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县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XX县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XXX县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在县委的领导下,我县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安徽省城市社区党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09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于1月18日启动,截止目前,全县11个社区, 除1个新建社区经批准推迟选举外,其他10个社区圆满完成了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全县10个社区党组织共选举产生委员 名,其中:书记10名,副书记 名;专职党务工作者 名。

从选举的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一次成功。

按照社区党组织候选人民主推荐、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充分酝酿、上级审批、差额选举的工作程序,全县 个社区党总支和 个社区党支部,实现了顺利换届,选举一次成功率达到了100%。

二是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得到优化。

班子成员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的有 人,占 %。

与上届相比,提高了 %;初中以下学历的占总数的11.3%,同比下降了27%。

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基本形成了的梯次配备。

新一届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2.4岁,比上届下降了5岁。

116个社区党组织班子配备了40岁以下的成员,占47.15%。

人员构成明显改善。

换届后,社区党务专职工作者共426人,比上届增加了258人,义务担任社区党组织委员的由原302人减少到130人,与上届同比下降了12.4个百分点。

三是党员的民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换届期间,在街道社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学党章、用党章”活动,焕发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责任,党员参选率和党代表参选率分别达到了95.04%和96.02%。

全县共有175个社区召开了党员大会,占71.95%;有71个社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占28.86%。

与上届相比,分别提高了18.93%和下降了18.12%,扩大了党员的参与面。

四是顺利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新老交替。

坚持早思考、早准备、早谋划,经过组织调整、公开选拔和按章选举,新当选的委员有121人。

社区党组织书记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年龄超过60岁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由上届的14名降至8名。

对因工作需要留用的老书记全部配备了40岁左右的后备干部,落实了传、帮、带的培养计划,做到了后继有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随着全县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责任。

各街道工委充分认识到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把换届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握关键,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选举工作的成功,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为社区居委会换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组织保证。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专门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选举工作办公室,制定下发社区“两委”换届的指导意
见,刊发了11期工作简报。

建立了区领导包片联系制度,4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给予各单位选举工作以具体指导。

加强巡视力度,县委选调了16名有丰富选举工作经验的街道处级领导干部组成4个巡视指导组,深入各社区,充分履行把握工作进程,提出意见建议,总结推广经验,督促问题解决的工作职责,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街道社区也相应成立换届选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163个工作指导组,475名指导员活跃在社区一线,为换届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选举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为了组织好“两委”换届工作,掌握社区基层组织状况,县委组织部和民政局组成调研组,先期深入街道社区,掌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素质结构、对选举工作中将会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工作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提出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换届选举工作启动前,各街道工委、办事处普遍对社区“两委”班子组织了考察,形成了社区干部工作评价意见,对难点社区加大了整顿力度。

通过组织调整,选派优秀干部,妥善安置离岗人员,为实现社区党组织成员的新老交替创造了条件。

三是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换届选举工作程序。

在选举工作中,各街道工委按照党内规定,严格履行程序,细化了工作流程,在集中培训相关人员,熟悉选举法规和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组织考察、党代表的推选、委员候选人的确定和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的选举等主要环节,规范选举办法及程序性文件,坚持时间服从质量,通过严谨的组织选举程序,增强了党员的政治归属感,实现党员的政治认同。

和义街道通过岗位实践能力展示,介绍候选人,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

长辛店街道加大
换届选举工作监督,通过建立党员接待室、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等方式,开展纪检部门的专项监督、人大代表的法律监督和党员群众的社会监督,有效地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依章进行。

四是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把发展党内民主贯穿于整个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了组织意图在尊重党员意愿基础上的实现。

广泛听取意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反复酝酿讨论,听取党员对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的修改意见;公开推荐委员候选人,采取组织推荐、党员十人联名推荐和党员自荐三种形式,并征求党外群众意见,扩大了候选人的群众基础;全面推行公示制度,在选举产生党代表、推荐委员候选人和大会选举中,采取社区公示、召开候选人见面会等方式,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升了党员对候选人的信任程度。

云岗街道北里社区、马家堡街道双晨社区、太平桥街道太中里社区等11个社区实现了社区党委书记的直接选举。

右安门、西罗园、方庄等3个街道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制定完善了在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发挥作用的相关制度,积极引导党员群众投身到和谐社区建设之中。

五是统筹班子配备,确保新一届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换届选举前,各街道工委注重对存在问题较多,软、赖、散的社区班子,群众反映较大的社区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对因年龄、健康等原因不再担任社区党组织委员的,进行了妥善安置。

在审查候选人初步人选和研究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过程中,统筹考虑党组织班子与社区居委会班子的组成,为下一步实现与居委会班子成员的交叉任职创造了条件。

坚持把政治强、作风硬、公道正派、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选拔到社区党
组织领导班子中来,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丰台街道、东铁营街道等11个单位换届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党务干部,建立起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储备库,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工作者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工作机制。

目前,全县共有208名公开选拔的社区党务干部,顺利通过了选举。

三、几点工作体会
第一,加强领导,是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保证。

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区委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力度,明确分工和责任,通过深入调研、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动态监控,有效解决了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

第二,发扬民主,是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思想基础。

扩大党内民主,是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选举之初,各街道工委就把扩大民主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从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入手,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和群众地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客观、公正地参与选举。

选举过程中,拓宽候选人推荐渠道、组织候选人同党员见面,充分保障了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党员积极主动的参与选举,认真负责的行使权利,也为新一届社区班子开展工作奠定了的群众基础。

第三,抓住重点,是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

在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之前,各街道工委都对各社区进行了调研,摸清现任班子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集体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主
要问题和重点社区。

对于社区“两委”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工作及社区班子队伍过于老化等问题,集中力量进行了调整。

对于确定的难点社区,街道工委加强了指导力度,下派专门指导组开展工作,重点查找主要矛盾,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全区7个难点社区中6个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

第四,充分准备,是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

各街道工委充分认识此次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对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在正确估价换届选举工作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做到了队伍建设早谋划、基础情况早掌握、具体问题早分析、班子结构早调整、突发事件早预案,平稳实现社区干部队伍的交替更新。

当前,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已进入关键时期,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握换届选举的正确方向和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动态把握选情,注重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