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十六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细目一概述
一、性能特点:多入肺经,辛开苦降。
二、功效: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
三、分类及主治
温化寒痰药—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热痰、燥痰证。
止咳平喘药—咳喘、痰多,或痰饮喘息。
细目二温化寒痰药
降气:半夏、白前、旋覆花
祛风痰:天南星、白附子、皂荚
其他:白芥子
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外用
姜半夏—降逆止呕,法半夏—燥湿,半夏曲—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清化热痰。
旋覆花
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应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2.噫气,呕吐。
3.气血不和之胸胁痛。
用法用量:宜包煎。
白前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咳嗽痰多,气喘。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外用。
白附子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
1.中风痰壅,口眼(口呙)斜,惊风癫痫,破伤风。
2.痰厥头痛、眩晕。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皂荚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