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3期2017年6月V ol. 11 No.3Jun. 2017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7-05-10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巢湖流域失水渔民生存问题及对策研究”(SK2015A416);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乡村旅游引导下的美好乡村建设研究”(AHLYZJ201511);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基地项目“全域旅游引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SK2017A0270)。
作者简介:杨 帆,讲师,硕士;E-mail :yangfanfan88@ 。
引文格式:杨 帆,陈恩虎,齐先文.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1(3): 92-97.Doi:10.14067/ki.1673-9272.2017.03.016http: //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城镇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特色聚落风貌、地域传统和现代文化碰撞、融合与再现的综合载体。
国外学者克里斯·哈利伍德[1]、雅文·普瑞[2]、罗伯特·哈利[3]等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视角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提出街区遗产旅游概念、运营等理论,为中国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旧城、旧镇、旧街、旧村落改造和更新以空前规模和速度推进,这也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承和历史绵延的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
蔡润[4]、胡俊[5]蒋荣荣[6]深入探讨了三河老街、横店万盛街、亳州北关老街文化的旅游开发,认为老街文化即因城镇历史积淀而产生,处于城镇代表性空间地段中,由显性文化部分与隐性文化部分共同构成,具备传承传统风貌、承载生产生活、汇聚价值认同等特征的复合性空间文化。
[4]位于巢湖之滨的烔炀老街是符合这些条件的。
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城镇化的诉求下,加上自然侵蚀与保护不当等原因,老街面临着地方精神传承的断裂与遗失。
对于居住地居民而言,这些物质实体承载的集体记忆也逐渐被遗弃,老街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随着环巢湖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打造,“一湖、两城、十二镇、十八景”旅游格局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对接会成功召开,环巢湖进入了泛旅游发展的黄金时代。
立足政策支持,将老街作为城镇社会文化遗产之一,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在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及开发价值基础上,以全新视野开拓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烔炀老街的文化资源(一)建筑文化从目前尚存的建筑来分析,烔炀老街的街铺构造和建筑风格独有特色。
就老街街铺构造来说,其店铺沿街道、巷子对立而建,空间结构清晰明确而不失美感,铺子大多数都是上下两层,由砖木建成,前面为店,后面为坊,店门是木制排门,便于拆卸以扩大空间,使店铺得以全部展开营业,街巷与街巷之间,起承转合,纵横交错,曲折又不失韵律感。
建筑风格方面,具备典型的徽派建筑设计要素:屋顶上由层层黑瓦铺就,墙身为青砖白墙,店铺与店铺中间由防火马头墙隔开,道路由青石板铺成,二楼靠近街道设置了木栏与裙板,门窗子上刻有精致的木雕,房檐向外延伸长而且陡,便于雨水顺檐而下。
烔炀老街处于江淮之间,其建筑格调既有徽式建筑的细腻婉约,又散发着皖北建筑的实用大气。
被称为“江淮第一当铺”的李鸿章当铺是典型的庐州风格,建于清光绪年间,曾被视为当地最高大气派的房子,砖木结构,五开间两进两厢,前为门厅,后为经营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杨 帆,陈恩虎,齐先文(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烔炀老街作为古镇历史遗存的承载者,秉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旅游开发的资源禀赋。
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实现烔炀老街价值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烔炀老街旅游开发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保护与有限开发原则,明确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与路径,提出活化保护与有限开发对策,进一步提升“江淮古镇”美誉度。
关键词: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3;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7)03-0092-06交易厅,上下两层,砖雕、石雕、木雕十分精致,最特别的是其天井排水系统,雨住水干。
老街的建筑格局融合了皖北和皖南地区建筑理念,具有浓厚的江淮韵味。
(二)商业文化烔炀镇始建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镇上有四街六巷。
至晚清时期,镇上有京、广、杂、山等各色商店,织、砻、磨、糖、糟等多种作坊,竹木商行、茶馆酒楼、旅栈戏院、当铺匠铺等百家,镇上有“祖一元”、“亿泰和”、“长春园”、“清河园”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店,商贾云集,街景繁荣,成为当年巢县西乡重镇,商贸流通集散地,即使在动乱的抗战时期,也是巢县第二大镇。
[7]东街是镇上的政治、金融中心,中街是最繁荣的商贸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旧时镇上经营门类众多,各行各业几乎均有涉及。
烔炀大米、土布、土纱、糕点是镇上最大的经营特色与主打产品。
烔炀镇靠近巢湖,水源充足,所以当地人在湖圩区种植稻米,山岗丘陵地带则生产棉花。
《烔炀区志》载:“清咸丰年间,烔炀土纱、土布行有五六家,民国时期,土纱行达到十三四家,露天纱桌二十多家,土布行有十四五家,皮棉、土纱上市日交易量达三四千斤,土布销量更是达到两万多尺。
