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环境下信息推送拉取和推拉结合的比较重点

网络环境下信息推送拉取和推拉结合的比较重点

网络环境下信息推送、拉取和推拉结合的比较首先明了一下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和能量的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是人类认识客观的纽带。

如物质表现为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形状、颜色、温度、强度等性能。

这些物质的属性都是以信息的形式表达的。

我们通过信息认识物质、认识能量、认识系统、认识周围世界。

信息网络的演变过程。

Internet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源于电信网络。

Internet一出现就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充满了活力,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最方便的服务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青睐,因而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网络。

到了90年代Web的出现,大大增强了Internet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极丰富、极方便的信息服务,使Internet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Cyberspace(赛伯空间、信息空间、数字空间、或虚拟空间),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信息化社会阶段。

Web 2.0更为Internet中的每个用户提供了方便而有力的工具,使每个用户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可以成为一个媒体的制造者和提供者,平等的点对点(P2P)成为人们在信息空间中生存和相互交往的主要模式。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既要在物理空间中生存和竞争,又要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生存和竞争。

①谈到信息的推拉,不可避免的要谈一下信息素养。

意思是说信息获取者的对信息的拉取以及信息推送者对信息的推送都和信息需求者的信息素养有关。

信息素养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②那么什么信息素养的标准是什么呢?能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批评地、胜任地评价这些信息;能准确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信息;能有效地组织信息;具有很强的信息安全意识;知识获取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信息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三门主要技能是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和信息获取技能;当今社会的支柱是材料、能源和信息;数字鸿沟。

③只有具备及时获取信息,把握动态、分享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才能迅速适应新职业的技术需求、才能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的追求和价值。

当前我们所了解的信息是经历了长久的变革演变而来的。

信息经历了五次变革。

第一次,第一次信息革命,在原始社会人类有了数字和文字;第二次信息革命是书籍,第三次信息革命当是印刷术,信息开始高效率传播和复制,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人类社会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目前正在进行之中,第五次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开端的。

④目前为止信息的特性:(1)可识别性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

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2)可存储性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3)可扩充性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4)可压缩性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

(5)可传递性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等征。

①摘自IT社区②摘自百度文档③摘自道客巴巴(6)可转换姓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7)特定范围有效性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

信息有许多特性,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性。

一是信息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重性。

信息的客观性表现为信息是客观事物发出的信息,信息以客观为依据;信息的主观性反应在信息是人对客观的感受,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反应和在大脑思维中的重组。

认识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意义重大意义: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使信息成为认识的基础。

信息的主客观两重性中信息的主观性使人们对客观产生不同的认识。

二是信息的无限延续性。

知识是信息、科学技术是信息,它们都是用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

科技知识(社会信息)却是永不消失,万世流芳的。

信息不仅在时间上能无限延续,而且在空间上还能无限扩散,这是由于信息具有“不守恒”的特性。

三是信息不守恒。

以声、光、色、形、热等构成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种以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产生,可以扩散,可以湮灭,可以放大、缩小,也可以畸变、失真。

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守恒才演化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以及神秘莫测、威力无穷的精神世界。

⑤我们不可能只是生活在纯粹的物质世界,尤其是在这个信息高速公路时代高科技网络工具泛滥,在计算机领域中,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和IBM的个人电脑的出现和发展给了个人随时随地写作、整理并传播信息的能力。

万维网的出现使人们知道怎样查找信息,人们通过因特网传送信息。

个人上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博客、播客、QQ空间和维基百科这样的上传平台的普及,使得人们信息交流越来越免费化。

Google让搜索变得越来越容易、越准确。

网络用户不仅可以在网上搜索信息,而且可以在电脑的硬盘上搜索文字、数据或电子邮件。

此时真正地“提供信息”就是你可以更加有效地搜索自己的存储器。

随着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科技的快速升级,人们对于可以搜索到大量信息已经习以为常。

这已无形中促进了信息共享和社会互动。

网络信息“推送”技术Push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展现了Internet发展一个的新方向:Internet上的信息不仅可以“拉”,还能“推”。

