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 健康教育
一是心理失衡
二是营养不全
三是噪音郁闭
亚健康
五是逆时而作 • 六是练体无章
• 四是空气污染 七是乱用药品
八是内劳外伤
健康与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 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 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 (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 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 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 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鼻咽癌: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后 严重),鼻塞、耳鸣、头痛尤其偏头痛。 皮肤癌:黑痣或疣突增,颜色加深、渗液、 溃烂、脱毛、出血或变粗糙等,常伴有局部不适。
颅内肿瘤:早晨或晚上多发头痛,常以前额、 后枕部及两侧明显;随头痛加剧还伴有呕吐症状。
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癌症:长期 不明原因的发热。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乙肝、丙肝、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以及
肠道息肉等慢性病患者,在积极治疗、控制慢性
病的同时,应保证半年一次相关项目的检查。
有癌症家族史者,应至少保证每年一次对应项目
的检查。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肺癌: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经抗 生素、止咳药治疗不见缓解且逐渐加重。 食管癌:吞咽食物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 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223.61
206.06 173.49 95.61 41.2 17.64
什么是癌症?癌症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是否谈癌色变?
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 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 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 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 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
红细胞 有丝 分裂 细胞 分化
肌肉细胞
神经细胞 上皮细胞
受精卵 细胞群
原癌基因被激活 细胞异常分裂
癌细胞
外界环境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
原子弹在广 岛上空爆炸
广岛和长崎两地的 原子弹受害者白血 病和皮肤癌的发病 率明显高于其他 地区。
“装潢一新”
90%的儿童癌症 患者家中半年内 曾大规模装修过。
2001 倡导防癌治癌科学规范、对封建迷信、假医假药
2002 预防为主,科学治癌
全 国 肿 瘤 防 治 宣 传 周
2003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004 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2005 关爱妇女、远离乳癌 2006 合理饮食,预防癌症 2007 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2008 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细胞来源 细胞周期 分裂次数 存活时间
正常人肝细胞
22小时
50~60 ∞ ≈25484
45.8天~55天
海拉宫颈癌细胞
22小时
1951年至今
通过阅读材料一,你有何结论?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小资料:
1951年 , 由黑 人 妇 女 海 拉 ( Henrietta Lacks)的宫颈癌细胞分离建立的“海拉细 胞系”,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它仍然在世 界上许多实验室中广泛地传代使用。这名妇 女在1951年死于该癌症。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肿瘤、提高生存 率的关键。 最新统计显示,本市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5万, 死亡近万人,近30年间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 增长37%,女性上升44.76%,且40%为处于 最佳劳动状态的20至60岁人群。癌症已成为本市 居民健康的最主要杀手。
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具有特
殊性,如糖蛋白的数量比正常细胞有所减少,使癌 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脱离,为扩散 创造条件。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 减少,使细胞黏着性减少,导致癌细胞易扩散。
总结癌细胞的特点:
正常细胞 增殖次数 细胞形态 能否转移 癌细胞
有限次 各种形态
胃癌: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服止痛、止酸药 不能缓解,持续性消化不良。
乳腺癌:乳房能触摸到肿块,尤其40岁以上 女性应警惕。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宫颈癌:性生活后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白 带增多等。 大肠癌:腹痛、下坠、便血、贫血、乏力、腹 部可摸到肿块。若下坠感明显并伴有大便带血,则 应警惕直肠癌。 肝癌: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仅有食欲不振,上 腹部轻度胀满、隐痛,易疲劳。中期可有肝区隐痛 或持续性钝痛、胀痛或刺痛,腹胀、全身乏力、食 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或有轻度发烧,多 在午后明显。
仅10%,现在已达50%以上;有“癌中之王”之称的原
发性肝癌,过去病人多在6至9个月内死亡,现在也有三分之 一病人治后存活三年以上。鼻咽癌在上世纪中期治疗后5年 生存率仅27.3%,现在已达80%以上;早期的皮肤癌、 绒癌、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接近或达到100%。
癌症能预防吗?有哪些良策?
