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pdf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pdf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分析人:刘静一、本册教学内容简述
本次教材分析的文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

这一册教材共有8 个教学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一)、找规律和总复习等。

其中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本册教材内容设计的特点
1、本册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比如教材的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
学习了认识图形(一)即立体图形,并知道对图形的认识应从形状和
特征上进行区分和辨别,进而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上和立体图形的学习
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建立认知。

2、本册教材在细节上进行了加工与完善
本册每个单元的主题图与例题进行了衔接与整合,比如第二单元
——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主题图上每个场景的内容都与各个例题相挂钩,循序渐进,逐步组合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同时,在例题的呈现上,先
是十几减 9,然后是十几减 8、7、6,再是十几减 5、4、3、
2,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
略,这样的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水平。

3、本册教材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衔接,加强了学习的准备性
这个特点体现在了练习题的选题上,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有
对后面知识的铺垫。

比如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练习七中的第四题,第一小问既考查了例题 1 数据的整理,也考查了平面图形和立体
图形的认识,但第二小问则是对例题 2 知识的抛出,如何把那么多的图形归为两类呢?以怎样的标准进行划分?在这里可以启发学生进
行思考,对分类标准进一步建立表象和认知,为例题 2 的学习加强准备。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特
征,并对这些图形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同时也能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4)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知道数位表上的个位、十位和百位,能够正确
又熟练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
(5)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