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系统名称
规格型号
CO2灭火系统 QME70
0℃~50℃
三、IG541灭火系统
产品性能:
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 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故它的释放 只是将这些天然的气体放回大气层,对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
(GWP)为零,且此灭火剂在灭火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污染环境、无毒、无腐蚀、
电绝缘性能好 灭火机理: 通过降低防护区内的氧气浓度(由空气正常含氧量的21%降至12.5%),使其不 能维持燃烧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应用方式为全淹没灭火。其最小灭火设计浓度为37.5%Biblioteka 3.2 适用范围及技术参数
IG-541灭火系统适用于保护封闭空间的场所,其典型火灾危险性场所: 电气和电子设备室; 通讯设备室; 国家保护文物中的金属、纸绢质制品和音像档案库; 易燃和可燃液体储存间; 喷放灭火剂之前可切断可燃、助燃气体气源的可燃气体火灾危险场所; 技术参数 充装压力 (MPa) 15 15 最大工作压力 (MPa) 17.2 17.2 充 装 密 度 工作环境温 (Kg/m3) 211.15 211.15 度 0℃~50℃ 0℃~50℃
六.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6.2)
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贮存装置、管道和喷嘴等组成。 无管网灭火装置是将灭火剂贮存容器、控制阀门或器件和喷嘴箱体等组合在一起的 全淹没系统是由灭火剂贮存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使防护区内
一种灭火装置。
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灭火浓度;并能保持一定的浸渍时间,以达到扑灭火灾,并不再复燃 的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系统是由一套灭火贮存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直接向燃烧着的可燃物表面 喷射一定量灭火剂的灭火系统。
三.气体消防设置场所
一般来讲气体灭火系统只用来保护建、构筑物内部发生的火灾;而建、构筑物本 身发生的火灾,宜用其它方法扑救。
三.气体消防设置场所(3.1)
1.当一个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要求: (1)使用不污染被保护物的“清洁”灭火剂 (2)有电气危险而要求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 (3)有贵重设备、物品,要求使用能够迅速灭火的高效灭火剂 (4)不宜或难以使用其它类型的灭火剂时
大中型图书馆和档案库
发电机房、油浸变压器室、变电室、电缆隧道或电缆夹层等电气 危险场所
三.气体消防设置场所(3.3)
防护区内经常有人工作,应采用1301灭火系统,不宜采用1211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对替代物适用于有人场所的灭火系统有IG-541、HFC-227ea在安全浓度下可以在有 人场所使用,当设计浓度大于安全浓度时不可设计、使用。
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概述(1.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06%。 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 2.5+0.1MPa(表压);(无管网)
二级 4.2+0.1MPa(表压);(管网) 三级 5.6+0.1MPa(表压)。( 管网) 一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3;
部应用系统用于经常有人保护场所时可不设自动控制。 灾信号或才能启动。根据人员疏散要求,宜延时启动,但延时时间不应大于30s。
七.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7.2)
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应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 气体灭火系统的供电与自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氧化碳 七氟丙烷
5.17 2.5
15 4.2
30 25 25
15 ---
6m3
六、气溶胶灭火系统
灭火剂在灭火容器内进行燃烧反应,产生大量具有灭火效能的气溶胶微粒(金属 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和 部分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由于气溶胶能 够切断燃烧反应的燃烧链,起到化学灭火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部分物理稀释、冷却等灭火 作用。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速度快,但是燃烧反应本身的产物中起主要灭火作用的为金属 氧化物,所以灭火后现场有大量的燃烧残留物,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化合形成具有腐蚀作 用的副产物,对被保护设备有一定的伤害作用。
目的。
适用范围: 1.广播电视发射塔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室 2.通讯系统的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
3.发电厂的控制室、电子设备间、计算机房、继电器室、变配电间
4.电缆交叉、密集及中间接头等部位;变配电柜、电梯控制柜、带槽盒的电线电缆槽 或桥架 5.其他场所相对密闭外壳的特殊或重要的机柜设备
六、气溶胶
七、厨房自动灭火装置
一、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
FM200 的基本情况:七氟丙烷 HFC-227ea 的化学分子式为 CF3CHFCF3 。 FM20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哈龙替代物,对大气的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消耗大气臭氧 层的潜能值ODP为零,但有很大的温室效应,其潜能值GWP高达2050。FM200有很 好的灭火效果,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得到美国NFPA2001及ISO的认可。在我国
器。报警时间不宜小于灭火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应能手动切除报警信号。 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一般来说,疏散装置中都要求设置安全逃生门锁。
八.气体灭火系统的安全措施要求(8.2)
防护区入口处应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和灭火剂释放指示灯。 当系统管道设置在可燃气体、蒸汽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场所时,应设防
系统) 统 火系统按贮压等级可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七氟丙烷分4.2MPa和5.6MPa)
六.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6.1)
传统概念:气体灭火系统的贮存容器、容器阀、连接软管、单向阀、集流 管和框架(或支架)等部件通常是组合在一起的,总称为贮存装置,无管网灭火 装置的贮存装置一般由贮存容器、容器阀和箱体等部件组成。
的诸多行业,如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网通集团、中国铁路等行业已经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M200具有良好的灭火效率,灭火速度快、效果好,灭火浓度(8-10%)低,基本接
近哈龙1301灭火系统的灭火浓度(5-8%)。1.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8s;在其它防护区,设
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950kg/m3;
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3; 三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080kg/m3。
1.3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工作流程图
1.4单元独立系统
1.5 组合分配系统
1.6FM200预制系统(无管网)
的全部操作。局部应用系统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保护对象附近。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当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与控制所需要 的压力和用气量。
八.气体灭火系统的安全措施要求(8.1)
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应设光报警 防护区应有能在30s 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和出口。在疏散走道和出口处,
六.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6.3)
单元独立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它
是由灭火剂贮存装置、管网和喷嘴等组成。
组合分配系统是指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保护多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是由
灭火剂贮存装置、选择阀、管网和喷嘴等组成。
七.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7.1)
气体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当局 当采用火灾探测器时,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接收到两个独立或不同类的火
灭火剂类型
型号 WZ-Q/T-GTJ45C WZ-Q/T-GTZ6C WZ-Q/T-GTZ3F
有效 贮存 最大工 探火管 释放管 灭火剂 保护 压力 作压力 最大长 最大长 充装量 范围 (Mpa) (Mpa) 度(m) 度(m) 45kg 6kg 3kg 38m 4m
3 3
系统 类型 间接式 直接式 直接式
一、基本概念 二.应用范围
五.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 六.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七.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八.气体灭火系统的安全措施要求
三.气体消防设置场所
四.气体消防防护区
一.基本概念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 如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电气设备房、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动 机、内燃机、电气机车、图书档案楼、科研试验楼、贵重仪器设备房、大型船舶、 油品厂房等场所。 气体灭火系统包括七氟丙烷、二氧化碳、IG541惰性气体及火探管灭火系统
系统名称
规格型号
IG-541灭火 QMH15/80
系统 QMH15/90
五、火探管式灭火系统
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是由储瓶、瓶头阀及能释放灭火剂的火探管组成。它的 主要工作原理:通过一根与灭火剂储瓶连接的带压 (1MPa)火探管进行探火并将灭火介质通 过火探管本身 (直接系统 )或喷嘴 (间接系统 )释放到被保护区域,从而达到自动探火、灭火的
五.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的方法较多,大致有下列几种分类方法:
按灭火系统的结构特点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灭火装置(亦称预制灭火 按防护区的特征和灭火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按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保护的防护区的多少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 按增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贮压式灭火系统和贮气容器式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