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部调驱4)

深部调驱4)


远井地带 3.0m~20m
地层深部 ≥20
作用半径大于20m的措施成为深部措施
1.1.3深部调驱的定义
从注入井注入作用半径大于20m的具有调 剖和驱油双重作用的物质,用以提高原 油采收率的方法。
1.2分类
1.2.1按作用机理分类 ●近驱远调机理(弱凝胶) ●调驱共存机理(活性溶胶、CDG、乳化
树脂) ●先堵后驱机理(2+3) 1.2.2按使用的化学剂分类 ●弱凝胶深部调驱 ●胶体分散体深部调驱 ●2+3技术
• 电化学脱水难度增大
采出液中聚合物的存在会使得电脱水的水脱除率下降, 若保持水脱除率不变,则脱水电压升高,脱水电流增 加,作用时间延长。
• 水质变差
产出液含聚合物后,含油污水处理的总体效果变差, 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原有的水质标准,油含量和悬浮 固体含量严重超标。
2.3.4易引发其它问题
• 结垢和腐蚀问题
处理后的回注污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使得结垢 腐蚀速度加快,含聚污水的腐蚀速度比普通污水高1倍, 喇12-2722井1999年1月作业换新油管,同年10月发现 全井结垢严重,垢状球形,最大直径5毫米。
• 注入井堵塞问题
• 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
2.3.5三次采油后新型采油技术的接替
• 没有技术接替 • 关井后引发社会问题
入量大(一般大于0.15Vp)。 ●作用机理不同 调剖剂通过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起作用,驱油
剂通过提高自身和(或)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和 (或)洗油效率起作用。
(3)调剖与驱油的联系
●目的相同
●作用机理有重叠部分
●调剖剂与驱油剂有重叠部分
●调剖和驱油具有互补性
大庆北区中块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试验区的北46井实施注聚前调剖,北133 井在注聚一年后实施调剖。结果表明,调剖后进行注聚,井组内油井见 效时间比未调剖的井组见效晚两个月,见效时注入聚合物量为83mg/l·PV, 比对比井组见效时高42 mg/l·PV。说明调剖后,聚合物均匀推进,地层 中存量聚合物增多。北46井组见效后,比对应井组日产油高65t,含水低 32%,采聚浓度低97 mg/l。北133井,调剖后15个月,聚合物才从油井中 产出。由此可看出,深度调剖极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均匀推进速度,增加 了聚合物驱油效果。
1.1.2深部的概念
深部是一个相对概念。但是对于“深”和“浅”至今 没有明确的量的界限,有人认为处理半径10-15m以 上就算深了,有的则认为深部调剖最佳用量要达0.2PV, 有人认为处理半径要达到井距的1/3甚至是1/2。鉴于各 种划分方法均不统一,建议采用如下划分方法:
井壁周围 ≤0.5m
近井地带 0.5m~3.0m
调剖剂是能调整注水地层吸水剖面的物质。
驱油是通过驱油剂(水、气、化学剂等)将地层 原油驱替至油井的方法。
驱油剂从注入井注入地层,将原油驱至采油井的 物质。
(2)调剖与驱油的区别
●作用部位不同 调剖作用于注水井近井地带的高含水层,驱油作
用于油层深部含油饱和度高的部位。 ●在地层中的形态不同 调剖剂在地层中是不流动,驱油剂在地层中流动。 ●注入的量不同 调剖剂注入量小(一般小于0.01Vp),驱油剂注
2.2调剖存在的问题
2.2.1多轮次调剖效果越来越差 2.2.2对近井地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3三次采油存在的问题 2.4深部调驱的必要性
10000 8000 6000
1000 调堵作业总井数(井次) 平均单井组增油(吨)
800 总增油量(万吨)
600
调堵工作量(井次) 单井组及年度增油量
4000
95~96
可采储量增加 值,104t
44 34 24.26 10.01 0.72 16.4 4.92 23.0 15.0 10.3
4.5
9.57
水驱采收率增 加值,%
6.6 1.6 3.5 4.10 0.3 2.3 1.2 7.6 4.4 1.13
2.6
2.8
驱油方式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油区 大港 大庆 大庆 大庆 河南
• 原油破乳效果变差
聚合物浓度达到200 mg/l时,破乳剂用量比水驱是增大1 倍左右,但效果不如原来的,并且显示出继续增大投 药量,破乳效果不再改善。
