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武力,第二 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 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 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 征服。
--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1)武力:罗马依靠武力建立了 跨三洲的大帝国。 (2)宗教:基督教在世界传播。 (3)法律:罗马法律被后世沿用。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
国统治中的作用。 2.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古罗马圆形剧场
万 神 庙
古罗马城遗迹
罗马角斗士造型
古罗马角斗士头盔
罗马角斗场
古罗马疆域图(BC9—AC15)
古罗马兴衰史 (公元前9世纪—公元15世纪)
公元前9世纪: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1世纪前后: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 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摘自《十二铜表法》
⑴这部法律有什么特点?
⑵条文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阐明理由。
⑶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
【知识总结】《十二铜表法》
特点: ①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②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是罗马法治精神的体现。 ③保留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④保留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古罗马立法场所
【概念解读】什么是罗马法?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罗马奴隶制国家 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时间:奴隶制国家时期 范围:共和国、帝国、东罗马 内容:皇帝命令,元老院告示、
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
一、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6-27的第一、二子 目,整理出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一)形成阶段:习惯法到成文法(表现形式) (二)发展阶段: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
罗马法院的广场上,树立 着一尊石像,神情严肃, 一手执宝剑,一手持天平, 双眼被布紧紧蒙住,神态 非常庄严。
雕像背后,刻有一句千古 流传的古罗马的法律格言: “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 地裂!”
寓意:天平表示“公平”,宝剑表示“正义”,紧闭双 眼表示“用心灵观察”。
正义女神一手提天平,用它衡量法;另一只手握剑,用 它来维护法。剑如果不带天平,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天平 如果不带剑,就意味着软弱无力。
公元前6 公元前5世 世纪末 纪中期
万民法 公元3世纪
《民法大全》 公元6世纪
(4)核心内容:
史料1 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史料2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之指定监护 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十二铜表法》 史料3 西塞罗宣称人类所制定的法律应符合代表理性、统 治着全世界的、永恒不变的自然法,还要体现正义。
——《罗马帝国发展史》 史料2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史料3 《拿破仑法典》的第1编是人法,即关于民事权利主 体的规定;第2编是物法,规定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 权;第3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规定了继承、赠 予、遗嘱和夫妻财产制、债法等。
史料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对自 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 权利。”
Page 31
谢谢! 再见!
特点
注重形式 程序繁琐
简便灵活(以案例为主), 实用有效
万民法不是凌驾于公民法之上的
联系
法律,而是对公民法的补充
公民法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比较






罗马公民
自 由
、 外






外 邦 自 由 民
罗 马 公 民
奴 隶 、 外 邦 奴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 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 运而变化。”
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亚洲;
③成为近代_资__产__阶__级_反对封建制度,推
进__资__本__主__义__发展的有力武器。

限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存在性别的不平等

罗马法为什么会影响深远?
⑴罗马法的自我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生命力。 ⑵罗马帝国疆域辽阔,被征服国家和地区受到 先进的罗马法的影响。 ⑶罗马法本身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 受到广泛重视。
阿司罚金。
(2)或贵族打断自己的胳膊。
(同态复仇)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7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 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 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 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付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 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③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④主要内容: 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⑤操作:简洁灵活、实用有效(以案例为主)。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项目
公民法
万民法
时间 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适用 罗马公民
范围
内容
侧重国家事务 和法律程序等
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 经济和民事纠纷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三、罗马法的影响
代“私罗对有马罗制法马的是法第① ③律一稳 稳。个定固”世社帝界会国性秩统的序治法;。律②,缓是解充社分会预矛料盾到,现

——恩格斯

①是欧洲历史上__第__一__部___比较系统完备

的法律体系;
性 对世界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的_立__法__和__司__法__产生了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 商业经济发展,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 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三)完备阶段:汇纂《民法大全》(体系完备)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 时法官会怎么判呢?
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
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 (1)贵族瓦伦斯偿付赔偿金:
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 ①如果那位行人是位自由
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 人,贵族瓦伦斯须偿付300
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 阿司罚金。
减半。
②如果那位行人是个奴隶,
贵族瓦伦斯只需要偿付150
——陈其《史海萍踪》
罗马版图扩大后的统治阶级遇到什 么麻烦呢?又是如何解决呢?
罗马 扩张
民族矛盾 经济矛盾
矛社 盾会 尖动 锐荡
公民法主体狭小 公民法内容保守
①扩大公民权 ②制定新条款 调解纠纷
万民法产生
【知识总结】万民法 ①产生原因 公民法的狭隘性;
罗马扩张和帝国统治的需要; 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②概念: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 遍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意义: ①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权利,保护平民利益; ②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二)发展阶段: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
案例2: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 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 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 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 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谭建华《自然法思想与罗马法的发展》
①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③渗透“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
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
(5)实质: 法律体现帝国统治阶级的意志,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
三、罗马法的影响
史料1 罗马帝国早期的行政人员只有百人,却将国家治理 得很好……城市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罗马和亚历山大里亚 成为内外贸易的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材料2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 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 却输掉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 “葡萄”,《十二铜表法》只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 处以罚金。
程序繁复,注重形式主义; 主要针对罗马公民。
奥古斯都的挚友和顾问麦凯纳斯所说:“麻烦 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居民包括了 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 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 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二、罗马法的内容
(1)概念: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 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2)重要法典:《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 (3)划分:形式上:习惯法和成文法;
结构上:公民法和万民法。
公民法
成文法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 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不会。 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又被称为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知识总结】公民法的特点
材料1 根据罗马公民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必须具 备下列条件:
1)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2)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 在场,皆应是罗马公民;3)物件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 场当面进行;4)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手势 和言语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三)完备阶段:汇纂《民法大全》(体系完备)
(一)形成阶段:习惯法到成文法(表现形式)
相关主题