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专题复习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 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严重脱节 联系较少 联系密切 老师 学生
(1)请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不出现具体数字)。 (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材编 写者,可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解释下面漫画的寓意。
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 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 实地亲自实践。
概括寓意题
1.表达要简洁明了,琅琅上口。 2.含义囊括所有画面,不丢三落四。 3.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 进行思考。 4.可选用“反映”“讽刺”“揭 露 ”“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 谓语中心词。
(2006年高考重庆卷)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 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 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 关性。(5分) (1)寓意:(3分) (2)标题:(2分)
标题:如此划船 如此团结 坐收“鱼”利
画面内容:画面上四 人同划一龙舟参加竞 赛,前三个在奋力划 桨,第四个却拿着看 似桨的鱼网正准备捞 取跃起的鱼,与船头 “团结奋进”的旗帜 精神格格不入。
(1)
(2)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2004年 广东省高考题)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O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较重 损坏 严重
图书 20 000 数目(册)
25 000
40 000
15 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标题: 等待
主体: 掉进水里的人、岸上的记者
细节: 水中的手、岸上的人架着摄象 机,拿着话筒,回头望
等 待
有一个人掉进水里,只露出一只手, 正急待救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几个 新闻记者赶到现场,架起摄像机,拿着话 筒,正在焦急的回头望,他们在等待救援 者的出现。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
示例: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 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 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 成“V”形。画面的左上角有“这不是 胜利”的字样。
图书 20 000 数目(册)
25 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阅读下表,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请用 一句话加以概括:
发明、发现 发明年份 项目 电话 无线电 电视 核反应 1820 1867 1922 1932 出产品年份 发现到投产 间隔年数 1876 1902 1934 1942 56 35 12 1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严重脱节 联系较少 联系密切 老师 学生
(1)大多数师生认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不够。 (2)应加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或:教材内容应该 在与现实的联系方面进行改革)。
选用下面表内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 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 句子 某地区男女职工人数及增长情况对照表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2004年 广东省高考题)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O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较重 损坏 严重
图书 20 000 数目(册)
25 000
40 000
15 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2004年 图书损坏的情 阅览室80%的 广东省高考题) 况比较严重 图书遭到不同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O万册图书,在 程度的损坏。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损坏 必须在学生中 加强爱护图书 较重 严重 40(或公物)的教 000 15 000 育。
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幅漫画寓意。要求:寓 ①画面主体 意不超过45个字。(4分) ②画面要素间的关系
③大拇指的动作、表情 ④大拇指凭什么能这样?
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 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的位 置不同。
拟写标题
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 2.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3.注意标题的要求 观点鲜明、醒目, 新颖生动, 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 2.重视数据变化。 正确处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通 过恰当的运算,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 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的细节,注意数 据纵横变化。 •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 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或 图象中的细微之处,标题和文字。
• 4.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 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 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 如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 志性词语:“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 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 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 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 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 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 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006年高考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 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 (6分)
①画面主体(先 背景后人物 人物 状态) ②画面要素间的 关系(树墩—斧 子—无头人) ③树呢? ④头呢?
砍
砍
示例: 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
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 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 也不翼而飞。漫画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将殃 及人类自身。
1、细察画面 (细致分析,人、物、景不遗漏) 2、精析关系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关系;夸张处有 弦外音;细节表达真正意图) 3、审视关键提示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 4、联系生活 (理解寓意)
考查形式:
说画面、揭寓意、谈启示、 拟标题等。
画面描述题
1、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 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 ─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 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 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 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005年高考浙 江卷)请根据漫 画内容设计一条 公益广告语。要 求:体现画意, 通俗易懂,有一 定文采。(不超 过16个字)
设计公益广告语
文字提示的作用:
①紧扣画意 ②借助修辞 ③套用语言
• 一时好奇,永恒伤痛——切莫吸毒! (对偶) • 请勿尝试,毒是死神的化身(比喻) •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顶 真) • 一吸毒成千古恨 • 劝君莫染吸毒瘾, 独留白骨向黄昏(化 用诗句) • 不吸不知道,一吸 就完了——请勿试毒” (套用俗语)
寓意:漫画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貌似团结合 作,实则总想为自己捞取利益的人和假公 济私的现象。
•
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1、以画面直接反映的内 容命名 2、扣住漫画反映的主题 命名
答案示例
• • • • • • • • 1、“爱”与 “碍” 2、 “庇护”与“妨碍” 3、 溺爱 4、 沉重的爱 5、 扭曲的爱 6、 溺爱之下难成材 7、 大树之下难以成材 8、 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07四川高考试题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 大扫除》 写一段 文字。(5 分)要求:( l )概括说明画面 主要内容。(2 )点明漫画寓意。(3 ) 40 字一60 字。
答案示例: 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大汗 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这幅画讽 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 内容,50字左右。
看下面漫画,写一段 150字左右的解说 性文字。(6分)
答案示例:这幅题为《依法了 之》的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 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 ( 1分)画面上,一个身着制 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 “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 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 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存 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 咱照样横行”。(3分)提示 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 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1 分)整个画面图案简洁,形象 生动。
概括寓意题
1.表达要简洁明了,琅琅上口。 2.含义囊括所有画面,不丢三落四。 3.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 进行思考。 4.可选用“反映”“讽刺”“揭 露 ”“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 谓语中心词。
拟写标题
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 2.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3.注意标题的要求 观点鲜明、醒目, 新颖生动, 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原子弹 激光器
1939 1960
1945 1960
6 1
发明、发现 项目 电话
发明年份
出产品年份
发现到投产 间隔年数 56
1820
1876
无线电
电视
1867
1922
1902
1934
35
12
核反应
原子弹 激光器
1932
1939 1960
1942
1945 1960
10
6 1
答:重大发现、发明与应用之间的时间间隔 越来越短。
画面描述题
1、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 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 ─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 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 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 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