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生猪质量控制及操作规程

无公害生猪质量控制及操作规程

无公害生猪生产质量控制措施为加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我场专门成立质量控制机构,制定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和饲料使用管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质量控制机构及职能(一)质量控制机构图(二)机构职责1.场长1.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1.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1.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1.4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1.5负责对员工招收、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及辞退工作。

2.财务室2.1负责日常管理费用的支付工作;2.2负责采购物资的款项支付、产品销售的结算工作;2.3负责员工工资、奖金和福利的发放工作;2.4负责各类档案的保存管理工作。

3.供销室3.1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工作;3.2负责饲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的采购工作;3.3负责生猪及副产品的销售工作。

4.技术室4.1负责制定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4.2负责按照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组织开展疫病防治和免疫工作,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4.3负责疫病化验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与监测;4.4负责兽药、疫苗的接收、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4.5负责协助动物检疫部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4.6负责病畜禽和污物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工作;4.7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粪尿处理和猪场环境卫生及消毒情况;4.8负责鼠夹鼠药的投放、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4.8建立兽药疫苗领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疾病治疗、淘汰、剖检等各种业务档案。

5.生产室5.1负责生猪生产日常管理工作;5.2负责按照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组织生产;5.3负责卫生消毒制度和有关生产的管理制度的实施;5.4负责合作社社员猪群健康状况跟踪工作;5.5负责饲料的接收、留样、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

二、疫病防治措施(一)产地环境1.本场周围三公里内没有大型工厂,没有其它畜牧场,选址科学。

2.养殖场设有生活区、生活区、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中间建立绿化隔离带。

3. 场区门口设有消毒池、消毒室和立体消毒通道。

消毒池保持清洁,2%的烧碱5-7天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出入车辆必须从消毒池开过,司机个人未经消毒在场区内不准下车。

4. 猪舍卫生消毒制度4.1进舍必须脚踏消毒盆,洗手消毒进入。

每日定时更换消毒盆内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4.2各舍饲养员不准窜舍,各舍用具不准窜用;4.3带猪消毒要每周安排1—2次,有疫情时应每天1次。

进行饮水消毒或带鸡喷雾消毒时,避开免疫前后7天;4.4饲养员要每日清扫保持清洁;4.5售猪后圈舍全面消毒,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猪。

进猪前5天再进行喷雾消毒1次。

5.猪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污道是专门运输粪类、死猪和垃圾的通道。

净道和污道不交叉。

死猪及时运走深埋,猪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沼气处理方式作为照明、取暖。

4.猪舍通风口设置排气扇,栏舍夏季水帘降温,冬季锅炉取暖。

5.卫生消毒情况由技术员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未按规定实施的,责任区内负责人罚款50元,按规定实施优秀的奖励10元。

(二)人员管理1.猪场有3名有专业资格证书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2.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新招进人员经岗前培训方可进场。

3.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的健康证可上岗。

4.实行出场审批制,若有特殊情况须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出场;后勤人员和外来检查指导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准进场,若需进入生产区必须严格按程序消毒。

5.饲养人员上岗后,对养殖设备和猪群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对本岗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6.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各项活动,否则,有违章行为的,按制度执行。

(三)引种管理要求1.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种猪来源于非疫区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

2.引进的种猪要求按照GB 16567标准检疫合格,并隔离饲养30 天,经兽医检查确认为健康合格后合群饲养。

3.引种时索取发票、系谱、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并签订质量和服务合同。

4.不从疫区引进猪种。

5.种猪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并保存2年。

(四)疫病预防要求1.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和计划,抓好免疫工作。

未按免疫计划实施免疫的,相关技术员罚款100元,兽医罚款50元。

免疫程序如下:仔猪及生长育肥猪14日龄:高致病性蓝耳苗21日龄:猪瘟苗28日龄:链球菌蜂胶疫苗35日龄: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42日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50日龄:高致病性蓝耳苗80日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备母猪150日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158日龄:猪细小病毒、伪狂犬二联苗170日龄:高致病性蓝耳苗180日龄:猪瘟苗190日龄:乙脑疫苗经产母猪产后15日:猪口蹄疫灭活疫苗产后20日:猪瘟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产后25日:高致病性蓝耳苗产后30日:猪细小病毒、伪狂犬苗配种后40日:链球菌苗产前40日:伪狂犬、大肠杆菌苗产前15日:大肠杆菌苗种公猪每年3、7、11月各防猪口蹄疫灭活疫苗;间隔1周后防猪瘟苗每年3、9月防猪细小病毒苗、乙脑苗每年1、6月防高致病性蓝耳苗每年10月份防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每年4月防猪伪狂犬苗2.预防接种时,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标注的免疫途径、方法、剂量免疫;免疫前对器械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3.免疫后注意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治疗。

