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学贷款PPT课件

助学贷款PPT课件

后开始计付利息。 3)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 4)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12
二、助学贷款的一般特征
1 、是一种教育投资贷款,具有广泛的正外 部性。 高等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也不是纯 粹的私人产品,教育费用不应由政府公共 收入全部解决,也不应由受教育者全部承 担。 ●政府受益 ●父母受益 ●学生受益
19
四、不愿意贷出和贷不到的原因
(一)从银行角度分析---“惜贷” 1.利小风险大 2.还贷能力难以预测 3.商业银行盈利性与政策性目标相冲突,银
行积极性不高。
20
(二)从贷款学生的角度分析 1、部分同学对助学贷款认识不到位 2、故意违约。毕业工作后有能力还贷,但故
意违约就是不还。表现为频繁更换联系方 式、更换工作岗位,导致银行、学校不知 其去处,给银行追贷代来较大的困难,还 有可能导致追贷的费用成本大于贷款的本 息,造成银行追贷成本较高。
18
三、助学贷款的作用
1、对国家: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对银行:有利于拓展贷款业务种类,增加业
务收益,培育潜在客户 。 面对未来素质较高的群体开拓业务领域,
待他们将来成才后,会给银行带来不可替代的 资源和回报。 3、对学生:完成学业;自强自立;良好的信用 行为;鼓励勤奋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及平衡能 力等。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年人均学费为2769元,比 1998年增长10.3%。2000年各地高校收费猛涨, 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
●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以上 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
●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占17.6%,比1990年减 少4.1%。北大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 年减少2.5%。北师大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 %,比1990年减少5.7%。
1) 2001年明确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2)免征助学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 3)建立个人信用挡案。对于不守信用的学生,
可记录在案,将来纳入全国个人信用信息 系统。 截止2001年底,助学贷款余额达到13.27亿元, 有27.2万名学生获得了助学贷款。
10
4、2002年2月——2004年 1)2002年2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
政府受益,政府应为主要的投资者。目 前公共教育经费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 %,发展中国家为4.1%。
16
父母受益 更高社会地位,更高收入,更好 的职业。具有更强的赡养父母的能 力及孝心。至少要完成支付子女的 第一级学位。存在子女身上的 存 折。
17
学生受益 学生分担成本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勤工俭学; 二是由有能力的父母替代支付; 三是借助贷款。
3
4
5
6
7
一、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
1、1999年6月开始试点 1)在北京、重庆、西安、上海、武汉、沈阳、南京、
天津8个城市试点。 2)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 50%的利息由财政贴息。 6)毕业后4年还清。 7)如收不会本息由学校还60%,教育部设立的 助学
13
2、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由财政承担部分或全部贷款风险;贴息; 税收优惠。
3、是一种信用贷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4 、数额小期限长,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 5、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主要助学贷款,在多
种助学贷款中具有主导作用。
14
15
政府受益:
表现为一是社会受益:高素质的劳动力,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二是政治文化等受 益:新观念、文明的 生活方式。积极负责 的政治参与,文化的发展,良好的道德和 法律次序等。
3)在公开报刊及有关信息系统上公布助学贷款违约 的比率、违约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违约行为、 同时公布其担保人的 姓名不良,不履行责任的介 绍人、见证人的 姓名。(8月份取消)
4)扩大到研究生。
到2000年6月,四家银行发贷余额800多万元。 2000年底贷款余额24.1亿。
9
3、2001年7月——2001年底
22
4、消极还贷情绪引发贷款风险。
一是贷款申请手续繁杂,贷款从申请、审贷 到发放所经历的时间较长,有的情况是上 学期申请的贷款到下学期才拿到。
二是部分学生成绩有重修,银行及校方取消 其继续贷款的资格。
三是现实中,在助学贷款数量相当有限的条 件下,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申请到贷款, 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却申请到贷款。 这打 击了部分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学生的积极 性,即便他后来又申请到助学贷款,但产 生一种消极还贷的心理。
21
3、被动违约。表现为:
1)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部分贷款学生找不 到工作
2)部分同学可能凑合着找到了一个工作,但 工资较低,工资收入扣除日长消费所剩无 几,归还贷款的能力有限
3)也可能表现为工作后因收入大幅下降或暂 时失业而无法按期还贷。
4)也可能表现为借款人因伤、亡等不可能预 测的因素而失去足够支付能力以致违约。
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按 学校隶属关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 承担助学贷款贴息资金,按季拨付给经办 银行。 2)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灵活的还本付 息方式,最迟在毕业后4年内偿还完毕。截 止2002年底,助学贷款余额达到23.4亿元。
11
5、2004年6月至今 1)期限由4年改为6年。 2)贴息方式改为在校期间由财政贴息,毕业
贷款管理中心还40%。 截止1999年底,在上述8个城市发放助学贷款400多
万元。独家承办,提供担保,风险分担。
8
2、2000年2月—8月
1)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经办银行从工行扩 大到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2)可担保及信用两种,但学校必须提供贷款的介绍 人及见证人。对于无法提供担保、经济特别困难 的学生,可申请信用方式的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 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 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 的纯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