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学习目标】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变量和常量,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范围(即变量的取值范围);2.能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初步掌握确定常见简单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基本方法;给出自变量的一个值,会求出相应的函数值.3.对函数关系的表示法(如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有初步认识.4. 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其解析式之间的关系,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明确交点坐标反映到函数上的含义.5. 初步理解函数的图象的概念,掌握用“描点法”画一个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对已知图象能读图、识图,从图象解释函数变化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变量、常量的概念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要点诠释: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要点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在它允许取值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要点诠释:对于函数的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前提:必须是在某一运动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化的量.(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对于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要使代数式有实际意义;(3)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x 允许取的每一个值,y 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4)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至少具备两个条件:①函数关系式相同(或变形后相同);②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相同.否则,就不是相同的函数.而其中函数关系式相同与否比较容易注意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有时容易忽视,这点应注意.要点三、函数值y 是x 的函数,如果当x =a 时y =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为a 时的函数值.要点诠释:对于每个确定的自变量值,函数值是唯一的,但反过来,可以不唯一,即一个函数值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比如:2y x =中,当函数值为4时,自变量x 的值为±2. 要点四、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实数叫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点诠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1)当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当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3)当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实数;(4)当解析式中含有零指数幂或负整数指数幂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相应的底数不为零;(5)当解析式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要点五、函数的几种表达方式:变量间的单值对应关系有多种表示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1)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式.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数表达式(或函数解析式).(2)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3)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要点诠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的长处.解析式法能揭示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列出解析式;列表法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要点六、函数的图象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由函数表达式画图象,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 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 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一次连接起来.描出的点越多,描绘的图象误差越小.有时不能把所有的点都描出,就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画出的点,从而得到表示这个函数关系的近似图象.要点诠释:由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注意兼顾原则,既要使自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至于使自变量或对应的函数值太大或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象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变量与函数1、下列等式中,y 是x 的函数有( ) 22320,1,,||,||x y x y y x y x x y -=-====A .1个 B.2个 C. 3个 D.4个【答案】C ;【解析】要判断是否为函数,需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对于221,x y -= 当x 取2, y 3||x y =,当x 取2,y 有两个值±2和它对应,所以这两个式子不满足函数的定义的要求: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x 对应,所以不是函数,其余三个式子满足函数的定义,故选C.【总结升华】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抓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语“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x 与y 之间的对应,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不能是“一对多”.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函数中与x y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x y = B.xx y 2= C.2)(x y = D.33x y = 【答案】D ;提示:表示同一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要相同,化简后的解析式要相同.2、(2016•南宁)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思路点拨】根据函数的意义求解即可求出答案.【答案】 D ; 【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总结升华】在函数概念中注意两点:有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的一个值与其对应.类型二、函数解析式 3、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52+-=x x y (2).423x y x =- (3).23y x =+(4).21y x =-(5).312y x =-(6).32x y x +=+ 【思路点拨】自变量的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x 的值,大致是开平方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等.【答案与解析】解:(1).52+-=x x y ,x 为任何实数,函数都有意义; (2).423x y x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3≠0,即x ≠32; (3).23y x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3≥0,即32x ≥-; (4).21y x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1>0,即12x >; (5).312y x =-,x 为任何实数,函数都有意义;(6).32x y x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3020x x +≥⎧⎨+≠⎩,即x ≥-3且x ≠-2. 【总结升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整个解析式有意义.4、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AC =6,BC =10,设P 为BC 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B 、C 重合,且CP =x .若y 表示△APB 的面积.(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与解析】解: (1)因为AC =6,∠C =90°,BC =10,所以116103022ABC S AC BC ∆==⨯⨯=. 又116322APC S AC PC x x ∆==⨯⨯=, 所以303APB ABC APC y S S S x ∆∆∆==-=-,即303y x =-.(2)因为点P 不与点B 、C 重合,BC =10,所以0<x <10.【总结升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找到函数关系式,要把握点P 是一动点这个规律,结合图形观察到点P 移动到特殊点,便可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 小明在劳动技术课中要制作一个周长为80cm 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底边长y (cm )与腰长x (c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由题意得,2x y +=80,所以802y x =-,由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边长大于0,所以080202802x y x x x >⎧⎪=->⎨⎪>-⎩,解得2040x << 所以802,2040y x x =-<<.类型三、函数值5、 若y 与x 的关系式为306y x =-,当x =13时,y 的值为( ) A .5 B .10 C .4 D .-4【思路点拨】把13x =代入关系式可求得函数值. 【答案】C ;【解析】130610643y =⨯-=-=.【总结升华】y 是x 的函数,如果当x =a 时y =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为a 时的函数值. 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抚州期末)为了解某种品牌小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汽车行驶时间t (h ) 0 1 2 3 …油箱剩余油量Q (L ) 100 94 88 82 …(1)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写出Q 与t 的关系式;(2)汽车行驶5h 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多少?(3)该品牌汽车的油箱加满50L ,若以1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最多能行驶多远?【答案】解:(1)Q=50﹣8t ;(2)当t=5时,Q=50﹣8×5=10,答:汽车行驶5h 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10L ;(3)当Q=0时,0=50﹣8t8t=50,解得:t=, 100×=625km .答:该车最多能行驶625km ;类型四、函数的图象6、(2015春•东平县校级期末)陈杰骑自行车去上学,当他以往常的速度骑了一段路时,忽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书店,买到书后继续赶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陈杰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2)陈杰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本次上学途中,陈杰一共行驶了多少米?(3)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陈杰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4)如果陈杰不买书,以往常的速度去学校,需要多少分钟?本次上学比往常多用多少分钟?【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答案;(2)根据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到达书店时间,离开书店时间,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相应的路程,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3)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路程,根据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时间,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速度;(4)根据路程、速度,即可得到时间.【答案与解析】解:(1)陈杰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米,1500﹣600=900(米).答: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900米.(2)12﹣8=4(分钟).答:陈杰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1200+(1200﹣600)+(1500﹣600)=2700(米).答:本次上学途中,陈杰一共行驶了2700米(3)(1500﹣600)÷(14﹣12)=450米/分.答:在整个上学的途中12分钟到14分钟时段陈杰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450米/分;(4)1500÷(1200÷6)=7.5(分钟),14﹣7.5=6.5(分钟).答:陈杰以往常的速度去学校,需要7.5分钟,本次上学比往常多用6.5分钟.【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举一反三:【变式】一列货运火车从南京站出发,匀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达下一个车站停下,装完货以后,火车又匀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可以近似地刻画出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答案】B;7.画出函数y=8x的图象.【思路点拨】从正数,负数中各选几个值作为自变量x的值,进而得到y的值,然后描点,连线即可.【答案与解析】解:①列表得:x-4-2-1124y248-8-4-2②描点,连线得:【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画法;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为0的任意实数.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