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活新起点教学设计

新生活新起点教学设计

风潮汹涌,扬帆破浪,任重道远,策马扬鞭。

《新生活新起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生活新起点》是初一上册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的第一目。

课程标准将认识成长环境、提高适应能力确定为基本的教育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将“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在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适应,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试、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明确自己的做法。

【教学策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着“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原则,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让学生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乐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采取了谈话法、讨论法、情境设置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聆听音乐,导入新课:课前播放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vin'Flag 》旗开得胜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熟悉这首伴随着南非世界杯的结束,同学们也送走了漫长的暑假,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

停泊在港湾航船已经出航,驶向了中学生活的海面,接下来这节课,让我们驾驶着“新生活”号航船,一起去开辟新航线。

寻找新的生活新的起点。

板书:新生活新起点设计意图:选择这首当时比较流行的《旗开得胜》,开场,目的是为了:给课堂注入新意和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这堂课“新生活”号,这条主要线索的需要,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求新知教师引导:“新生活”号出航以来,一路前行,来到了名叫“方下中学”的小岛上,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要在这座小岛上居住四年,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花样年华,所以,面对既新鲜,又陌生的环境,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接下来有请我们的“新生活”小记者,对居住已将近一个月的岛民们的生活进行现场的采访和报道。

第一套节目:《新生活记者会》新生活”小记者: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新生活”电视台的记者XXX,我现在正站在“方下中学”岛上,为你报道。

2010年9月1号,“方下中学”岛上又迎来了一批新岛民,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那么,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请跟随着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小记者:(1)XXX同学你好,请谈一谈,来到“方下中学”这座小岛,你觉得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呢?看到这些不同你有什么样的受?生各抒己见,谈自己这一个月来的新感受。

教师总结概括并板书:激动、兴奋;困惑、担心和压力设计意图:设计《新生活记者会》这样一个活动,采用小记者访谈的形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积极、勇敢谈谈自己一个月来的中学生活感受。

小记者:老师你好,面对岛上这些新来的岛民你对他们有什么话要说么?教师点播指导:首先欢迎新岛民的到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同学们内心会有一种新的期待和憧憬,会很激动和兴奋,但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动、兴奋之余,也会有困惑和担心,会感到一定的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适应新生活呢?请继续收看我台接下来的节目,《新生活名人访谈》本期做客嘉宾,是由“新生活”号航船带到我们“方下中学”岛上的XXX同学,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同学的到来。

第二套节目:《新生活名人访谈》教师提问:XXX同学你好,听说你很快适应了中学生活?XXX:自然愉快的与老师进行谈话。

教师提问:你有哪些适应新生活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XXX:(具体谈自己在适应新生活方面的做法。

)(教师认真聆听及时总结。

)教师引导提问:其余同学有没有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向我们嘉宾请教的?其余学生:根据自己面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向嘉宾请教,听取嘉宾给的指导建议。

教师总结概括并板书:适应新生活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如何适应新生活这一重要问题,我采取树立榜样的做法,这个榜样必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课前最学生进行了解,物色了一位同学们中的一位比较受欢迎,令同学们都很佩服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目的是为了激发起学生们以此为榜样理想,以便认真聆听他的做法并去模仿。

教师总结引导,过度:这一期的《新生活名人访谈》节目就到这里,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XXX的到来表示感谢。

我们一起送走了XXX同学,可他的一番话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要适应新的生活确立在新生活中的目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自己在新生活中的目标呢?一起走进《新生活故事会》去听一听《制定目标的故事》。

第三套节目:《新生活故事会》旁白:升入初中以来,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班主任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制定了自己的目标:以下是我班三位同学的目标:甲同学:我是一位体育成绩非常突出的运动健将,在本次秋季运动会上110米栏以32秒的成绩夺冠,所以,他打算,这学期结束时赶上刘翔。

(12秒88)乙同学:我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曾多次被评为级部之星,可在目标制定时,他担心自己不能完成目标,所以,把自己的目标本学期目标确定为,班级之星。

