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间接侵权+网络服务商责任

专利间接侵权+网络服务商责任

专利间接侵权的法律责任 及判定原则相关问题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一、现行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设置 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 一中院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和驰名商标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分别为87个、 46个、46个和45个;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 层法院为164个,具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 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为6个。
件多
2015年共受理9191件,审结5432件。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2012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83850件,行 政案件2928件,刑事案件12794件。
2013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88286件,行 政案件2901件,刑事案件9212件。
2014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94501件,行 政案件4887件,刑事案件10803件。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 见(试行)》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 教唆、帮助他人实 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基本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 管辖的规定》20141103
➢ 知识产权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包括:(一)专利、植物新 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民事和行政案 件;(二)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涉及 著作权、商标、不正当竞争等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 (三)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案件。
开展了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试点。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推进试点工作的规范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
产权法院的决定》20140831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4.11.6)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12.16)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12.28)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2016年7月7日,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推进会。 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是顶层设计
明知有关产品、方法被授予专利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为生产经营目的积极诱导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 人主张该诱导者的行为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定的教唆他人 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一部分 专利间接侵权的相关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 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人之间主观上的 意思联络)
和自下而上试点的协同成果,有利于统一司法标准,有利于 合理调配审判力量,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有利于知识产权专 门审判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 刑事案件审理“三合一”工作的意见》
全面彻底推进“三合一”工作,地方各级法院要同时启动这项 工作。要严格按照集中型立体审判模式,彻底建立“三级联 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推进“三 合一”工作要尊重司法规律和中国国情,从便于当事人诉讼 、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
第一部分 专利间接侵权的相关规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二)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明知有关产品系专门用于实施专利的材料、设 备、零部件、中间物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 将该产品提供给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主张该 提供者的行为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定的帮助他人实施侵权 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1607件专利纠纷 66690件著作权纠纷案件(同比上升12.1%)。 新收130200件案件中,审结的一审民事案件中,1327件
涉外,387件涉港澳台。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基本情况
案件基本情况(20161231) ➢ 受理案件15000件 ➢ 审结案件8111件 ➢ 一审案件多、行政案件多、涉外案件多、涉技术疑难案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本特点 1.案件数量的增长 2015年全国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 一审案件130200件,审结123059件。
新收130200件案件中,11607件专利纠纷,24168件商标 纠纷,66690件著作权纠纷,1480件技术合同纠纷,2181 件不正当竞争纠纷(156件垄断纠纷),3093件其他知识 产权纠纷。
3.案件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与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 展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
20160707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提出知识产 权司法保护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司法政策
“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4.三合一模式 2015年底,全国6个高院、95个中院和104个基层法院
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部分 专利间接侵权的相关规定
司法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进一步 强化了对专利权人的保护,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专利法 修订草案也有类似的条文。实践中,间接侵权人与最终 实施发明创造的侵权人之间没有意思联络,并不构成共 同过错。但是,间接侵权人明知其提供的零部件等只能 用于生产侵犯专利权的产品,而仍然提供给侵权人实施 。鉴于间接侵权人明显的主观恶意,且其提供的零部件 是直接侵权行为的专用品或者其积极诱导他人实施专利 侵权行为,故将其纳入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制的范围。 这并不意味着在现行法律框架之外给予专利权人以额外 的保护,而是侵权责任法适用的应有之义,符合加强专 利权人保护的客观实际。
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101324件, 行政案件10926件,刑事案件10809件。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
2.案件类型新 传统类型到新类型的拓展,网络著作权/植物新品种/ 特许经营/反垄断网络著作权 “网络产业发展迅速,新的网络功能和新的商业经营 模式不断推出,为当事人对证据的收集及人民法院对 案件事实的查明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 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管辖:(一)不服国 务院部门作出的有关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 计等知识产权的授权确权裁定或者决定的;(二)不服国务院部 门作出的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强制许可 决定以及强制许可使用费或者报酬的裁决的;(三)不服国务院 部门作出的涉及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其他行政行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