4.使用弱度疫苗时,免疫前后7天不使用疫苗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

5.疫苗废弃瓶等废弃物按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6.寄生虫控制程序母猪:每年用药三次;公猪:每年至少用药2次;仔猪:在转群时用药一次。

新购猪只:用伊维菌素治疗二次(间隔14天)后,并隔离饲养至少30天才能和其它猪只并群饲养(五)疫病监测1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本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疫病监测方案。

2每年两次做常规疫病监测的疫病:猪口蹄疫、高致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等。

3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六)疫病的控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

1.发生疫病后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并及时隔离诊断。

2.确诊发生口蹄疫、链球菌病等重大疫病时,猪场会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猪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三、药物使用管理措施1.兽药、疫苗采购、保存和使用1.1供销科采购兽药来自经区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合法兽药营销单位。

所用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法,或者具有《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写通用名;标签注明兽药;1.2采购后药品由兽医专业人员验证后入库,按药品性质分类保管;1.3药品库房干净、无杂物,室内放置干湿度计、温度计,定期检查室内干湿度是否适宜,兽药在干燥,阴凉的条件下保存;1.4在保存疫苗的冰箱内放置温度计,定期检查冰箱内温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因停电等现象造成冰箱、冰柜内温度上升时,应对疫苗质量进行抗原效价评估后再使用;1.5不得在放置疫苗的冰箱、冰柜内放置其它物品;1.6兽药、疫苗出库时,要严格遵照先进先出原则,防止兽药、疫苗过期失效;1.7在兽医指导下按兽药使用规范使用,饲养员不得私自用药。

2.应用抗菌药的一般原则2.1在治疗畜禽疾病时,最科学的投药方法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最敏感药物治疗;2.2按药物剂量、疗程对症下药,以免产生抗药性;2.3已出现神经症状的畜禽不宜应用抗菌素治疗,大凡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多为脑部受损后的表现,而大多数抗菌药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治疗作用;2.4如果畜禽有肝、肾疾患,不可使用四环素、磺胺等类药物。

以上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肝脏损伤甚至急性中毒而造成死亡,同时,也可以引起肾小管损伤,尿酸盐沉积,造成肾功能代谢障碍;2.5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联合应用,而碘酒、高浓度甘油及酒精、重金属盐会使青霉素失效;2.6氯霉素不能与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青霉素、头孢菌素及红霉素同时使用,与硝基呋喃类药物同时合用毒性会增强;2.7长期口服四环素和金霉素可刺激胃肠蠕动增强,影响营养吸收,造成呕吐、流涎、腹泻等症状。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采用肌肉注射效果较好,而口服效果较差;2.8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和药物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红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在治疗以上疾病或使用以上药物时,要注意及时更换药物。

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是喹喏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沙门氏杆菌首选药物是喹喏酮类、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绿脓杆菌感染首选药物有庆大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

3.兽医在对生猪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的相关规定。

必须使用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的疫苗对种猪进行免疫。

4. 坚持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5.育肥后期的商品猪,尽量不使用药物,必须治疗时,严格按照农业部“278”号规定,执行停药期,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无公害生猪上市。

6.发生疾病的种公猪、种母猪必须用药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食用淘汰猪出售。

7.在兽药使用过程中做好使用记录,兽医签名。

常用兽药目录常用消毒药目录1.二氧化氯2.季胺盐类3.双酚类4.次氯酸盐5.生石灰6.火碱禁用兽药清单四、饲料使用管理措施1.饲料采购采购人员采购饲料时,到有《饲料生产审查合格证》的厂家购进,购进饲料时要查看本批饲料的质量监测报告,签订《饲料质量安全保证书》。

不购进无批准文号、营养成份含量不达标、超过饲料保质期限、霉变结块、质地不均匀或添加违禁药品的饲料。

2.保存2.1所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要符合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2.2饲料库管员,严格出入库记录,登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时间、购进数量、饲料种类、批准文号、领取时间、领取数量、领取人等。

每批饲料入库时要进行留样;2.3饲料存放在洁净、干燥、无污染源的储存仓内;2.4饲料储存场地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灭鼠和杀虫。

3.使用3.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饲料;3.2不给育肥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3.3禁止在饲料中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其他畜禽源性副产品;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和砷制剂;3.4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