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大学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辛亥革命大学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 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清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去反抗,而国内 要求变革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 清政府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设立商 部,建立新军等。
•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颁 布《钦定宪法大纲》直到了一个效仿日 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9年的 预备立宪期限。
• 但是清政府的行动没能挽救自 己,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根本 目的是延续其反动统治,加强 皇权。
2. 纲领:统一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成员共同奋 斗的目标。
3. 领袖:它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民报及其发刊词
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概括 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
•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 命。
•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其目的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三民主义的核心,特点: 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之根本;民国建立后国民均有平等 参政的权利;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方法是“核定天下地价,照价收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同盟会成立前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 间
1894
1904年
1904年
名称 主要成员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
教仁 蔡元培
孙中山 (1866-1925), 名文,字逸仙。 出生于广东香山。 伟大的中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先行 者,被称为“中 华民国国父”。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苏报案”
“呜呼!我中国今日 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 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 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 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 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 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以上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 无法挽救的地步,革命已经如箭 在弦上,一触即发。这一点在华 的外国人也察觉了。一场革命就 这样爆发了。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础和骨干力量
• 基础:1895年1911年间,新建立的资 本主义企业过万元的就达800家,资本 额超过1.6亿,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数量曾多,规模的扩大,为冲破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 义,这就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3.光复会(上海)
4.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成立
1. 组织:它突破了原来地域性的限制,与为一个全国 性的政党;富于政治敏感,能够广泛地发动革命 宣传和组织;它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 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立支部,这样 革命派就有了自己的战斗核心。
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 富分化和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前提
•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核心
•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补充
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1) 民族主义极大地激励了全 国人民反对满清统治的热情; (2)民权主义解决了中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政体问题,顺应了中国社 会的发展趋势; (3)民生主义对鼓舞民心起到一 定作用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பைடு நூலகம்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了
中国的很多地区,为对外支付巨额赔
款的,清政府加重各种旧税,各级官
吏还中饱私囊,导致民怨沸腾,社会
矛盾进一步激化,
• 而在1902到1911年间,发生1300
多起民变,这进一步说明人民群众已
经不能照旧生活活下去了,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
(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兴中会的建立 17岁时的孙中山 孙中山在檀香山断发立志
1. 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 檀香山成立。是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宗旨是“驱除鞑 虏,恢复中国,创立合 众政府”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华兴会(湖南)
1904 年成立于湖 南,以“同 心扑满、当 面算清”为 口号。
•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 是一批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这个 群体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以及20世 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 施有关。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的思想文化,他们对民主危机 有更敏锐的认识。这些知识份子就 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政党 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学热潮
20世纪前10年留学生人数超过2万,90%为留 日学生,1906年在日留学生达到近万名。
新式学堂
1909年,全国设立各级学校6万所,其中大 学、专科高校及各级师范学校达540所。
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思想活跃、富于激情,易接受新事物、新知 识,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对世界大势与 国内民族危机有更敏锐的认识,大多具有强烈的 爱国心。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作了思想 上、组织上的准备。
局限性:
(1)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问题 ; (2)对民主共和缺乏真正的了解; (3)虽然提出了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案, 但是根本无从实行 。
三民主义的意义
•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 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她的提出,对推 动革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 极的影响
(三)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11月,三民主义在 《民报》发刊词中公之于世后,立即 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反对。 双方分别以《民报》与《新民丛报》 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 年多的大辩论。
概念届定
辛亥革命的定义与争议
狭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中山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间两个半月的事。这个狭义 的用法曾为许多中西专著所采纳 。
广义: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的影响,即包括清末民初中
国革命运动的全部过程 。
关于辛亥革命起点的争论:
一般的说法,认为近代中国最早组织的革命团体,便是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以后,孙中山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 檀香山所成立的兴中会。1894年也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 起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