而烔炀老街上的米行则有二十多家,大小糕饼坊,糖坊也有二十多家。
”[8]烔炀老街集中体现了古镇商业文化,这与反映人文景观的宗祠、寺庙、戏院、教堂等文化资源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三)地方管理文化在老街东街靠南边一家商铺北边的砖砌山墙里,嵌着一块石碑,这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钦赐花翎知府衔”巢县知县陈炳倡下令所立。
碑文中对于“私宰耕牛”、“表演淫词丑态的倒七戏”、“开设烟馆与鸦片烟馆”、“因人命案而聚众打家毁物伤人”等当时地方政府维持社会秩序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规定严格,并明确了对犯过者惩罚的措施及力度,体现了既往不咎、令行禁止原则。
清同治年间,烔炀古镇商业繁荣,特别是餐饮、娱乐等行业,饱暖思淫欲,此时的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使清政府自顾不暇,对于江淮地区的管束相对减轻,烔炀老街社会秩序开始混乱。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巢县知县便立石碑警示大家,重新引导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而确实这块石碑在当时也起到了相当于今天地方性法规作用。
石碑虽为封建时代的产物,但其中仍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地方政府的基层管理模式。
例如,遇有命案,强调“报官相验,听候审办”,若为属实,不允许滥用私行,这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体现了当时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规条的历史文物,“正堂陈示”碑赋予了老街这样一个主要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历史街区的警示教化功能,反映了当时的地方管理文化模式。
[9]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发展而延伸的传承性,又可转化为某一产业或影响其他产业效益的资源而具有经济价值,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中亦具有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地方教育价值等功能体现,从而为其旅游开发与产业化提供了可行性。
二、烔炀老街的保护现状与旅游开发机遇(一)烔炀老街的保护现状1.历史感和商业感的双重缺失在老街保护中,情况不尽如人意。
青石板路被粗糙而冰冷的水泥做的板块代替。
街巷两边的商铺大部分已经关门,部分民居已经倒塌,白墙剥落,青砖外露。
“正堂陈示”碑因没有采取恰当防护措施,字迹已经模糊。
李鸿章当铺因为年久失修,里面遍地荒草,门前挂上了“危房,严禁入内”的牌子,最近正在抢救性保护中。
街中的古井大都被覆盖。
老街的建筑风格被割裂,呈现零散化、碎片化,新旧建筑交替出现,或者在原有楼层上搭建新房,或者完全推倒老房子重建。
目前南街有许多参差不齐的新房子,削弱了老街历史感,整体设计建构模糊。
旅游者越来越稀少,店铺冷清,缺少人气,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店即将倒塌,与老街之外的新街形成鲜明对比。
2.基础设施与环境问题相比较之前,街道环境有所改善,基础设施相对健全,但问题仍然存在。
以公共厕所为例,其位于原烔炀镇中心小学旧址附近,环境极差,厕所内部秽物遍地,打扫不净,距离老街较远,而老街内部除了当地民居配有厕所,无公用洗手间。
老街多为木质结构,易发生火灾,缺少必要的防火措施。
街道电线纵横,较为杂乱,不够美观。
附近河流水质较差,影响整体的自然景观。
缺少停车场,而私家车越来越多,两者产生冲突,不符合发展要求。
老街尽头的一条名叫“河滩子”河流附近,已成垃圾山。
诸如此类,都值得政府与当地居民重视。
3.居民人文素养堪忧经济发展讲求“以人为本”,烔炀老街的保护自然也需要人的参与。
但从调查情况看,当地人对老街历史知之甚少,一些社会生活习俗已经被遗忘。
当地人对于老街的保护与开发参与度有限,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受知识水平的影响,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老街居民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烔炀老街的文化旅游开发起步晚,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量较少,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对于景点的旅游开发十分重要,同时镇里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本地青壮年劳动力缺少,这又是面临的实际问题。
实现文化资源的理性保护,烔炀老街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无疑是最优方案,这需要深入分析老街的旅游开发机遇。
(二)烔炀老街的旅游开发机遇1.资源优势独特2016年8月完成招标的《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再次确认了根据环巢湖区域资源特色打造环巢湖12小镇,打造烔炀古镇“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特色”的环巢湖精品旅游发展思路。
[10]烔炀老街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特有的人文内涵,独有的历史资源特征和价值,例如典型庐州风格的李鸿章当铺,充满徽派气息的古民居,具有警示作用的“正堂陈示”碑等,都为老街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历史感,也为环巢湖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可进入条件。
2.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烔炀古镇与月亮湾湿地、巢湖湖体、中庙、河口张等旅游景点,处于一个环巢湖休闲旅游开发带中,这无疑扩大了老街的资源优势。
老街作为环巢湖全域旅游带中的浓墨重彩,能够发挥购物、休闲、体验等功能优势,可更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老街的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早年烔炀镇对外交通水路陆路均有,烔炀河入巢湖四公里,木帆船可常年通航,1932年,合肥至巢县就有公路,汽车、马车均可通行,烔炀老街现位于安徽105省道、环湖绿色景观道路——滨湖大道的主干交通线上,新型的自驾游线路标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