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学校管理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从不曾想过要当校长总认为自己不是那个料。

晕乎乎的离开母校来到一个陌生的乡镇做校长也已有几年了潜意识中也未曾把自己当个官只凭着心中铭记的“天道终酬勤宁静定致远”的信念一路走过来了。

回顾做校长的这几年从对学校管理的亦步亦趋到不断借鉴和实践中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思路与思考于是借“校长论坛”这个平台梳理如下:
一、引领在无声中追求“计白当黑”。

我是一个寡言的人清醒地知道这不利于领导工作的拓展好在我喜欢多听多看多想多做有时就拿“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来勉励自己。

我想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重担的教师作为一名比较纯粹的知识分子教师的工作动力不可能由比较微薄的物质收入支撑着这微薄的物质收入根本支撑不了沉重的工作负担。

但是现实就给校长那么多的物质条件去作为教师沉重工作的报酬校长还能用什么去支撑教师努力地工作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呢?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精神的引领校长要成为教师精神领域的导师。

校长不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更不是救世主校长不可能给教师很多的精神食粮。

但是校长要懂得自己不能给教师精神食粮但可以引领教师去追求精神食粮那就是引领每一位教师树立一个比较现实的、属于每一位教师个体的工作价值体系。

校长在每一位教师
努力达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及结果中有一个平台让教师觉得教师的每一个工作的进行、每一项结果的取得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总觉得引领是一种更好的管理。

那作为校长靠什么来实现引领呢?
1.用理念来引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要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理念的引领那是非常直接而有效的。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名家、大师作报告未听之前本身就有一种潜在的崇拜和仰慕之情何况名家大师们有很多的“知”之外的“识”那是最能触动我们这些来自底层的教师灵魂的。

从我的经历来看每一个精彩的与有深度的报告对自己的心灵都是一次强有力的震撼和风暴对自己的成长都是一次跨越式的加油和充电。

听过这样报告的教师都会感叹: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做!专家们用亲身的经历和新鲜的理念感染了他们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但邀请专家们直接引领教师的发展掀起头脑风暴需要的机会成本很高对农村学校来说几乎难以做到。

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从网络上下载报告视频或者把讲座稿打印发到教师手中。

更多的情况往往就是由我们校长们进行“传销”充当二道贩子。

从校长开始从干部开始在校本培训的场合为教师们贩学术报告。

这种理念的引领方式价廉物美我记得曾经为年轻教师“传销”过赵凯博士的一次讲座主题是“得不到自己所爱的就爱自己所得到的吧”。

应该来说对这些刚
走上工作岗位好高骛远的新教师来说触动是很大的。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校长必须先行一步、高人一筹。

一个没有个人教育思想的校长是不可能实现对学校教育思想的正确领导。

因此作为我们校长首先应该认真地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并进行甄别、借鉴尝试和实践经过不断地磨合和完善逐步凸显出个人的教育思想。

广告里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同样也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思想空间有多大他就将把同学带到多大的空间去校长的思想空间有多大就能够引领教师走到多大的思想空间。

2.用行动来引航
当然在理念引路的基础上我们更应用行动来引航。

我校教科研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如何突破这个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借助全国新教育实验这样一个平台申报了“师生共写随笔促进教学相长”子课题以此引领教师写教学反思写教育随笔。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教师教三十年书不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有人也给教师成功总结出一个公式就是“实践+反思=成功”。

我想都是强调教师用笔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开始不少教师对教科研表露出的疏远冷淡与无能为力作为校长我没有太多的责备和说教而是从我开始带头写教学反思、写教育随笔。

我在“教育在线”上设立自己的两个主题贴先建立的是《飞痕集----我的教育手记》由于我的笔耕不辍和勤于思考很快这个帖子便成为精华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访问人气已近2万人次。

此外为了
引领教师把“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我又建起了另一个主题贴《锦瑟轩里----我的生活写意》。

借助自己的专题帖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思路、工作的思考路径和人生的思考感悟一一呈现让教师从中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受到启发、共同发展。

现在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有八大主题贴人气都很旺几乎所有年轻教师都建起了自己的个人教育教学随笔专题帖在那里我们切磋教学感悟、交流教育心得养成了用笔思考的学习习惯。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一形式帮助教师消除和减轻职业倦怠症症状培养他们的教育理性与情怀为造就一批有思想会实践的教师队伍积淀基础。

3.用制度来引导
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多的舞台和平台让教师们都能有实践的天地、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尤其是对年轻教师我们要大胆放手该放就放鼓励他们大胆实践要创新机制压担子、让位子让他们尽早的崭露头角。

因此要重视通过制度措施的制定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有效的措施把一些前瞻性的路径从制度层面加以落实和推广以此来导向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师生价值的取向。

为了促进教师自主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实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先后出台了《俞垛中心小学教师学期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关于对教育教学进行专项奖励的意见》、《关于表彰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的意见》和《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让教师真正明白只有把
“时间用在备课上、功夫花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和生命活力我们的付出才会事半功倍;只有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去让我们在繁杂的工作中不断绽放出激情和火花坚守并践诺“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信条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和美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