如果说用户“拉”信息无异于“大海a捞针”,那么将实用信息“推”给感兴趣的用户,使用户可以坐等信息到来则可以称得上是“以逸待劳”。

可以预计,Push技术将会带来网上信息获取方式的一次革新。

什么是信息“推送”?1996年底,在美国兴起了一项新的网上信息获取技术——推送(Push)技术。

与使用浏览器查找的“拉取”(Pull) 信息技术不同,“推送”技术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有目的性地按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发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中。

就像是广播电台播音,“推送”技术主动将最新的新闻和资料推送给客户,使用者不必上网搜索。

在“推送”技术问世之前,人们往往利用浏览器在Internet上搜寻,一方面,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很多用户花费相当多时间和费用也难以“拉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发布者希望将信息及时、主动地发送到感兴趣的用户计算机中,而不是等着用户来拉取。

Push技术采用一种广播的模式,其特点是以频道“广播”方式使网上用户得到相同的信息。

通常,在网络服务器上有专门的推送软件产品(如PointCast公司的PointCastNetwork),可用来制作欲推送出去的信息内容,并播送出去。

在客户端则利用安装在个人电脑中的软件,来接收从网络上传来的信息,并显示出来。

当有新的信息需要提交时,“推送”软件会以发送E-mail、播放一个声音、在屏幕上显示一条消息等方式通知用户。

使用Push技术,可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率。

由于推送技术的上述特征,受到IT界的广泛注意,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推送”技术新产品,如PointCast公司的PointCast、Wayfarer公司的Incisa 、加利福尼亚州InCommon公司的Downtown等。

还有包括IBM、Novell及Microsoft等在内的许多公司都跃跃欲试,试图在“推送”技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当前似乎是你也“推”一把,我也“推”一把,好不热闹,但“推送”技术本身却并不能尽如人意。

“推送”的优缺点“推送”技术为网上用户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上网方式。

“推送”的主要优点一是对用户要求低——普遍适用于广大公众,不要求用户有专门的技术;二是及时性好,信源及时地向用户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

但是,在随后的实际应用中,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推送技术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1) 不能确保发送成功由于Push技术采用广播的方式,当网络信息中心发送信息时,只有接收器打开并正好切换到同一频道上,传输才能发生作用,用户才能获取信息。

这对于那些要确保能收到信息的应用领域是不适合的。

(2) 没有信息状态跟踪 Push技术采用的是“开环控制”模式。

一个信息发布以后的状态,如客户是否收,收到后是否按信息的提示执行了任务等这些“反馈信息”发布者无从得知。

(3) 针对性差推送的信息内容缺乏针对性,不便满足用户的个性要求。

有价值的重要信息,通常是要针对一些特定的群组来发送的,即只送给相关人士。

Push技术不能满足上述需求。

(4) 信源任务重信源系统要主动地、快速地、不断地将大量信息推送给用户。

“推送”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迄今为止,“推送”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

例如,在大型企业中,对库存管理的一般方式是:当某一种原材料的库存量减少到一定量时,仓库管理部门就通知采购部门采购这一原料。

如果将“Push”技术应用到这一过程中并与工作流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最终自动完成这一任务。

如下图所示,在这一应用中,发送的对象是确定的,而且是在需要时才发送,与工作流相结合则可实现状态跟踪,从而确保发送成功。

与特定用途的“推送” 技术应用相比,在通用Internet信息平台上应用“推送” 技术要复杂得多。

但无论如何复杂,“推送”技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推什么,推给谁”。

因此,“推送” 技术中最关键,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信息的分类及处理。

而目前我们所面对的信息特点是:信息量巨大,信息类型难以估计和难以人工处理,如何使用机器进行自动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要使“推送”技术最终得以成功应用,引入“人工智能”将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我们认为,在目前“推送”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知识发现技术、Internet及数据库技术,从而形成“智能信息推送”技术,是“推送”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上述技术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推送”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比如,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如何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我们正在也将继续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推送”的发展方向“推送”(push)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人类正迈向网络时代。

人们通过网络化工程有了许多获取信息的途径。

过去,每当人们需要获得最新消息时,首先想到的是电视机、收音机或各种形式的报刊与杂志。

然而今天,新兴的“推送”技术正在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新闻提交技术,同时还可以将音频、视频和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推送到人们面前,使得网络逐步成为人们今后获取最新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推送”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我们的观点是:“推送”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结合了智能技术的“智能信息推送”技术。

实际上,“推送”和“拉取”这两种技术是互为补充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