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纳米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纳米乳是一种低黏度 、 各 向同性 、 热力学稳定 、 外 观澄清透明的 P I C法是在温度不变 时 , 改变体 系中水相所 占的百分 比来达到 均相分散体 系, 多为粒径小 于 l O O n m大小均匀的球形 。纳米乳制备 相转变 点 , 从而形 成纳 米乳 。具体 步骤是 室温下将 表面活性剂加入 简单 安全性高 、 可增加难溶性 药物溶解度 、 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 到油相中溶解 , 缓慢加入水 相形 成 W/ O型乳剂 , 随着水相 比例的增 利用度 , 同时还具有缓释 和靶 向作用 。 因此纳米乳技术在食 品工业 、 加 , 改变 了其中表面活性剂 的曲率 , 连续相 由油相变为水相 , 形成 了 化妆 品工业 、 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 同时也 引起 了国内外 O / W 型纳米乳。 另外 , 一些文 献中提到 , 可以向体 系中加入助表面活 可以调节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 亲 医药界学者 的极大兴趣。作为一种 新型的载药系统 , 纳米 乳具 有极 性剂 。助表 面活性剂通常是多元醇 , 大 的发 展潜力和优势 。本 研究主要针对 纳米乳 的制 备方法进行 概 油性 , 在O / W 型纳米乳的制备 中十分常见 。曹发昊等 【 5 1 应用相转 变 述。 法 ,利用伪 三元 相图筛选出最佳处方 ( 人参皂苷 ,I P M, C r e m o p h o r 1高能乳化 法 R H 4 0 、 甘油和水质量 比为 2 : 4 : 1 7 . 8 : 1 7 . 8 : 5 8 . 4 ) 制得人参皂苷 纳米 透射电镜 下呈 圆球形 , 平均粒径 为 7 2 . 2 n m, 理化性质较稳定 。由 高能乳化法制备纳米乳主要有 三种 方法 :剪切搅拌乳化法 、 高 乳 , 压匀质法 、 和超声波乳化法 。剪切搅拌乳化法和高压匀质法适合 大 于该法能够在室温下大规模生产纳米乳 , 且不需要加热 和使 用有 机 规模生产 , 剪切搅拌乳化法利用特殊设计 的高剪切均质乳化机转子 溶剂 , 因此受 到了业 内人士 的广泛关注。 2 . 3 自乳 化法 和定子 , 在 电机 的高速驱动下 , 产生 的高线速度 和高频 机械效应 , 生 成纳米乳。 沈锦秋[ 嘘 用剪切搅拌乳化法制备 了氟 比洛芬酯纳米乳 , 自乳化是将油相和水 相混合 , 油相 的成分会对纳米乳 的 自动乳 当有机相和水相的混溶性 并与离子敏 感型凝胶材料 混合 后制得氟 比洛芬 酯纳米乳 一原位凝 化和乳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极大影响 。 自乳化的速率最大 。油 的黏度 、 表面活性剂的 HL B值 以及 胶。由透射电镜可见乳 滴粒度分布均匀 , 胶凝前后无 明显变化 , 稳定 较好时 , 性较好 。高压匀质法 在工业生产 中应用最为广泛 , 是让粗乳液经过 油相与水相的混溶性等能够决定 自乳化法制备纳米乳的质 量。 乳 化 油水 界面黏度 、 界 面 工作 阀 , 在高压条 件下产生强烈 的剪 切 , 撞 击和空穴作用 得到纳米 过程 的 自发形成和表面 活性 剂的浓度 和结 构 、 乳 。一般的高压匀质机工作压力 为 5 0 ~ 3 5 0 MP a , 可 以在最短 时间内 张力 、 乳剂相转变 区域和体积黏度等因素有关嘟 。 提供所需要 的能量并获得液滴粒径最小 的均匀流体 。 肖汉族[ 2 1 等应 2 . 4 展望 用高压匀质法 ,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利用高压乳匀机制备 纳米乳作 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 以其 粒径窄小 、 性质 稳定等独 了维生素 Kl 亚纳米乳 。制 备出的亚纳米乳具 有较 良好 的稳定性 , 特 的优势在医药 、 食品及化妆品行业得 到广泛关注 。 近年来 , 国内虽 平 均粒径 为( 1 5 7 . 0±2 1 . 5 ) n m, Z e t a 电位 为( - 4 4 . 5 3 ±4 . 1 0 ) mV, 4 0 ℃ 然对纳米乳 的基础研究 已取得很 大进展 , 但 尚处于起 步阶段 , 仅有 制备纳 米乳最重要 的除 了处方组成外就是纳米乳制 下考察 3 个月, 物理及化学性 质稳定 , 可达到静脉注射使用 的要求 。 个别产品上市。 超声波乳化法不适合制备大量 的样 品, 超声波乳化法法制备 的纳米 备工艺 , 它可 以影响到纳米乳的粒径及其性质 。目前常用 的纳米乳 乳粒径 一般小 于剪切搅拌乳化法和高压匀质法所制备 的纳米乳 , 乳 制备方法都 有其不 足与限制 。因此 , 除 了对新型高效低毒表 面活性 对 已有制备方法的改 良以及对新制备 剂 的分散度 主要受超声频率和超声时间的影响。 