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美小学美术教案---13、色彩的和谐与对比

赣美小学美术教案---13、色彩的和谐与对比

第12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2.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学情预测: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给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色彩知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了解,以及他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设计中。

四、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4 月 22 日第 12 周星期三总 23 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知识,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原理。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修改栏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 (板书)
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

<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

(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五、评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4 月 27日第 13 周星期一总 24课时
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设计并制作一个漂亮的小包。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修改栏一、导课
在色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
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
一样漫长,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可见到原始人对简单色
彩的自觉运用。

色彩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
方面。

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二、新授
1、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了解。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强烈对比
的颜色,也能看到同类或邻近的颜色,如晴朗的天空与蔚蓝
的大海。

老师拿出颜色卡片:把红色与绿色放在一起,红色
与橙色放在一起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对比的颜色能给人强烈鲜明的感觉,相近或类似的颜色给人
以和谐、稳定的感觉。

2)你知道吗?
同类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同,但色度有深浅之分,如深红与
浅红等。

邻近色:指色相的性质近似的。

如红与橙,绿与青。

对比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反的。

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2、包的设计及制作。

1)我们要学以致用了,根据色彩知识,画一个小包的设计
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小包。

包的设计:应美观小巧。

想一想,可以做成什么样式呢?肩
包、提包、挎包。

包的制作:包的基本形可以利用纸盒、塑料盒的原有造型来
确定。

再用色卡纸来装饰,达到鲜明活泼的效果。

2)欣赏书中作品。

“螃蟹”,是利用红和绿对比色制作的。

“鱼”是用同类色做的。

3、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4、评一评。

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包在色彩和造型上最有特色。

三、小结
我们学习的东西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