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火红制造武器,宋元时,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出现了大量的火药武器;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及其作用。

①通过自制指示方向的小磁针以及用萝卜、泥巴或者木头自制活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引用马克思、鲁讯对四大发明作用的有关论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认识到它们的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四大发明传播及其影响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②火药发明及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④四大发明的传播。

难点:正确认识宋元科技的突出成就。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四大发明。

它们发明的情况是怎样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对世界有何意义呢?
讲授新课
一、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
教师提问:讲到指南针我们知道它是用来辨识方向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辨识方向的方法?(学生列举)而我国最早的定向工具是什么呢?
1、战国的司南
学生观察《司南》图及说明。

但司南制作不易,稍稍摆的不好就指示不准。

到了宋代则出现了更简易、更精确的指南针。

2,、指南针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然后阅读课堂材料完成相应问题。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两段材料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北宋: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活动:同学们可以粗略的计算一下从战国到宋朝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一千多年)这说明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要经过很长时间、很多人的努力,可见人类进步的艰辛。

二、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学生与阅读教材了解火药的发明与使用情况。

古代炼丹人发明→唐末用于军事→宋元广泛使用
课中题: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产生了什么影响?(①导致大量火药武器的出现;②改革了作战方法,是世界兵器史上的进步;③增加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


温故知新:在现实生活中,火药除了制造武器以外,还有什么用途?(焰火,鞭炮,炸药等)
三、活字印刷术
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情况,阅读课堂材料,思考雕版印刷的弊端?(费时、费力、费料,错字不易更改,效率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

材料:“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毕,雕版一直堆放在房间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于是乎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阅读教材小字,了解陶活字的印刷过程,并思考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省时、省力、省料、省钱、存取灵活、更换方便、效率较高。


2,、元代时的木活字、锡活字
不过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易损坏,残缺,北宋时活字印刷术并没有推广使用。

到了元朝又发明了木活字、锡活字,活字印刷术才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看《元转轮排字盘》
四、四大发明的传播
学生结合地图册,了解四大发明传播情况,明确是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中国古代的)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所起的作用?
小结:
宋元文化的特点:世界领先、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材料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未能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作业:
1、列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标明发明时期
2、宋元时期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人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