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道原创】最新最全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攻略

【王道原创】最新最全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攻略

写在前面1、本文由王道论坛所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本文介绍的东西大多基于个人经验,由于条件限制以及经验匮乏,所说所谈均属一家之言,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

各位学弟学妹,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复习准备,大家终于走进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在经过一个多月漫长而焦虑的等待之后,大家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分数。

想必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虽然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浙江大学复试的方方面面,但请允许我在开头对于成绩考的并不是很理想的同学说一些话。

我想说,考研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你在过去半年,一年,甚至数年内的学习情况与努力程度,更不能代表你的自身实力,当然更不可能仅仅因为考研失败而影响你未来的前途。

决定考研成绩的因素有方方面面,也许你缺少了一些运气,也许你的目标定的偏高,也许你受复习的环境影响。

如果今年考研失败了,请你不要沮丧,不要懊悔,既然无法回到过去,不如好好地规划一下未来。

是选择调剂,还是重新来过,还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其他的出路。

读研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也许这一次小小的挫折会让你更快的迎来下一次的成功!对于考的不错的同学,有一部分考的很高的同学,这一部分同学也不要过于大意,以往每年都有一些高分的同学因为机试没有做出一道题而与浙大无缘,所以,即使分数考的很高,也不要麻痹大意。

对于考的一般的同学,有些同学感觉自己的成绩在分数线附近徘徊,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可能只比分数线高出十几二十分,而听以往同学说复试要刷掉一小半的人,所以也是提心吊胆,无心复习。

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拿到分数离拿到学校录取线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更不能有放任自己,复试听天由命,全凭运气的想法。

这段时间是你们最需要抓紧,最需要付出的时间,要全力以赴地去准备机试,不要因为心忧分数而影响效率。

下面便开始介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复试录取的方方面面。

一、录取名额根据往年的情况,在查到分数后,有些同学会从学院拿到考研的分数统计表,发布到网上。

如果今年还有这样的统计名单,大家要理性看待一些,去年这份名单是把计算机专业考研同学的分数都给罗列在一起,里面包括了数字媒体,强军计划等同学的考研成绩,他们有的试卷跟我不一样,有的有额外的加分,录取时是分开录取的,不会占用我们的名额。

浙大计算机学院的复试按照1.5:1的比例进行选拔,也就是说,150个进入复试的同学中有100名能够被计算机学院最终录取。

往年论坛上总会有一些同学说复试刷人很多,比例甚至超过 1.5:1。

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焦虑,我记得去年拿到分数后有同学根据往年录取比例统计并分析得出复试最终录取130+人,事实上,最终被计算机学院录取的有160+人。

除了这个名额之外,没有能够被计算机学院录取为硕士的同学仍有如下一些选择(根据去年的情况):①浙江大学专业硕士,②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好像是这个学校,有点记不清了),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联合培养,④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下面简单得介绍一下这四个选择(因为我去年没有考虑这四个,所以了解的也不多,信息有误,还请见谅。

具体情况到时候老师为进行介绍,想具体了解地也可以主动咨询老师)。

关于专业硕士,专业硕士是国家近些年要求大学开设的一类,与学术型硕士相区分,旨在培养与企业要求相接轨的人才。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专业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①去年学术型硕士免学费,专业型硕士学费1W/年。

②专业硕士不占导师名额,这意味着你可以选择你想进入的实验室,因为不占导师名额,所以一般导师都不会拒绝。

③专业型硕士一般情况下不能够申请硕博连读。

④10届的专业型硕士学校每月发的生活费略少。

⑤目前来说,计算机学院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方面没有区别。

关于联培,主要是指在第一年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进行课程学习,一年后进入联合培养学校的导师的实验室进行学习。

最后发的毕业证书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毕业证书。

关于软件学院,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学费2W/年,第一年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到单位进行实习。

好处是可以尽快参与实习,可以提前一年毕业。

目前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家对于软件学院普遍存在着“低一级别”的看法,但软件学院的就业情况,未来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就比计算机学院差,自己的实力还是主导因素。

所以究进是否选择调剂软件学院大家自己斟酌。

去年的这四个调剂方式是自己选填的,如果四个都不愿意就都不填,如果愿意调剂,就根据愿意调剂的次序进行选择,比如可以只选择①,也可以选择①④,也可以选择①④②③。

到时候学校会根据分数的高低,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调剂。

去年①②③这三项分别都有10个左右的名额,④项名额较多。

出去这四项调剂之外,有的导师有军工项目的,可以跟导师联系,这个也不占用录取名额。

往年还有直博的名额,直博生占用的是博士的名额,不占用硕士的名额,去年直博生名额在保研时便已用满了,因此也就没有这一项调剂。

但去年在计划内的160多个同学中,可以选择硕博连读,选择硕博连读不会给录取的时候额外加分,也就是说,有些同学成绩一般,会考虑是不是选择了硕博连读能够增加录取的几率,我想提醒的是,硕博连读不会影响最终的录取,只是选择了硕博连读的同学如果被录取为硕士后,就必须遵从自己之前的选择。

