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阅读实践活动

《史记》阅读实践活动

•第二小组: •文本研读、影视文化与原著对比(如《汉 武大帝》与《高祖本纪》)、个性化阅读- -百家讲坛讲《史记》欣赏相结合 •比较作者、改编者、读者对同一历史人物 的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来认识《史记》的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人学价值、社会价值 。并提出自己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人生境界的 理解,认识正确的高尚的人生境界。
王立群读《史记》,论人生
•《史记》人物分五种: •一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二是只琢磨人不琢磨事, 三是只琢磨钱,四是既琢磨人又琢磨事,五是人事 钱全都琢磨的。 •对我们来说,只会做事不了解人和人性,常常会很 被动。 •汉代的韩信和周亚夫都是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死于皇 帝之手的人,原因在于他们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读史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历史时间和事件始末,而是 要读懂人性和社会,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 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值得探讨的问题
•韩信是西汉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功臣,他因何而死?因何成 了第一个被杀对象?(大;总) •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个性与他的死有关吗?(小 :个性决定人生) •韩信死前有什么表现?这些与他的死是什么关系?(小: 目标、思想决定人生) •韩信对刘邦如何?韩信该死吗?(小:品质决定人生) •刘邦对韩信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因对人 生的影响) •韩信的人生历程和悲剧结局能给我们哪些启示?(文学给 我们的启示,对我们的影响,促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10篇传统经典篇目,让学生借助注释、工 具书自主学习,加强诵读和语译能力,培养文言语 感,梳理积累文言文化知识,巩固和拓展文言阅读 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初步理解司马迁和《史记》,体会其中的人文精 神和语言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探讨怎样解决问题——淮阴侯与人生
•结合其中一个小问题分工与合作、阅读、查找、分析记录 、整理综合、得出结论、交流、汇总写成小论文。 •A、利用文本。结合原文,抓住相关材料,综合分析。严 禁脱离文本或粗糙处理材料。 •B、结合太史公的态度及评论。 •C、结合其它篇章,如《陈丞相世家》《萧相国世家》中 有关韩信的记述。 •D、古人对韩信之死的分析评价 •E、今人对韩信之死的分析评价 •确保资料的可靠性;注意资料的充分性 ;注意资料的典 型性;用多种类型的资料,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 ;避免 处理资料中的主观偏见。
小论文
•题目 •引论 •本论 •结论
实践体验——小组子课题阅读
•分组讨论选定子课题,确立子课题目 • 明确子课题 •春秋战国风云人物与国家命运(参读篇目:《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 列传》《滑稽列传》等) •汉代风云人物与人生境界(参读篇目:《高祖本纪》《项 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 •司马迁与人生价值(参读篇目《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贾生列传》《史记》中的评论等) •明确课题小组长、成员,树立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以活动为载体,从文化视角出发,去汲取历史和 民族的智慧,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 •以活动为载体,以史为鉴,认识人事兴衰的因缘 ,明辨真假、善恶、美丑,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认识国家和社会发 展的规律,不忘过去,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思考 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把握现在、创造 未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观。
分组阅读体验
•第三小组:走进司马迁,走进《史记》,通过对 他的心声之作《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同 病相怜的血泪力作《贾生列传》,强烈渗透他的 情感态度的《史记》中的评论的研讨,了解司马 迁创作史记的时代背景、原因、目的,体会司马 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而生 的意义,能够“忍辱负重”,不顾个人荣辱,献 身于事业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中,个人内修的 最高境界。同时,感受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学家的 求真、公正、客观的人格魅力。
《淮阴侯列传》
•读懂立章:结合注解、工具书,自主疏通, 互相质疑释疑,积累巩固文言知识。并探讨 交流有哪些有效可行的提高诵读和语译能力 、梳理积累文言文化知识,巩固和拓展文言 阅读知识和技能的好方法。 •理清人物生平阅历——列出人物简历;列出 人物主要事迹;列出人物关系等 •提出问题:确立一些本质性的问题
王立群
•40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40年后,他是 人们敬仰的学术名人。 •他以深入浅出、生动传神、有理有据的对《史记》 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人物命运、事件沉浮的讲解 ,被誉为“《百家讲坛》三大顶梁柱之一。 •根据这个资料,你能推测他成功的原因吗? •会学习、能探究、深钻研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和能力
王立群读《史记》,论人生 •为什么要读历史? •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昨 天,昨天和今天是一脉 相承的,读懂历史就可 以明白如何为人处世, 增加智慧,明白道理。
王立群读《史记》,论人生
•韩信在项羽手下不受重视,到刘邦手下萧 何推荐仍然不受重视,直到刘邦了解他的才 能他才成为一代名将。这个故事说明人才其 实是特殊群体,重要的是要有伯乐识才,只 有得到社会承认,才能变成强势群体。 •一个人活出精彩要有“四个行”: •一是自己本身得行,二得有人说你行, •三是说你行的人一定要行,四是身体得行
分组阅读体验
•第一小组:文本研读为主,从文本中发掘, 精读深思,联系比较。收集有关其它史料记 载和古人今人解读及评价。 •精心设计切入问题,如:是国家命运决定个 人命运还是个人命运决定国家命运? •积累汇总经典材料,研究探讨国家命运与个 人命运的辩证关系,从而认识个人在历史中 的作用。
分组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审问”“慎思”“明 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 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探究能力,为课题类自主探究 学习抛砖引玉。 •通过课题研究、课外活动,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自由 选择课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结 论、结论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自我综合探 究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激发、提高探究意识和创 新精神,摸索适合校情学情的语文综合实践探究学习的 方案和策略。
成果交流与展 示
走进《史记》
பைடு நூலகம்
说说你心目中的《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 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 、勋贵)、七十列传(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制度、记 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