政策宣传、模范带头、工作参谋、纠纷调解、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其中,40%以上的离职村支部书记离职以后,存在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30%以上的离职村支部书记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等原因,担心自己“手中没把米,叫鸡也不应”,不敢再“抛头露面”;20%以上的离职村支部书记由于本身能力较弱,个人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不大,担心群众“指背”,怕难以服众,不愿再当“出头鸟”。

二、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离职村支部书记“老来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起来,大致是“五缺五无”:1、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解难“无法”。

按理说,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是一项事关农村基层工作的“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真正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就算是有所关注,往往也是“喊在口头上,体现在文件中,难在落实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