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学生菜单案浅析

德国学生菜单案浅析

德国学生菜单案浅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德国“学生菜单案”浅析
一、案例简介
德国某大学法学院一学生,一次在餐厅吃饭时,见餐厅的菜单制作精美、古色古香,爱不释手,便偷拿了一份带出餐厅。

多年后,该学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来到同一家餐厅。

进餐时,他突然回忆起多年前自己曾擅自拿走菜单的事,心生愧疚,于是几日后又偷偷地将菜单归还于该餐厅。

因该餐厅的菜单制作多年未变,其服务员也未觉异样。

一天,某顾客去该餐厅就餐时恰好拿到了这份被归还的菜单,觉得价格十分便宜,于是点菜较多。

但结账时,发现收费远高于自己的预算,坚持按旧菜单价格付费,双方发生纠纷。

问:本案如何解决
二、案例分析
我认为,应按现菜单价格收费。

理由如下:
(一)表意人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顾客因旧菜单对菜品价格产生了误认,原以为菜品价格“十分便宜”,并作出“点菜较多”的意思表示,造成了基于动机错误的意思表示错误,使得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在动机错误的情况下,表意人不得主张民事行为无效或撤销。

因此,表意人即顾客不得撤销其民事行为,而应承担自己意思与表示不一致造成的民事法律后果。

(二)受领人不具有可归责性。

先从表意人角度看,该顾客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应在正常智力状态下根据该餐厅的装修条件、服务水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断出菜品的价格存在问题,这表明该顾客未尽到注意义务。

再从受领人角度看,由于学生是“偷偷归还菜单”且“菜单制作多年未变”,因此该餐厅对于旧菜单的出现以及混淆
不负有责任,不具有可归责性。

本案中,表意人意思自治利益与受领人信赖利益之间产生了冲突,但客观上,餐厅是不知情的,因此其与顾客的买卖合同是建立在现菜单基础上的,应按现菜单价格收费。

(三)利益衡量原则。

利益衡量(balancing?of?interest),又称利益考量、利益较量、法益衡量、比较衡量、衡量等,是指对双方的利益进行估量后,考虑应侧重于哪一方的利益○1。

就利益衡量而言,本案在于该餐厅正常盈利利益、餐饮业正常发展与消费者财产利益二者间的衡量。

若将旧菜单出现的责任归咎于餐厅,按旧菜单价格收费,势必会对该餐厅的利益造成损害,甚至会引发某些消费者恶意效仿的行为,打击餐饮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餐饮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权衡利弊后还是应选择按现菜单价格收费。

三、案例总结
由于表意人基于动机错误做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其民事行为不能被撤销,因此应认定买卖合同有效;受领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具有可归责性,在现菜单基础上与顾客订立买卖合同,因此现菜单价格具有效力;根据利益衡量原则,应按现菜单价格收费,这有利于保护该餐厅的正当经营权益及维护餐饮业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我认为应按现菜单价格收费。

注释:
○1利益衡量:《利益衡量原则》2006年贾志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