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企业年金基金

10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比较与分析
一、企业年金准则主要内容
(一)历史沿革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陆续发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23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24号令)。

根据这些法规的规定,企业年金采取设立基金并托管的方式运行,上述法规将企业年金界定为惟一的补充养老保险形式,且均为设定提存计划。

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在尽力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下。

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一一企业年金基金》(下称新准则)。

(二)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确认和计量。

列报共三章及附录组成。

1.在“总则”部分,包括制定企业年金准则的目标。

依据,概念等。

(1)企业年金准则的制定目标是:为了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

(2)制定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概念: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企业年金基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主体,应当将企业年金基金与其固有资产和其他资产严格区分,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
2.在“确认和计量”部分,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条件。

(1)资产。

①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证券清算款、应收利息、买入返售证券、其他应收款、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等。

②投资的计量:初始取得投资时,应当以交易日支付的成交价款作为其公允价值,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估值日对投资进行估值时,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调整原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而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③投资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负债。

企业年金基金负债包括:应付证券清算款、应付受益人待遇、应付受托人管理费、应付托管人管理费、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费、应交税金、卖出回购证券款、应付利息,应付佣金和其他应付款等。

(3)收入。

①企业年金基金收入包括:存款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处置收益和其他收入。

②收入的计量。

A.存款利息收入,按照本金和适用的利率确定。

B.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在融券期限内按照买入返售证券价款和协议约定的利率确定。

C.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在估值日按照当日投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即上一估值日投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定。

D.投资处置收益,在交易日按照卖出投资所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

E.风险准备金补亏等其他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4)费用。

①企业年金基金费用包括:交易费用。

受托人管理费、托管人管理费。

投资管理人管理费、卖出回购证券支出和其他费用。

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a。

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

咨询机构。

券商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B.受托人管理费、托管人管理费和投资管理人管理费,根据相关规定按实际计提的金额确定。

C.卖出回购证券支出,在融资期限内按照卖出回购证券价款和协
议约定的利率确定。

D.其他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5)净资产。

①净资产定义:是指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当期各项收入和费用结转至净资产。

②净资产账户分类:净资产应当分别企业和职工个人设置账户,根据企业年金计划按期将运营收益分配计人各账户。

③净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A.向企业和职工个人收取的缴费,按照收到的金额增加净资产。

B.向受益人支付的待遇,按照应付的金额减少净资产。

C.因职工调人企业而发生的个人账户转入金额,增加净资产。

d.因职工调离企业而发生的个人账户转出金额,减少净资产。

3.在“列报”部分,包括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附注应反映内容及包含信息的规定。

(1)资产负债表。

①资产负债表所反映内容: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年金基金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

②资产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的信息:货币资金;应收证券清算款;应收利息;买入返售证券;其他应收款;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其他资产。

③负债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的信息:应付证券清算款;应付受益人待遇;应付受托人管理费;应付托管人管理费;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责;应交税金;卖出回购证券款:应付利息;应付佣金;其他应付款。

④净资产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的信息:企业年金基金净值。

(2)净资产变动表。

①净资产变动表所反映内容:反映企业年金基金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

②净资产变动表应列示信息:期初净资产;本期净资产增加数,包括本期收入、收取企业缴费、收取职工个人缴费、个人账户转入:本期净资产减少数,包括本期费用、支付受益人待遇、个人账户转出;期末净资产。

(3)附注应披露的信息: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化;投资种类。

金额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各类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可能使投资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4.在:“附录”部分,规定了企业年金资产负债表以及净资产变动表的格式。

附录
资产负债表会年金01 表
净资产变动表
会年金02表
二、新准则与原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原企业会计制度对补充养老保险的核算非常简单,仅是把支付补充养老保险作为费用列支,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主怀进行核算。

新准则属于新增会计准则,主要是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而建立的企业年金方案以及对年金基金的管理和运营过程进行会计处理,包括对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与新准则对应的国际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金计戈帕会计与报告),它规范了设定提存计戈吸设定收益计划,而新准则没有规范设定受益计划,其他内容一致。

设定提存计划为每个计划参与者提供一个个人账户,并按照既定的公式决定参与者的缴存金额,并不规定其将收到的福利的金额;将来在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时,个人所收到的养老金福利仅仅取决于其个人账户的缴存金额,这些缴存金额的投资收益以及可被分摊到该参与者账户的其他参与者罚没的福利,这样基金的主办者(企业)承担了按预先的协议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的责任,当职工离开企业时,其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随之转移,进入其他企业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设定受益计划基金主办者(企业)按既定的金额提供养老金福利的企业年金,福利的金额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函数,如参加者的年龄、服务年数或工资水平,该福利既可以是一笔年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在这一基金下,按期足额支付养老金的责任由基金主办者承担,如果到期不能按照原先的约定支付养老金,则违约责任亦应由基金主办者承担,换言之,基金主办者承担了不能足额支付的风险。

投资失败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一系列风险,而该基金的参与者如果提前离开企业,则他过去服务所赚得的养老金福利很有可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

四、执行年全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1.企业年金准则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元关,只是规定了企业年金作为独立会计主体进行列报的详细报表格式和一些会计处理。

该准则针对的对象并不是作为企业年金委托人的上市公司或相关企业,而是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因此,该准则的颁布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影响,而是为了适应当前企业年金发展的需要。

2.企业年金准则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在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体系以外重要补充。

企业年金准则的制定使得目前已经客观存在的补充养老金市场得到规范,有利于这一市场的统一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