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评定学

康复评定学


六、主要内容
3、语言方面:失语症检查 构音障碍检查
4、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 就业能力 生活质量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步骤
一、收集资料
1、采集病史 2、检查障碍
二、综合分析资料
1、确定障碍问题 2、明确残存的功能或能力
三、总结评定结果
1、分析障碍原因
(1)功能障碍发生的 原因
(2)屈肘90°
轴心:尺骨鹰嘴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与尺骨平行
正常值:各 0~90°
(二)肘关节
屈伸 体位:坐位、立位
或仰卧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肱骨纵轴 移动臂:桡骨纵轴 正常值:0~150°
(三)前臂
旋前旋后
体位:坐位、屈肘 90°
1、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2、采取正确的测量体位、固定好量角器 3、通常先测主动活动度后测被动活动度 4、应与健侧相应的关节比较 5、避免在按摩、运动后立即测量 6、认真分辨运动的终末感 7、正确记录、分析结果
第二节 人体主要关节的活动度 测量方法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一)肩关节
线 移动臂:第三掌骨纵
轴 正常值:桡偏0~25
尺偏0~55°
(五)掌指关节(MP)
体位:坐位、屈肘、前 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
固定臂:第一掌骨背侧 中线
移动臂:近节指骨侧中 线
正常值:屈0~5 0
伸0~10°
二、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一)髋关节
1、屈伸 2、展收 3、内外旋
伸0-45°
2、侧屈
体位:坐位、胸腰椎 正直,固定肩胛骨
轴心:第七颈椎棘突 固定臂:沿胸椎与地
面垂直 移动臂:头顶中点和
第七颈椎棘突连线 正常值:0-45°
3、旋转
体位:坐位、胸腰椎 正直,固定肩胛骨
轴心:头顶中央 固定臂:与两肩连线
相平行 移动臂:头顶中点和
鼻尖连线 正常值:0-60°
康复基础学
康复基础教研室 王艳
第二篇 康复评定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康复评定概述
一、定义:
是用客观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 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方法。
二、意义
1、有效的康复治疗有赖于正确的 康复评定 2、康复评定贯穿与康复治疗的全 过程
三、目的
1、确定障碍的层次,明确障碍情况 2、拟定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 3、确定治疗的效果,并拟定进一步的 治疗方案 4、帮助判断预后,加强医患合作
二、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二)病理因素 1、关节内异常
关节内骨折、骨关 节炎、关节囊破坏
2、关节外异常
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神 经损伤引起的活动障碍
三、评定的目的
1、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2、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3、指导康复治疗
四、测量工具
通用量角器 方盘量角器 电子仪器
五、注意事项
轴心:中指尖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手掌面 正常值:各0~90°
(四)腕关节
1、屈伸 2、尺桡偏
1、屈伸
体位:坐位或站位前 臂旋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前臂纵轴 移动臂:第二掌骨纵
轴 正常值: 屈0~90°
伸0~70°
2、尺桡偏
体位:坐位、屈肘、 前臂旋前
轴心:腕背侧中点 固定臂:前臂背侧中
(二)膝关节
屈伸
体位:俯卧位 轴心:腓骨小头 固定臂:股骨纵轴 移动臂:胫骨纵轴 正常值:屈0~135°
伸0°
(三)踝关节
1、屈伸 2、内外翻
1、屈伸
体位:仰卧位 轴心:腓骨纵轴线与
足外缘交叉处 固定臂:腓骨纵轴 移动臂:第五趾骨纵
轴 正常值:伸0~20°
屈0~45°
2、内外翻
1、屈伸 2、展收 3、内外旋
(一)肩关节
1、屈伸 体位:坐位、立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
行 移动臂:肱骨纵轴 正常值:屈
0~180° 伸0~60°
2、展收
体位:坐位、立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身体中线
平行 移动臂:肱骨纵轴正
常值: 展:0-180° 收:0-75 °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是指关节运动时通过的弧度, 常以度数表示
一、分类
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
被动关节活动度 (PROM)
通过主动、随意运 动达到的关节活动 范围
通过肢体被动运动 达到的关节活动范 围
二、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 2、关节囊的厚薄、松紧 3、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4、主动肌、拮抗肌的力量
2、形成障碍诊断学 3、明确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
第三节 康复评定的类型和方法
一、类型: 1、定性评定 2、半定量评定 3、定量评定
二、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量表法
等级量表法 总结量表法
4、视觉模拟尺评法
5、仪器测量法
第二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体位:坐位、屈膝 轴心:两轴交点 固定臂:与小腿纵轴
垂直的足底 移动臂:移动的足面 正常值:外翻
0~20° 内翻
0~30°
三、脊柱关节活动度测量
(一)颈
屈伸 侧屈 旋转
1、屈伸
体位:坐位、胸腰椎 正直
轴心:外耳道中点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外耳道和鼻
尖连线 正常值:屈0-45°
四、特点
1、广泛使用量表 2、强调分析性评定与综合性评定相结合 3、重视专项综合评定 4、分期反复进行评定
五、主要内容
1、躯体方面:上肢 , 下肢(含步态分析), 关节, 肌肉, 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 感觉与知觉,反射、心肺功能、ADL。
2、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 绪评定、神经心理测验
1、屈伸
体位:仰卧位(屈) 俯卧位(伸)
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身体纵轴 移动臂:股骨纵轴 正常值: 屈0~90°0~125°
伸0~15°
2、展收
体位:仰卧位 轴心:髂前上棘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
棘连线的垂线 移动臂:髂前上棘至
髌骨中心 正常值:各0~45°
3、内外旋
体位:坐位 轴心:髌骨下端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胫骨纵轴 正常值:各0~45°
(二)躯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