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部编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完整版)部编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印刷术的演变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宋代 (泥)活字印刷术
元代
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术
铜泥雕转活活版轮字字印排印印刷字刷刷术法术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传播及影响
传播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 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传播及影响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①出现: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 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模型 汉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 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 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 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 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 的始祖。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 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 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 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转轮排字架的发明,是排 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铜活字印《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省时,省力又经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相关史实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沈括《梦溪笔谈》
•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
《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 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 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
2.发展: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__木__活__字_____
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转__轮__排__字__法______。元朝中
期,出现了___铜__活__字__印__刷___________。
3.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___朝__鲜_______,之后传到日本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 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 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阅读材料,指南针应用于哪一领域?有什么好处?
北宋《萍州可谈》:" 舟师(掌舵者)识地理,夜 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观指南针。" 水手之眼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 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 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11世 纪末或12世纪初,中国船舶开 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指南针应用在航,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 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 的 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元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
时期进一步发展。
雕版印刷的版料, 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 的木材,如枣木、梨木 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 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 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 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 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 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 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 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 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阅读课本,概括活字印刷的几道工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③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什安置在
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
罗盘针
水罗盘模型
元代指南龟(首尾 分别指向南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应用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影响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 播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过程: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雕__版__印__刷__术________,促进了文化的
发展
。宋代
的印刷技
术有了
新的突破,北
宋时的
毕昇 _________
发明
了
_活__字__印__刷__术______。
及东南亚地区,又经__丝__绸__之__路____传到波斯,后来通过蒙古人的西征
等途径传入____欧__洲______。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 用
1、指南针
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
北斗星
太阳
大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改进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 哪里?
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印刷刻板省工省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
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 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