使用 时要 注意避免 剂和助表面活性剂 的研发外 , 探 头发热产生 的铁屑进入药液 。樊丽雅1 3 1 等通过单 因素考察和正交 方法的开发也必 不可少 。随着纳米乳研究 的不 断深入 , 相信纳米乳 试 验设计优选天然维生素 E纳米乳的制备工艺和最佳处方 , 采用超 将会在医药学领 域以及其他领域 中得到更加广泛 的应用价值 。 参 考 文 献 声 波乳化法 , 制备 了外 观呈乳 白略带黄 色 , 有蓝 色乳光 的天然 维生 素 E纳 米 乳 ,平 均 粒 径 为 8 7 . 7 n m, P I 为0 . 2 8 7 , Z e t a电位 为 一 2 3 . f 1 】 沈锦秋. 氟比洛芬酯眼 用纳 米乳 一离子敏 感型原位凝胶 的研 究[ J 】 . 5 m V, 符合注射用制剂 的要求 。虽 然高能乳 化法受表面活性剂种类 药学学报 , 2 0 1 0 ( 1 ) : 1 2 0 ~ 1 2 5 选择 的限制较少 ,但是这些方法往往需要较为昂贵 的专业设备 , 较 『 2 1 肖汉族 , 姚瑶 , 刘健 豪 , 等. 维 生素 K _ I亚 纳米乳的制备及 其性质 高的成本与不可忽视 的冷却问题限制了实 际应用 。 研 究【 J ] . 中南药学 , 2 0 0 7 ( 3 ) : 2 1 9 — 2 2 1 . 2 低 能 乳 化 法 [ 3 】 樊丽雅 , 郑春 丽 , 朱家壁 . 天然维生素 E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性质考 2 . 1相 变 温 度 法 ( p h a s e i n v e r s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 P I T) 察f J 1 .中国新 药杂志, 2 0 1 1 ( 1 0 ) : 8 6 6 — 8 7 0 . P I T法主要适用于将聚氧乙烯类 非离子 型表 面活性剂作为乳化 『 4 ] 龚明涛, 张钧寿 , 沈益. 羟基喜树碱纳米乳 的制备及 其抗癌作 用初 剂制备纳米乳 的工艺 中, 利用 了表 面活性剂 分子在相转变温度时 自 步研究『 J 】 冲 国天然药物 , 2 0 0 5 ( 1 ) : 4 5 7 . 发 曲率为零 以及非常低的表面张力这种特殊性质来促进乳化 , 无论 【 5 】 曹发 昊, 欧 阳五庆 , 王艳 萍. 人参皂苷纳米乳 的制备及 其免疫佐剂 是由 O / W 型乳液 向 W/ O型 乳液 的转 变还是 由 W/ O型乳 液 向 O / W 效应研 究[ J 1 . 中国中药杂志 , 2 0 1 0 ( 4 ) : 4 3 9 — 4 4 3 . 型乳液 的转变 , 都能促进细微分散乳滴的形成。 除温度外 , 其他参数 【 6 ] B o u e h e m a l K, B i f a n e o n S , P e r i f e r E, e t a 1 .N a n o - e mu l s i o n f o r m u — a t i o n u s i n g s p o n t a n e o u s e mu l s i i f c a t i o n: s o l v e n t ,o i l a n d s u r f a c t a n t 如p H值 、 盐浓度 等也会 对整个制备工艺产 生影 响 。另外需要 注意 l 的是 , 由于乳滴 的聚结速度非常快 , 如在相转变点停留的时间过长 , o p t i mi z a t i o n[ J 】 . I n t J P h a r m, 2 0 0 4 , 2 8 0 : 2 4 I 一 2 5 1 . 加热或 者冷却 的速度不够 快 , 容 易导致分散乳 滴合 并 , 最 后制备 的 纳米乳不稳定或形成的乳液粒径过大 。 龚明涛等【 4 哚 用相变温度法 , 以磷脂为乳化剂成功制�
科 技 论 坛
・ 1 l・
纳米乳制 备方法 的研 究进展
王婉婷 t 李 鑫 王贵弘 2 , 3 康 凯t
( 1 、 哈 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7 6 2 、 厦 门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 医疗技 术 系,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0
3 . 厦 门天然化妆 品研发 工程 中心 ,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0 )
摘 要: 纳米乳是一种理 想的新型 药物载体 ,具有 X. z 2 . 提 高生物利用度等优势 , 是 目前 研 究的热点。对 纳米乳 的制备方法 包括 高能乳化 法, 相变温度法 , 相 转变法 , 自乳化 法等方法的研 究进展 进行 了综述 , 并对纳米乳 制备 方 法 的 未 来前 景进 行 展 望。 关键词 : 纳米乳; 高能 乳 化 法 ; 低 能乳 化 法 ; 自乳化 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