但很多实验室的博导都希望学生能够读博,所以在联系导师的时候导师会跟你进行沟通,如果有意向的话就可以选择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和直博生的区别是:①直博生占用博士生名额,硕博连读的同学占用的是硕士名额;②直博生第一年开始便享受博士生待遇,主要指生活费,实验室津贴。

③直博生理论上学制5年,且中途不可放弃;硕博连读生的学制以及中途是否可以放弃不是很了解。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都是2010年录取的一些情况,对于2011年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之所以写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提前了解一下,有所准备。

二、学院复试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录取是很公开很透明的,每年都会根据大家的初试复试成绩进行计算得出总分,根据总成绩的高低划线录取。

具体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总成绩= 初试成绩/ 5 * 65% + 复试成绩* 35%。

复试成绩= 机试* 25% + 面试* 75%。

复试成绩不及格(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下面根据这个公式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初试成绩满分是500分,除以5后是100分,机试和面试的总分都是100分。

从表面上看,初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对总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而实际上,初试的成绩大家的分数相差可能比较大,拿去年为例,分数线是315分,最高分是400+,大家之间的差距也都比较大,初试相差20分,那么体现在最终总成绩上的差距是20 / 5 * 65% = 2.6分。

机试大家之间的差距可能就更大了,因为机试满分100分,只有5道题,所以一道题目就可能产生二三十分的差距。

机试相差30分,那么体现在总成绩上的差距是30 * 25% * 35% = 2.625。

而从以往的面试情况来看,大家之间的分数都差不多,差距很小。

面试相差5分,体现在总成绩上的差距是5 * 75% * 35% = 1.3125。

所以,影响学院录取的主要因素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初试成绩已定,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要多花一些时间在机试的准备上面,以争取机试取得高分。

三、学院机试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机试安排在机房进行,根据去年和前年的情况,不可以带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

使用浙大内部的OJ系统,只支持C语言和C++语言,不支持java等语言。

机试题目共5道,题目为中文,分数由高到低(比如30, 25, 20, 15, 10),难度由浅入深。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简单的题目反而分数高,难的题目反而分数低呢,我想这是尽量控制大家分数差距的一种措施,因为大家基础不同,所以通过制定这样的分数可以尽量缩小大家之间的分差。

有些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曾经做过acm相关的练习,有些同学在初试结束之后就开始准备机试,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怎么开始正式的练习。

机试到底需要花多长时间准备,该如何准备呢。

下面仅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PS:我是小菜鸟,acm老手可以自动忽略本节,进入下一话题。

我本科时没有做过acm相关的练习,初试之后因为感觉复试无望也没有准备,拿到成绩后才开始准备机试,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历年的真题做了两遍,牙签学姐总结的文档后面的练习题挑着大部分做了一遍,所有的这些题都在杭电OJ上A过。

这样的水平基本可以应付复试的要求。

当然,我的初试成绩在去年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处于中上等的样子,如果成绩一般的同学,需要在机试上有更高的追求,花更多的功夫。

我个人感觉机试的题目有四个特点:一是题目简单,机试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程序题,不需要用到面向对象编程,只是简单的过程化编程即可,具体的难度可能连acm练习题中的水题的标准都算不上,所以没有acm经验的同学大可不必担心。

二是题型固定,每年机试的题目类型都比较固定,A+B,字符串,图论中的两个常用算法,搜索,动态规划。

具体请参见王道论坛牙签学姐总结的机试手册,我去年就是完全按照那个小册子里面的真题和练习题进行练习的。

这几种题型,除了动态规划较难之外(动态规划也不是每年都出,而且有些动态规划的题目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其他题型都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真题掌握。

三是A 通不易。

这一点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得到,就是往往我们的程序能够把样例跑通,但一提交运行就容易出错,所以在练习时就要多加小心,考虑的尽可能的全面。

四是根据历史经验,机试的题目难度总是一年偏难,一年偏简单。

比如大家在练习时就能发现08年的机试题目就比较难,09年的很简单,10年的机试题目又是比较难,11年……你懂得。

当然啦,第四点仅是个人猜测,没有任何根据。

机试应该怎么准备呢?前面已经提及了一些。

我觉得机试的准备主要“以真题为纲,以练习为主”。

机试的练习一般在杭电OJ上进行,因为里面收录了一些浙江大学复试的真题,而且里面的题目相比ZOJ,POJ而言要简单一些。

王道论坛上牙签学姐总结的机试文档非常好,里面把每年的真题进行了分类,每一题都给出了答案,并且最后还收录了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题供练习用,练习题也进行了分类。

没有接触过acm的同学可以先看文档最后面练习题中的简单题,通过这些题熟悉OJ的操作,熟悉一下编码。

熟悉了之后便回到真题中来,根据文档中的分类,一项一项各个击破。

真题完成一遍之后,可以选择练习题中的题目进行练习,最后,再把真题按照年份按照每年的题目顺序进行一遍模拟练习。

有些同学在论坛里问机试需不需要看一些算法书,有些同学推荐了算法导论,编程珠玑。

我个人的看法是没必要。

因为前面说了,题目较简单,而且题型固定,所以练习真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

在这些题型中,动态规划比较难以理解,可以随便找一本比较浅显的算法书来看看。

动态规划题目出的很少,有些年都没有涉及,即便涉及了,往往也在倒数后两题中,分值很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