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吨/年电铜的铜电解精炼车间工艺设计设计总说明铜电解精炼过程,主要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铜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后以铜离子的形态溶解,而铜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以金属铜的形态析出的过程。
目前世界铜冶炼厂使用的主要熔炼工艺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其中熔池熔炼包括诺兰达连续炼铜法、艾萨熔炼法、瓦纽科夫法。
本设计为年产25万吨电铜的铜电解精炼车间,铜的电解精炼是以火法精炼产出的精铜为阳极,以电解产出的薄铜(始极片)作阴极,以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作电解液。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铜进行电化学溶解,纯铜在阴极中沉积,杂质则进入阳极泥和电解液中,从而实现了铜与杂质的分离,确定了铜电解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设计还进行了物料平衡、热平衡、水平衡、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进一步提高铜电解精炼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对铜电解精炼技术有更深刻了解的目的。
关键字:铜;电解精炼;平衡计算;设计The Process Design of Electrolytic Refining Workshop with Annual Output 250,000 Tons Electrolytic CopperSpecialty: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Name:Zhu langtaoTutor:Zhang qiuliDesign DescriptionThe copper electrolysis fining process is mainly under the direct current function,copper loses the electron after the anode by cupric ion shape dissolution,but the cupric ion obtains the electron on the negative pole by the metal copper shape separation process.At present the world copper refinery use main smelting craft to dodge the fast smelting and the molten bath smelts,the molten bath smelts including the Landa continual copper smelting,Isa smelts,Niu Shinao smelts.Originally designed to produce per 250,000 the first electrolytic copper refine the work shop,refining the precise copper produced electrolytically and concisely as the positive pole with fire law of copper,take copper sulfic acid and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sulfuric acid as the electrolytic liquid very much with the electrolytic thin copper beginning that produces.Under the funcition of the direct current,positive pole copper carries on electrochemistry to dissolve,pure copper is deposited in the negative pole,the impurity is entered in positive pole mud and electrolytic liquid,thus realized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pper and impurity,have confirmed the mai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in the electrolytic course of copper.Have originally designed and also carried on supplies equilibrating,calculation and choice of the thermal balance,horizontal weighing apparatus,capital equipment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Further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he electrolytic refining and reached for the refinement of the electrolytic technology i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purpose. Keywords:Copper;Electro refining;balanced computing;design目录1 文献综述 (6)1.1铜的简介 (6)1.2铜生产技术 (7)1.2.1传统炼铜技术 (7)1.2.2现代炼铜技术 (7)1.2.3冰铜吹炼 (7)1.2.4铜的精炼 (7)1.2.5湿法炼铜 (8)1.3铜的电解精炼 (9)1.3.1铜电解精炼现状 (9)1.3.2铜电解精炼的基本原理 (9)1.3.3铜电解精炼中杂质的主要行为 (11)2 设计原则及要求 (14)2.1设计原则 (14)2.2设计要求 (14)2.3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4)2.4冶金计算 (15)2.5制图内容和要求 (15)3 主要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6)3.1电解槽 (16)3.1.1电解槽的材质 (16)3.1.2电解槽的构造 (16)3.1.3电解槽衬里的材质 (17)3.1.4电解槽的安装 (17)3.1.5阳极 (18)3.1.6阴极 (19)3.1.7种板 (19)3.2电解槽各有关设备选择和计算 (20)3.3整流器的选材及计算 (22)3.4车间运输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2)3.5车间及跨的选择 (23)3.6极板作业机组 (2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论证与选择 (25)4.1主要技术条件 (25)4.1.2添加剂 (26)4.1.3电解液温度 (26)4.1.4电解液循环 (27)4.1.5电流密度 (27)4.1.6同极中心距 (27)4.1.7阳极寿命和阴极周期 (27)4.2主要经济指标 (28)4.2.1电流效率 (28)4.2.2残极率 (29)4.2.3铜电解回收率 (29)4.2.4槽电压 (29)4.2.5直流电能单位消耗 (30)4.2.6硫酸单位消耗 (30)4.2.7蒸汽单位消耗 (30)5 冶金计算 (31)5.1铜电解精炼物料平衡计算 (31)5.1.1阳极泥率和阳极泥成分计算 (31)5.1.2电解精炼物料计算 (32)5.2铜电解精炼热平衡计算 (34)5.2.1计算电解槽液面水蒸发热损失 (35)5.2.2电解槽液面的辐射与对流的热损失 (35)5.2.3电解槽壁的辐射与对流热损失 (36)5.2.4管道内溶液热损失 (36)5.2.5电流通过电解液所产生的热量 (36)5.2.6全车间需要补充热量 (37)5.3电解液净化及硫酸盐生产冶金计算 (37)5.3.1净液量计算 (37)5.3.2硫酸铜的物料平衡计算 (38)5.3.3脱铜电解物料平衡计算 (40)5.3.4粗硫酸镍生产计算 (41)5.4电解循环系统设备及管道计算 (43)5.4.1循环贮槽材质及容积确定 (43)5.4.2高位槽 (43)5.4.3阳极泥贮槽 (43)5.4.4电解液循环泵 (43)5.4.5电解液加热器 (44)6 厂址选择 (46)7 环保与安全 (48)7.1环境保护 (48)7.2安全生产 (48)致谢 (50)参考文献 (51)附:专题 (52)1 文献综述1.1铜的简介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应用的金属之一,据考证,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铜并掌握炼铜技术的地区。
在靠近西亚的土耳其南部的查塔尔萤克发现的含有铜粒的炉渣距今已有8000~9000年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批出土文物表明,我国在夏代就进入了青铜时期,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刀,距今已达5000年,湖北大冶铜绿山矿附近的古矿冶遗址距今已达2500~2700年。
该矿址已出土8座竖炉,炉周边堆放着大量炼铜炉渣和金属铜。
19世纪后期转炉的出现引发了炼铜工艺大改革。
用转炉吹炼铜硫,简化了流程,缩短了周期。
1865年欧洲出现了电解精炼,从而使铜的纯度大大提高。
上世纪20年代以前,火法熔炼大多采用鼓风炉,到70年代则以反射炉熔炼为主。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闪速熔炼为代表的一批强化冶炼新工艺,逐渐取代了反射炉熔炼。
我国虽然很早就生产和应用铜,但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炼铜工业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全国仅有几个小的再生铜冶炼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个工业水平迅速提高,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建立起几座现代化炼铜厂,近20年来,几乎世界上的各种先进炼铜工艺都在我国得到应用,近年来我国的铜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现行炼铜方法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
火法炼铜的简要流程为“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湿法炼铜的简要流程为“焙烧——侵出——电积”。
近年来,尽管湿法炼铜,尤其是细菌侵出炼铜方面发展很快,但目前世界上所产的铜仍有80%以上来自火法工艺,在我国更是高达95%以上。
铜电解精炼得到的产品称为阴极铜。
阴极铜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时,铜的电导性、可塑性变差,影响铜加工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工业上要求阴极铜中的杂质含量要低。
随着铜矿的逐步开发,原料品味逐渐下降,杂质的含量不断升高(尤其是砷锑),但在铜冶炼过程中,火法冶金不能有效除去As、Sb、Bi等杂质,产出阳极铜的杂质含量往往比较高。
这些杂质必须经过电解精炼才能有效除去[1]。
由于铜的优良传导性,机械强度大,延展性好,鲜艳的金属光泽等,使铜一度成为有色金属之首。
1.2铜生产技术1.2.1传统炼铜技术中世纪末,德国和英国发明了从硫化矿中生产铜,采用小型鼓风炉熔炼。
约在1700年英国创立了反射炉熔炼,进入20世纪,相继出现了大型鼓风炉和反射炉炼铜,随后又出现了电炉炼铜。
(1)鼓风炉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