丙同学:我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知道自己很勤奋,很刻苦,所以,他依据自身的实际制定了如下目标: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禁不住要问同学们:1、你觉得谁制定的目标比较好,为什么?(生讨论回答)2、谈谈你从他们身上受到什么启示?(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概括并板书:适应新生活还要确立明确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设计意图:因为初一的学生,对于聆听故事的兴趣较大,所以,为了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从中领会适应新生活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所以,采取这一方法。

教师总结引导,过度: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的需要,但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却会遇到重重的困难与阻力,那么,这时我们该如去做呢?一起走进“新生活剧场”看一个有目标的同学,应怎样才能更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第四套节目:《新生活剧场》小品表演《XXX同学的中学新生活》。

教师提问:剧中的XXX同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假如是你,你会怎做?请你给剧中的同学提些具体的合理化的要求?生:各抒己见,谈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适应新生活还要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真实的再现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种种不足,观看自己同学演他们自己身边的事,本身就是一种鞭策与教育。

教师总结引导、过度: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适应新的生活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其次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还要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接下来进入《我的新生活我做主》这套节目制定出自己在新生活中的目标和自我管理的计划与行动。

第五套节目:《我的新生活我做主》生:制定在新生活中的目标和自我管理的计划与行动师:巡回指导,并请个别同学起来展示。

(张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之所以,设计这个板块,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课下的践行,真正教会学生适应新生活,实现思品课的说和做统一。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话收获教师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生:谈收获。

教师引导:课上到这里已经临近尾声,同学们在适应新生活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与收获,接下来让我们面向“新生活”号,写下我们青春的誓言生宣誓:从今天起,我已长大成人;正是使命,勇于承担。

新的生活,积极面对;努力适应,勇往直前。

勤奋刻苦,永不言弃;把握机会,再次扬帆。

教师课堂小结并勾画出“帆船”板书:同学们,“新生活”号再次站在了崭新的起点,也许前方会有艰险、坎坷,但我坚信,有同学们来操纵、指挥“新生活”号,一定会战胜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老师真心的希望同学们能够,风潮汹涌,扬帆破浪,任重道远,策马扬鞭。

“帆船”板书设计意图:勾画出“帆船”式样的板书,是为了使正堂课首尾照应,使课堂结构更完整。

教学反思:这是我在我校召开的区现场会上执教的一堂课,由于我校多媒体教室有限,所以,在设计时,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上好,上活这堂课?因此,我采取了“学生访、学生谈、学生讲、学生演、学生做”这样五套以新生活为主题的板块节目,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生生自我教育。

除此以外,在课程的设计的过程中,虚设了“新生活”号这样的一种情景作为正堂课的主线,贯穿五套以“新生活”为主题的节目,使整堂课比较顺畅、完整。

课堂设计符合“三贴近”原则,相比来说,资源不很丰富,《我的新生活我做主》这一板块的内容要想有实际意义,必须有监督与评价。

《新生活新起点》教学设计蒙阴县联城中学房建玲 2011年8月3日10:24薛剑英于11-8-3 11:38推荐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实用科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补充,较原来这节课的设计各有亮点!耿帅于11-8-3 14:59推荐本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在活动中形成能力,在活动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反思将会更加符合作业要求。

《新生活新起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新生活新起点”主要是引领学生认识环境和心态的变化,调整心态,树立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从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本节课共设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中学生活新感受”,分两个方面阐述。

一是学生进入新环境的激动和兴奋。

环境变化了,心态也随之变化;变化也带来了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

怎么办?通过案例自主阅读感悟,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激励学生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个层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学生有了面对新问题的勇气,就需要做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心理和行为的调适。

共分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二是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和配乐名言的朗诵,让学生明确要树立目标,并且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实现。

三是加强自我管理。

从新生活新学习的要求,思考得出中学生需要自我管理。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知识: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明确自己的做法。

三、教学重难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材的讲述比较宏观,如调整心态、确立目标、改进方法等,并不好掌握。

四、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新学校的风采(活动目的:通过图片展示,营造出中学生活的美好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师语言激发:中学生活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