• 存在中间混合乳化层
由w/o和o/w型两种乳状液混合而成,因其乳化强度增 高,所以破乳更困难。它的存在给油、水界面控制带 来了困难,延长了处理时间。
5结束语
1.深部调驱技术是指一种最大限度发挥二次采 油作用的同时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 技术是单纯调剖堵水之后的接替技术,是二次 采油与三次采油之间的过渡技术,是既有提高 波及系数机理也有提高洗油效率机理的提高原 采收率技术,是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起重要作 用的技术。
2.深部调驱技术中调剖堵水是主体,提高波及 系数机理对提高采收率起主要作用。
2.4深部调驱的必要性
• 经济效益的要求 • 投资限制 • 对原油产量的需求 • 机理的全面性
3深部调驱剂
3.1弱凝胶 3.2胶体分散体 3.2.1 CDG 3.2.2活性高分子溶胶 3.2.3盐引发活性树脂 3.2.4乳化树脂 3.3 2+3技术
4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4.1提高波及系数机理 4.1.1增加驱替介质粘度,改善流度比 4.1.2降低水道渗透率,提高驱动压力 吸附作用 桥堵作用 沉积作用(堆积和结垢) 4.1.3堵塞大孔道 4.2提高洗油效率 4.2.1降低界面张力 4.2.2增粘作用 4.2.3扰动作用(类似泡沫驱的机理)
2.3.2注入周期长
三次采油的注入周期一般在1年到10年之间。
2.3.3采出液后处理困难
• 油水分离变慢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注聚采出水中聚合物浓度变化从0- 735mg/l,与其相应的水相粘度变化从0.6-3.22mPa·S, 在注聚合物浓度最高时,水相粘度增加5.37倍,若考虑 水相粘度增加的影响,油、水分离速度将减慢5.37倍。
400
2000
200
0
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度时间(年)
2.3三次采油存在的问题
2.3.1一次性投资大
我国这些年所实施的每个三次采油矿场实验,小的不到 0.5km2,大到1-3km2,都要投资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 耗资非常巨大。
如:孤岛油田中一区聚合物工业性实验,共注入聚合 物干粉8688t,以每吨1.5万元计,药剂投资为13032万 元,地面建设和其它一些费用为10860万元,共计人民 币23892万元。胜利油田ASP先导性试验,固定资产投 资2.984×106元,ASP费用4.106×106元,共计人民币 709万元。双河油田II5层高温聚合物实验,固定资产投 资874万元,聚合物共注入388.6t,每吨2.5万元,药剂 费用为971.5万元。
第三节 深部调驱技术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月
目录
1深部调驱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2深部调驱的必要性 3深部调驱剂 4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5结束语
1深部调驱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1.1定义 1.1.1调剖和驱油的区别与联系 (1)调剖与驱油的定义
调剖是通过化学剂或机械工具调整注水井吸水剖 面的方法。
胜利 大庆 大庆 大庆
试验区 港西四区 葡I1-4单层
葡I1-4和萨II1 -3双层
北一区断西葡I1-4层 双河油田
平均值
孤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
中区西部、杏五区 杏二区
北一区断西 平均值
试验时间
采收率增值, % 10.4 14.0 11.6
13.62 10.4 12.0 13.4 20.0 24.7 25.0 20.78
2深部调驱的必要性
2.1调剖、驱油都可以提高采收率
油区
中原 中原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玉门
试验区
卫95 濮城西区、南区
渤南五区 桩52 桩45 莱38
埕4南块 盘2-26 盘2-23块 草13
坨七断块沙二2+3主力单元
老君庙M层 平均值
试验时间
97~98 96~97 93~94 94~95 94~95 95~96 96~97 95~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