美国肿瘤学家斯特因说“几乎60%到80%的 癌症是人为的” 因此,减少或消除这些人为因素就能预防60% 到80%的癌症
癌症已经不是绝对的“不治之症”
癌症的治疗效果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治疗 方法得当与否。近百年来,医学基础理论飞速 发展,医疗设备层出不穷,临床经验极其丰富, 癌症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上世纪三十年代, 癌症的治愈率只20%,目前先进国家的治愈 率已50%,以上。
癌症已经不是绝对的“不治之症”
三十年前,食道癌、胃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仅20%, 现 在 已 达 50% 以 上 ; 乳 腺 癌 当 年 的 治 后 5 年 生 存 率 仅 45%,现在已达75%以上;肺癌当年的治后5年生存率
三分之一的癌症 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45岁以上者是癌症高发年龄,应至少保证每年一次胸透、全 腹B超及肿瘤标志物等项目的检查。 长期主、被动吸烟及酗酒者;长期嗜饮热水、热食及食物过 于粗糙、进食过快者;长期嗜食酸菜、腌菜及熏烤食物者; 长期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者;非哺乳期妇女乳头分泌物溢出 者;肥胖、不育、不哺乳及性生活过早者;长期接触有害气 体、液体、粉尘者等都是癌症的高发人群,35岁以后就应保 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有条件者最好半年一次。
亚健康状态:
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 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特 殊阶段。 “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发出的一个 信号,提醒你该注意健康了。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 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易患感冒、心烦、 出汗、体温异常、甲像异常、面色灰滞等。
亚健康的原因 :
2009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2010 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生活更美好
癌症的三个三分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 发现并治愈
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
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而减
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
生活质量,部分有望治愈。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大理石等石 材的辐射;木工 夹心板、刨花板 等人造板材及家 具。地毯、壁纸 等使用的黏合剂 会散发甲醛、苯 等。
肺癌的发病率, 吸烟者为不吸烟 者的10.8 倍
烟雾中含大量 烟焦油、芳香 烃等致癌物
“吞云吐雾”
即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高 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苯并芘等。
一般不能
无限增殖 球形 能
癌细胞产生的原因
材料四:
“为什么人会得癌症?因为人人体内都有 ‘原癌基因’。”中国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向我们解释了癌细胞 “生长繁殖”起因 。人类基因中存在着与病毒 癌基因相似的序列,统称为“原癌基因”,它 在被激活前不具有致癌作用,当被激活后才成 为癌基因。“原癌基因”被激活时,人就会得 癌症。病毒感染、辐射、污染、情绪心理障碍, 以及不合理膳食、吸烟等都能激活原癌基 因„„ ——摘自《今晚报》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 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降低健康水平 提高健康水平 很不健康 既不生病也不健康 很健康
亚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及不良生活习 惯等方面因素,引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 间状态。 这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确呈现生活力降 低,适应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 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功能低下 所致,国外也称“灰色状态”。
感染乙肝病 毒的患者患肝癌 的几率比正常人
高很多。
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存哪些致癌因素呢?
引起人类癌症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占比重如下: 遗传易感性2%; 饮食30~35%,如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 黄曲霉毒素、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及不 科学的食物加工等等; 吸烟30~32%,导致肺癌等;
亚健康与疾病
某种致病原因导致的疾病尚未表现,处于亚健康 的器官表现出症状(慢性阑尾炎导致胃癌、头痛、 高血压) 亚健康导致病(高血压 ) 亚健康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冠心病反复发作肿瘤 亚健康就是病 亚健康要治疗 先诊断原因 再治疗 注意 饮食 环境 习惯 睡眠 运动
亚健康的五大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
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
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
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
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亚健康的五大危害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 杀和家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 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 早逝、 “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 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疾病治疗期间出新病 被诊断的疾病只是多器官亚健康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