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篇一:题目94ed9168a98271fe910ef9e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
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题目01165fea551810a6f524861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考试试题
河北安平中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前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
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b)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是(a) 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
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b)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
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5.《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b)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
6.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c)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8.下列几位同学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后对兵马俑的评论中,客观准确的是(c)
a.“这么多瓷器,真壮观”b.“秦国的皇帝权力真大”
c.“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统治力量”
d.“浪费社会人力、物力,是暴政,没什么价值”
9.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d)
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b)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1.下列各项由秦始皇首创的是(c)
①使用“皇帝”位号②实行郡县制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修筑长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做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3.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
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d)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人民的愿望
14.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b)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15.“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b)d.家天下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
16.从本质上看,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的主要特征是(c)
①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逾越
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
1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